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体温度可自动调节的回转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06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7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温度可自动调节回转窑,涉及回转窑。回转窑的外层为筒体,回转窑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顺序连接的进水管路、第一旋转装置、冷却模块、第二旋转装置和出水管路,还包括PLC控制器。由于本申请不继续使用传统的风冷降温,节约冷却风机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回转窑的筒体上满覆盖冷却装置,保证回转窑筒体的热量可迅速的传到给冷却装置。回转窑的筒体的温度,可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冷却装置的进出水量来实现自动调节,回转窑筒体不会有过热情况出现,从而不需要适用回转窑筒体扫描仪,节省了一大笔投资。本申请同时进行余热回收。如送至余热发电系统进行发电,或送至脱硝系统进行尿素溶液溶解加热和伴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筒体温度可自动调节的回转窑
本申请涉及回转窑,特别是涉及一种筒体温度可自动调节的回转窑。
技术介绍
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回转窑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回转窑的筒体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00-500℃。为了防止表面温度过高影响到回转窑的正常运转。现在市场上绝大部分厂房都是通过十多台大功率吹风机对其进行强制风冷降温。采用强制风冷降温方式,虽然起到了降温的作用,但是存在以下缺点:1)十多台大功率吹风机运转消耗的电量很大,增加运行成本。举个例子:一个10000t/d的回转窑,需要20台7.5kW的轴流风机进行风冷却。每台吹风机价格3000元左右。20台吹风机就需要6万元采购成本。而且按一度电一块钱算,每月电费就要消耗108000元。2)回转窑的筒体的表面的热量被吹走,被白白浪费掉。因此,亟需研制出一种能够节省运行成本并且能够就进行余热回收的回转窑。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筒体温度可自动调节的回转窑,回转窑的外层为筒体,所述回转窑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与余热利用装置相连,包括:进水管路,与外部水源相连,用于输送冷水;第一旋转装置,安装在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处并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以跟随所述筒体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装置配置成与所述进水管路连接并将所述进水管路中的水输出;冷却模块,与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相连,以将所述第一旋转装置输出的水输入至所述冷却模块中,所述冷却模块配置成满覆盖在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处,以为所述筒体整体降温;第二旋转装置,安装在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处并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以跟随所述筒体旋转,所述第二旋转装置配置成与所述冷却模块连接并将所述冷却模块中的水输出;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二旋转装置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二旋转装置输出的热水输送至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和PLC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出水管路的水温并据此控制所述冷却模块的进出水量,以实现筒体温度的自动调节。可选地,所述进水管路包括经管路连接的第一球阀、冷水水箱、第二球阀、第一水泵、第一止回阀、第三球阀及流量计,所述第一至第三球阀均用于控制水的流动,所述冷水水箱用于存储冷水,所述第一水泵用于为冷水加压,所述第一止回阀用于防止水倒流至所述第一水泵,所述流量计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水泵流出水的流量。可选地,所述进水管路还包括第一过滤器,布置在所述第一水泵及所述第二球阀之间,用于将进入所述第一水泵之前的水进行过滤,以增加所述第一水泵的使用寿命。可选地,所述出水管路包括经管路连接的温度变送器、第四球阀、热水水箱、第五球阀、第二水泵、第二止回阀及第六球阀,所述温度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模块流出热水的温度,所述第四至第六球阀均用于控制水的流动,所述热水水箱用于存储热水,所述第二水泵用于为热水加压,所述第一止回阀用于防止水倒流至所述第二水泵。可选地,所述出水管路还包括第二过滤器,布置在所述第五球阀及所述第二水泵之间,用于将进入所述第二水泵之前的水进行过滤,以增加所述第二水泵的使用寿命。可选地,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至第六球阀、所述第一至第二水泵、所述流量计及所述温度变送器电连接,配置成控制所述第一至第六球阀以及所述第一至第二水泵的开启/关闭,还配置成接收所述流量计及所述温度变送器采集的数据并以此控制所述第三球阀的开启角度,从而控制进入到所述第一旋转装置中水的流量,进而实现所述筒体温度的自动调节。可选地,每一旋转装置均包括:水箱座,与所述进水管路或所述出水管路相连,以将冷水引入至所述水箱座中或将所述水箱座中的热水输出至所述出水管路中,所述水箱座为顶端开口的箱体,以支撑环形套;可调支撑,数量为四个,对应安装在所述水箱座顶部的四个顶点处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可调支撑配置成纵向可调节,以调节所述水箱座相对地面的高度;和环形套,与所述水箱座为分体结构,所述环形套为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套的周壁上安装有多个阀门,所述多个阀门相对所述环形套的圆周均布,所述环形套底端容置在所述水箱座的顶端开口处,所述环形套用于套在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处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套的一端面处设有水口,以连接所述冷却模块;其中,所述环形套在所述筒体的带动下可相对所述水箱座转动,每一阀门配置成在位于所述环形套底端中心位置处打开,以使得水箱座的水灌入所述环形套或使所述环形套中的水灌入所述水箱座,每一阀门还配置成在位于所述环形套中除底端中心位置时关闭。