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VR设备交互用旋转式底座,包括VR设备底座,所述VR设备底座的顶部左侧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防护环,所述VR设备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VR设备底座的顶部中活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方两侧开设有限位槽和活动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放置有定位勾,所述定位勾内部开设有导向孔,在空腔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便于电动推杆带动推板和牛眼轴承进行位置移动,即可将牛眼轴承贴合在地面上,便于对该装置进行位置移动,减少人力,增加效率,在空腔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便于将限位板限位在滑槽中,使得电动推杆、推板和牛眼轴承移动时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R设备交互用旋转式底座
本专利技术属于VR设备
,具体为一种VR设备交互用旋转式底座。
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目前的VR设备设置有旋转底座,便于更好的保证VR体验者的体验感受,由于VR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导致VR设备位置移动较为不便,同时旋转底座通常为焊接结构,需要对旋转底座进行更换和维修时,拆装较为繁琐,增加劳动力,降低工作效率,并且旋转底座顶部为光滑面,没有防护结构,导致VR体验者极易产生滑倒,因此需要加以改进,同时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VR设备交互用旋转式底座,便于更好的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上述提出的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VR设备交互用旋转式底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VR设备交互用旋转式底座,包括VR设备底座,所述VR设备底座的顶部左侧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防护环,所述VR设备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VR设备底座的顶部中活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方两侧开设有限位槽和活动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放置有定位勾,所述定位勾内部开设有导向孔,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导向杆,且导向杆活动插接在导向孔中,所述导向杆与导向孔的插接端固定安装有定位盘,且定位盘与导向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导向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转轴上活动套接有内螺纹套,且内螺纹套螺纹连接在定位勾外壁上,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所述转轴的顶部放置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的底部相对定位柱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柱插接在定位槽中,所述旋转底座的底部相对定位勾的位置开设有卡槽,且定位勾卡接在卡槽中,所述旋转底座的顶部两侧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安装槽,且安装槽中安装有手提机构,所述旋转底座的顶部中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脚踏座,所述收纳槽内部插接有挡脚环,且挡脚环螺纹连接在脚踏座上。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空腔,所述VR设备底座的底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且空腔和滑槽连通结构,所述空腔的内部顶部固定安装有呈线性排列的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伸出端下方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相对滑槽的一端活动插接在滑槽中,所述空腔的内部下方活动插接有推板,且推板与电动推杆的伸出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牛眼轴承。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限位槽和活动槽为连通结构,所述弹簧放置在活动槽中,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活动槽的内壁中,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定位勾相对活动槽的一侧面上。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定位勾为L形结构,所述定位勾远离活动槽的一侧面外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套内壁为螺纹结构。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定位柱和定位槽连接处均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定位柱的长度与定位槽的深度相同。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卡槽与定位勾相适配,所述挡脚环与脚踏座连接处均为螺纹结构。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手提机构包括安装套,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上固定安装有拉板,且拉板内部开设有矩形环。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旋转底座和挡脚环上均开设有销孔,且销孔中插接有销钉,所述挡脚环的顶部两侧中开设有相对设置的插孔。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收纳槽的深度与挡脚环的厚度相同,所述脚踏座与挡脚环和旋转底座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电动推杆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便于VR体验者在体验时,不易产生滑倒,增加VR体验的安全性,同时该装置移动较为便捷,减少人力,增加工作效率,而且旋转底座需要进行更换时,拆装较为便捷,并且旋转底座取下和安装时,一人即可完成,减少劳动力。2、本专利技术中,在空腔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便于电动推杆带动推板和牛眼轴承进行位置移动,即可将牛眼轴承贴合在地面上,便于对该装置进行位置移动,减少人力,增加效率,在空腔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便于将限位板限位在滑槽中,使得电动推杆、推板和牛眼轴承移动时稳定性更好。