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12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用于产生红外光的光源模块、用于接收红外光的检测模块、以及用于将光源模块所发出的红外光传导至检测模块上的环形光路传导组件;环形光路传导组件包括外壳,外壳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待检测气体的气体腔室,光源模块与检测模块均设置在气体腔室内部,光源模块发出的红外光在气体腔室内经过多次反射后,照射在检测模块上,检测模块根据所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检测出气体腔室内目标气体的气体浓度。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光线在气体腔室内经过多次反射,使得传感器的光程更长,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同时传感器的体积也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
技术介绍
基于NDIR(非分散性红外线技术)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用一个广谱的黑体辐射源作为红外传感器的光源,光线穿过光路中的被测气体,到达红外探测器。其工作原理是基于不同气体分子的近红外光谱选择吸收特性,利用气体浓度与吸收强度关系(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鉴别气体组分并确定其浓度的气体传感装置。其中,传感器内光线所走的光程越长,传感器得到的检测结果就越精确。现有的NDIR气体传感器的光路大都是直线光路,为了使得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更加精确,需要将检测光线的光程设置的足够长,这就造成目前气体传感器的体积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体传感器的体积偏大、光程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用于产生红外光的光源模块、用于接收红外光的检测模块、以及用于将所述光源模块所发出的红外光传导至所述检测模块上的环形光路传导组件;所述环形光路传导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待检测气体的气体腔室,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气体腔室内部,所述光源模块发出的红外光在所述气体腔室内经过多次反射后,照射在所述检测模块上,所述检测模块根据所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检测出所述气体腔室内目标气体的气体浓度。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光路传导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气体腔室内部的第一反射件,所述第一反射件具有第一反射端面,所述第一反射端面与所述光源模块所发出的红外光的光路呈45度的夹角。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具有朝向所述气体腔室内部的第一反射壁,所述气体腔室内具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反射壁的第二反射壁,所述光源模块所发出的红外光能够在所述第一反射壁上以及所述第二反射壁上多次反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壁呈圆环形,所述第二反射壁呈圆环形,且所述第一反射壁与所述第二反射壁呈同心圆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光路传导组件包括第二反射件以及第三反射件,所述第二反射件具有反射弧面,所述第三反射件具有第二反射端面,所述光源模块所发出的红外光照射在所述反射弧面上,并反射照射在所述第二反射端面上,再经所述第二反射端面反射后照射在所述检测模块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射件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具有朝向所述反射弧面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三反射件设置在所述环形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环形板、所述第二反射件与所述第三反射件之间形成有检测腔,所述检测腔位于所述气体腔室内并与所述气体腔室连通,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检测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射端面与所述光源模块所发出的红外光的光路呈45度的夹角。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具有至少一个光路接收位,所述光路接收位用于接收从所述光源模块所发出并穿过所述气体腔室的红外光。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腔室与外部相连通,并通过防水透气膜与外部进行气体交换。进一步地,还包括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插针,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PCB板上,所述插针用于将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指定的位置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光源模块所发出的红外光在气体腔室内经过多次反射后照射在检测模块上,其中,在光源模块与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光线经过多次反射后到达检测模块所走的路程比光线从光源模块发出直接照射在检测模块上所走的路程要长,这样,光线在气体腔室内经过多次反射,使得传感器的光程更长,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同时传感器的体积也更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光源模块,2-检测模块,3-环形光路传导组件,4-防水透气膜,5-插针,21-光路接收位,31-外壳,32-第一反射件,33-环形板,34-第二反射件,35-第三反射件,311-气体腔室,312-检测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同时参阅图2-4;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用于产生红外光的光源模块1、用于接收红外光的检测模块2、以及用于将光源模块1所发出的红外光传导至检测模块2上的环形光路传导组件3;环形光路传导组件3包括外壳31,外壳31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待检测气体的气体腔室311,光源模块1与检测模块2均设置在气体腔室311内部,光源模块1发出的红外光在气体腔室311内经过多次反射后,照射在检测模块2上,检测模块2根据所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检测出气体腔室311内目标气体的气体浓度。上述提供的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光源模块1所发出的红外光在气体腔室311内经过多次反射后照射在检测模块2上,其中,在光源模块1与检测模块2之间的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光线经过多次反射后到达检测模块2所走的路程比光线从光源模块1发出直接照射在检测模块2上所走的路程要长,这样,光线在气体腔室311内经过多次反射,使得传感器的光程更长,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同时传感器的体积也更小。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通过设置环形光路传导组件3,能够将光源模块1所发出的红外光传导至检测模块2上,同时,检测模块2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检测出气体腔室311内目标气体的气体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产生红外光的光源模块、用于接收红外光的检测模块、以及用于将所述光源模块所发出的红外光传导至所述检测模块上的环形光路传导组件;所述环形光路传导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待检测气体的气体腔室,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气体腔室内部,所述光源模块发出的红外光在所述气体腔室内经过多次反射后,照射在所述检测模块上,所述检测模块根据所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检测出所述气体腔室内目标气体的气体浓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产生红外光的光源模块、用于接收红外光的检测模块、以及用于将所述光源模块所发出的红外光传导至所述检测模块上的环形光路传导组件;所述环形光路传导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待检测气体的气体腔室,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气体腔室内部,所述光源模块发出的红外光在所述气体腔室内经过多次反射后,照射在所述检测模块上,所述检测模块根据所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检测出所述气体腔室内目标气体的气体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光路传导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气体腔室内部的第一反射件,所述第一反射件具有第一反射端面,所述第一反射端面与所述光源模块所发出的红外光的光路呈45度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朝向所述气体腔室内部的第一反射壁,所述气体腔室内具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反射壁的第二反射壁,所述光源模块所发出的红外光能够在所述第一反射壁上以及所述第二反射壁上多次反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壁呈圆环形,所述第二反射壁呈圆环形,且所述第一反射壁与所述第二反射壁呈同心圆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NDIR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光路传导组件包括第二反射件以及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龙伟张文勇陈永刚牟晓晖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凯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