可选地,所述冷却模块为盘管缠绕在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并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冷却模块是由多个冷却单元串联而成,每一冷却单元包括:内衬,为弧形板,用于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包覆在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处;两个连接板,对应于所述内衬的两端并与所述内衬的一表面相垂直且固定连接,每一连接板上设有对应的多个螺孔,每一螺孔贯通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每一螺孔用于通过一螺栓,以将所述内衬固定在所述筒体上;和多根冷却管路,排布在所述内衬中设有两个连接板的表面处,每根冷却管为半管状且沿所述内衬的宽度方向贯长设置,每根冷却管均与所述内衬固定连接,相邻的两根冷却管的首尾通过对应的连接管连通,使得所述多根冷却管路串联,每根冷却管用于通过冷水,以为所述筒体散热。可选地,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发电装置、脱硝系统加热及搅拌装置和/或生活区用热水装置。本申请的筒体温度可自动调节的回转窑,回转窑的外层为筒体。回转窑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进水管路、第一旋转装置、冷却模块、第二旋转装置和出水管路,还包括PLC控制器,余热回收装置用于回转窑温度自动调节,同时进行余热回收,如送至余热发电系统进行发电,或送至脱硝系统进行尿素溶液溶解加热和伴热。由于本申请可使回转窑不继续使用传统的风冷降温,节约冷却风机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回转窑筒体上满覆盖冷却装置,回转窑筒体的外壁可为冷却模块的外壁,或与冷却模块的内壁充分结合,保证回转窑筒体的热量可迅速的传到给冷却模块。回转窑筒体的温度,可通过PLC控制器调节冷却装置的进出水量来实现自动调节,回转窑筒体不会有过热情况出现,从而不需要适用回转窑筒体扫描仪,节省了一大笔投资。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筒体温度可自动调节的回转窑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旋转装置的一角度下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图1所示旋转装置的另一角度下的示意性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体温度可自动调节的回转窑,回转窑的外层为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I)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100),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00)与余热利用装置(2)相连,包括:/n进水管路(10),与外部水源相连,用于输送冷水;/n第一旋转装置(20),安装在所述筒体(1)的外表面处并与所述筒体(1)固定连接,以跟随所述筒体(1)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装置(20)配置成与所述进水管路(10)连接并将所述进水管路(10)中的水输出;/n冷却模块(30),与所述第一旋转装置(20)相连,以将所述第一旋转装置(20)输出的水输入至所述冷却模块(30)中,所述冷却模块(30)配置成满覆盖在所述筒体(1)的外表面处,以为所述筒体(1)整体降温;/n第二旋转装置(40),安装在所述筒体(1)的外表面处并与所述筒体(1)固定连接,以跟随所述筒体(1)旋转,所述第二旋转装置(40)配置成与所述冷却模块(30)连接并将所述冷却模块(30)中的水输出;/n出水管路(50),与所述第二旋转装置(40)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二旋转装置(40)输出的热水输送至所述余热利用装置(2);和/nPLC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出水管路(50)的水温并据此控制所述冷却模块(30)的进出水量,以实现筒体(1)温度的自动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体温度可自动调节的回转窑,回转窑的外层为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I)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100),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00)与余热利用装置(2)相连,包括:
进水管路(10),与外部水源相连,用于输送冷水;
第一旋转装置(20),安装在所述筒体(1)的外表面处并与所述筒体(1)固定连接,以跟随所述筒体(1)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装置(20)配置成与所述进水管路(10)连接并将所述进水管路(10)中的水输出;
冷却模块(30),与所述第一旋转装置(20)相连,以将所述第一旋转装置(20)输出的水输入至所述冷却模块(30)中,所述冷却模块(30)配置成满覆盖在所述筒体(1)的外表面处,以为所述筒体(1)整体降温;
第二旋转装置(40),安装在所述筒体(1)的外表面处并与所述筒体(1)固定连接,以跟随所述筒体(1)旋转,所述第二旋转装置(40)配置成与所述冷却模块(30)连接并将所述冷却模块(30)中的水输出;
出水管路(50),与所述第二旋转装置(40)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二旋转装置(40)输出的热水输送至所述余热利用装置(2);和
PLC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出水管路(50)的水温并据此控制所述冷却模块(30)的进出水量,以实现筒体(1)温度的自动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10)包括经管路连接的第一球阀(11)、冷水水箱(12)、第二球阀(13)、第一水泵(15)、第一止回阀(16)、第三球阀(17)及流量计(18),所述第一至第三球阀(17)均用于控制水的流动,所述冷水水箱用于存储冷水,所述第一水泵(15)用于为冷水加压,所述第一止回阀(16)用于防止水倒流至所述第一水泵(15),所述流量计(18)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水泵(15)流出水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10)还包括第一过滤器(14),布置在所述第一水泵(15)及所述第二球阀(13)之间,用于将进入所述第一水泵(15)之前的水进行过滤,以增加所述第一水泵(15)的使用寿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50)包括经管路连接的温度变送器(51)、第四球阀(52)、热水水箱(53)、第五球阀(54)、第二水泵(56)、第二止回阀(57)及第六球阀(58),所述温度变送器(51)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模块(30)流出热水的温度,所述第四至第六球阀(58)均用于控制水的流动,所述热水水箱(53)用于存储热水,所述第二水泵(56)用于为热水加压,所述第一止回阀(16)用于防止水倒流至所述第二水泵(5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50)还包括第二过滤器(55),布置在所述第五球阀(54)及所述第二水泵(56)之间,用于将进入所述第二水泵(56)之前的水进行过滤,以增加所述第二水泵(56)的使用寿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至第六球阀(58)、所述第一至第二水泵(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永李玮琪金剑
申请(专利权)人:米凯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