非视域成像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170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0
一种非视域成像装置,包括:近红外脉冲激光器,用于发射红外脉冲激光,双望远镜模块,用于将红外脉冲激光扩束准直后发射给中介墙,以及,接收经过中介墙散射回来的红外脉冲激光,其中,红外脉冲激光被中介墙散射回来之前,经过了中介墙附近的非视域空间内的目标散射,单光子探测器,用于探测经中介墙散射回来红外脉冲激光的光子数,计算机,用于记录光子数和红外脉冲激光的传播时间,统计光子数在时间上的分布,并基于光子数在时间上的分布,实现对目标的三维重构。本公开提供的非视域成像装置采用了双望远镜系统,可实现对红外脉冲激光的同轴收发,降低重构算法难度,可实现对非视域探测目标的实时追踪和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视域成像装置及方法
本公开涉及非视域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非视域成像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非视域成像技术是一种对被遮挡的非视域隐藏物体目标进行三维成像的技术。非视域成像的实现过程通常是将激光发射到中介墙反射面上,利用中介墙使激光散射到被遮挡的非视域空间中去,散射后的激光经过该空间中的隐藏物体目标反射后,再次被反射到中介墙反射面上,然后被中介墙反射至接收系统,最后,由计算机系统利用激光的飞行时间等信息,通过算法实现对被遮挡的非视域空间内的隐藏物体目标进行三维重构。目前,该技术在室内场景下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积极地进展,但尽管现有的技术能够实现对隐藏物体的非视域三维成像,由于成像系统视场小,导致激光信号的接收效率较低、背景噪声较高以及信噪比差,现有技术仍然未能实现公里量级的非视域三维成像。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非视域成像装置,包括:近红外脉冲激光器,用于发射红外脉冲激光;双望远镜模块,用于将所述红外脉冲激光扩束准直后发射给中介墙,以及,接收经过所述中介墙散射回来的所述红外脉冲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视域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近红外脉冲激光器(201),用于发射红外脉冲激光;/n双望远镜模块(204),用于将所述红外脉冲激光扩束准直后发射给中介墙,以及,接收经过所述中介墙散射回来的所述红外脉冲激光,其中,所述红外脉冲激光被所述中介墙散射回来之前,经过了所述中介墙附近的非视域空间内的目标散射;/n单光子探测器(205),用于探测经所述中介墙散射回来所述红外脉冲激光的光子数;/n计算机(208),用于记录所述光子数和所述红外脉冲激光的传播时间,统计所述光子数在时间上的分布,并基于所述光子数在时间上的分布,实现对所述目标的三维重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视域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近红外脉冲激光器(201),用于发射红外脉冲激光;
双望远镜模块(204),用于将所述红外脉冲激光扩束准直后发射给中介墙,以及,接收经过所述中介墙散射回来的所述红外脉冲激光,其中,所述红外脉冲激光被所述中介墙散射回来之前,经过了所述中介墙附近的非视域空间内的目标散射;
单光子探测器(205),用于探测经所述中介墙散射回来所述红外脉冲激光的光子数;
计算机(208),用于记录所述光子数和所述红外脉冲激光的传播时间,统计所述光子数在时间上的分布,并基于所述光子数在时间上的分布,实现对所述目标的三维重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望远镜模块(204)包括:
发射望远镜(204a),用于将所述红外脉冲激光扩束直准后发射给所述中介墙;
接收望远镜(204b),用于接收经过所述中介墙散射回来的所述红外脉冲激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望远镜(204a)和所述接收望远镜(204b)指向所述中介墙的位置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透镜组(202),用于将所述红外脉冲激光扩束;
振镜组(203),用于调节所述红外脉冲激光的传播角度;
所述接收望远镜(204b)和所述发射望远镜(204a)各对应一个透镜组(202)和一个振镜组(203)。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望远镜(204a)和所述接收望远镜(204b)靠近所述振镜组(203)的一端设有双色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单光子探测器(205)的接收端设有窄带滤波片。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飞虎吴骋黎正平潘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