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超声B型成像数据获得解剖M型图像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043 阅读:4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超声B型成像数据获得解剖M型图像的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主控制器、探头、波束合成器、检测器、数据缓冲以及由MDSC模块、插值模块、M图像缓冲、BDSC模块和B图像缓冲所组成的图像处理及显示模块。主控制器控制探头以隔列扫描的方式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使从空间分辨率较高的一帧B图数据中可以获得在时间上连续的一组以上的M型数据,MDSC模块从扫描线缓冲中抽取数据变换成解剖M型的网格点数据,该解剖M型的网格点数据通过插值模块进一步提高其时间分辨率以满足解剖M型图像显示的需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在保证B图像帧率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解剖M型帧率,使得在B帧率不高的中低档的B超机器上实现解剖M型成像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超声波技术的成像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在低帧率的超声设备上在不降低B帧率的前提下提高M型采样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从而获得实时解剖M型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解剖M型(anatomical M-mode)或任意M型(arbitrary M-mode)成像是超声成像中一种较新的技术,最早由挪威的Vingmed sound公司(该公司在1998年被GE公司收购)在1996年提出。解剖M型成像和常规M型成像表现方式很类似,都是在时间和深度平面上用灰度表达超声回波信号的强度。但是从成像机制上看,二者差别较大。常规M型成像基于一条真实的超声扫描线,而解剖M型成像基于二维超声图像序列上自定义的一条直线或一条曲线,是虚拟的M型(virtual M mode)。解剖M型成像本质上是二维超声图像序列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通过从每一帧B图获得的采样线位置数据根据时间顺序排列来获得与常规M型同样的距离-时间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尽管超声B型成像能提供更完整的空间信息,但是临床上采用常规M型成像进行心腔大小和心功能的评价更为准确。原因有四常规M型成像比B型成像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常规M型成像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超声B型成像数据获得解剖M型图像的方法,该方法以超声成像系统作为硬件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主控制器控制探头对准受测机体组织以间隔(K-1)列分组扫描的方式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所述间隔(K-1)列分组扫描的方式是指把 扫描线分成K组,第i组由第i,K+i,2K+i,3K+i,……列扫描线所组成,所述探头从第一组开始,逐一按顺序发射和接收各组的超声波信号,第i-1组的超声波信号比第i组的超声波信号在时间上提前δt秒,其中i=1,…,K,因此,一帧B图数据被分成在时间序列上连续、但空间分辨率降低了K倍的K组数据;b.所述K组超声回波扫描线信号进入波束合成器,由波束合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斌胡勤军董剑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