3、本专利技术中,在活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杆,便于定位勾在导向杆上进行左右移动,使得定位勾更好的卡接在卡槽中,即可将旋转底座限位在转轴的顶端,在导向杆上套接有弹簧,增加定位勾卡接在卡槽中的稳定性,在导向杆插接导向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盘,便于通过定位盘可对定位勾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在定位勾外壁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便于通过内螺纹套可对定位勾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增加定位勾卡接在卡槽中的稳定性,同时增加旋转底座安装在转轴顶部的稳定性,在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柱,便于将定位柱插接在定位槽中即可对旋转底座的位置进限位。4、本专利技术中,在脚踏座上螺纹连接有挡脚环,便于通过挡脚环可对VR体验者脚部进行限位,使得VR体验者不易产生滑倒,在挡脚环的顶部左右两侧开设有相对设置的插孔,便于通过外界工具或者手指拉动插孔,即可将挡脚环更好的安装在脚踏座上,便于更好的对VR体验者脚部进行保护。5、本专利技术中,在安装槽中螺纹连接有安装套,便于对安装套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在安装套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柱,便于旋转柱在安装套中进行旋转,在旋转柱上固定安装有拉板,便于通过拉板即可将旋转底座进行取下和安装,便于单人进行操作,减少人力,增加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VR设备底座与移动装置结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转轴与旋转底座结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底座与挡脚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手提机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VR设备底座;2、防护环;3、移动装置;4、空腔;5、滑槽;6、电动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R设备交互用旋转式底座,包括VR设备底座(1),所述VR设备底座(1)的顶部左侧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防护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VR设备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3),所述VR设备底座(1)的顶部中活动安装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上方两侧开设有限位槽(11)和活动槽(12),所述限位槽(11)的内部放置有定位勾(13),所述定位勾(13)内部开设有导向孔(14),所述活动槽(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导向杆(15),且导向杆(15)活动插接在导向孔(14)中,所述导向杆(15)与导向孔(14)的插接端固定安装有定位盘(16),且定位盘(16)与导向孔(14)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导向杆(15)上套接有弹簧(17),所述转轴(10)上活动套接有内螺纹套(18),且内螺纹套(18)螺纹连接在定位勾(13)外壁上,所述转轴(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柱(19),所述转轴(10)的顶部放置有旋转底座(20),所述旋转底座(20)的底部相对定位柱(19)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21),且定位柱(19)插接在定位槽(21)中,所述旋转底座(20)的底部相对定位勾(13)的位置开设有卡槽(22),且定位勾(13)卡接在卡槽(22)中,所述旋转底座(20)的顶部两侧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安装槽(23),且安装槽(23)中安装有手提机构(24),所述旋转底座(20)的顶部中开设有收纳槽(28),且收纳槽(2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脚踏座(29),所述收纳槽(28)内部插接有挡脚环(30),且挡脚环(30)螺纹连接在脚踏座(2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R设备交互用旋转式底座,包括VR设备底座(1),所述VR设备底座(1)的顶部左侧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防护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VR设备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3),所述VR设备底座(1)的顶部中活动安装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上方两侧开设有限位槽(11)和活动槽(12),所述限位槽(11)的内部放置有定位勾(13),所述定位勾(13)内部开设有导向孔(14),所述活动槽(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导向杆(15),且导向杆(15)活动插接在导向孔(14)中,所述导向杆(15)与导向孔(14)的插接端固定安装有定位盘(16),且定位盘(16)与导向孔(14)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导向杆(15)上套接有弹簧(17),所述转轴(10)上活动套接有内螺纹套(18),且内螺纹套(18)螺纹连接在定位勾(13)外壁上,所述转轴(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柱(19),所述转轴(10)的顶部放置有旋转底座(20),所述旋转底座(20)的底部相对定位柱(19)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21),且定位柱(19)插接在定位槽(21)中,所述旋转底座(20)的底部相对定位勾(13)的位置开设有卡槽(22),且定位勾(13)卡接在卡槽(22)中,所述旋转底座(20)的顶部两侧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安装槽(23),且安装槽(23)中安装有手提机构(24),所述旋转底座(20)的顶部中开设有收纳槽(28),且收纳槽(2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脚踏座(29),所述收纳槽(28)内部插接有挡脚环(30),且挡脚环(30)螺纹连接在脚踏座(29)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设备交互用旋转式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3)包括空腔(4),所述VR设备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空腔(4),所述空腔(4)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5),且空腔(4)和滑槽(5)连通结构,所述空腔(4)的内部顶部固定安装有呈线性排列的电动推杆(6),且电动推杆(6)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R设备交互用旋转式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6)的底部伸出端下方固定安装有限位板(7),且限位板(7)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明,李林杰,王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赵东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