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结构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991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泵体结构及压缩机,该泵体结构包括气缸、转动组件、滑片及弹性复位件,气缸设有横截面呈椭圆形的第一腔体及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气孔;转动组件可转动地插设于第一腔体并与第一腔体的部分内壁接触配合,滑片的一端通过弹性复位件与转动组件连接,滑片的另一端与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在压缩过程中,转动组件带动滑片使滑片沿椭圆的长半轴向椭圆短半轴转动,压缩腔的体积在不断地减小,滑片不断地挤压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的压缩量不断增加,弹性复位件施加在滑片上的反作用力也不断增加,进而也增加了滑片对第一腔体内壁的作用力,进而可以避免在压缩的过程中滑片与第一腔体的内壁分离,避免滑片与第一腔体的内壁撞击产生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体结构及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泵体结构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变频空调越来越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变频空调一般加装了变频器,通过变频器控制和调整压缩机转速的控制系统,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的转速状态,从而提高能效比。然而,传统的变频空调在使用时,压缩机往往出现类似“哒哒”的噪音或者是制冷剂沿压缩腔向吸气腔泄漏,影响压缩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变频空调在使用时,压缩机往往出现类似“哒哒”的噪音或者是制冷剂沿压缩腔向吸气腔泄漏,影响压缩机的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泵体结构及压缩机,该泵体结构及压缩机在使用时,可以避免制冷剂沿压缩腔向吸气腔泄漏,同时噪音较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泵体结构,包括气缸、转动组件、滑片及弹性复位件,所述气缸设有横截面呈椭圆形的第一腔体及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转动组件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并与所述第一腔体的部分内壁接触配合,所述滑片的一端通过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滑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上述泵体结构在使用时,所述滑片的一端通过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滑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并将第一腔体分隔为压缩腔和吸气腔;在压缩过程中,转动组件带动滑片使滑片沿椭圆的长半轴向椭圆短半轴转动,此时压缩腔的体积在不断地减小,滑片不断地挤压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的压缩量不断增加,弹性复位件施加在滑片上的反作用力也不断增加,进而也增加了滑片对第一腔体内壁的作用力,进而可以避免在压缩的过程中滑片与第一腔体的内壁分离,如此可以避免滑片与第一腔体的内壁撞击产生噪声,同时可以避免制冷剂沿压缩腔向吸气腔泄漏。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轴及滚子,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转动轴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滚子套设于所述转动部的外表面且并与所述第一腔体的部分内壁贴合,所述滑片的一端通过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滚子连接或穿过所述滚子与所述转动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设有第二腔体及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滚子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弹性复位件抵接于所述滑片和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之间,且所述滑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在装配时,所述弹性复位件抵接于所述滑片和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之间,且所述滑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此时将滑片及弹性复位件设置于转动轴和滚子内部,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滑片和弹性复位件的安装,另一方面,实现滑片可以随着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进而可以根据第一腔体的结构变化调整对第一腔体施加的作用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设有第二腔体及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滚子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转动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滑片抵接,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滚子的内壁抵接,且所述滑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如此,通过将弹性复位件与滚子的内壁抵接除了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对滑片和弹性复位件的安装及实现滑片可以随着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进而根据第一腔体的结构变化调整对第一腔体施加的作用力外,还可以提升对弹性复位件安装的稳固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还包括长轴段和短轴段,所述转动部设置于所述长轴段和所述短轴段之间,所述长轴段、所述短轴段及所述转动部同轴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子为环形体,所述环形体形成有所述第二通孔。如此,一方面方便滑片的安装,另一方面,因为第二通孔相当于滚子中的一个“缺口”,在安装时可以更加容易的使滚子和转动部紧密贴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H与所述滑片的厚度L满足:H=L。如此,滑片能够与第二通孔的内壁贴合,进而限制滑片的移动方向,避免滑片在移动时发生偏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椭圆长半轴与所述滑片的长度相等。此时,滑片无论是在压缩过程还是在进气过程,更加容易保证滑片与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且椭圆长半轴长M、滚子的外圈半径R及椭圆的中心与滚子的中心的间距K三者满足:M=R+K。如此,可以使滚子始终与第一腔体的内壁贴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椭圆短半轴长N与椭圆长半轴长M之间满足:N=9/10M。如此,在该范围内时,在压缩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升滑片对第一腔体内壁的作用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子的厚度为A,所述弹性复位件的最大长度a1和所述弹性复位件的最短长度a2,满足:a1=M-A,a2=R-K-A。此时,滑片无论是在压缩过程还是在进气过程,可以保证滑片与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片设有用于装设弹性复位件的安装槽。如此,在装配时,将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固设于该安装槽内。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泵体结构。上述压缩机在使用时,所述滑片的一端通过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滑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并将第一腔体分隔为压缩腔和吸气腔;在压缩过程中,转动组件带动滑片使滑片沿椭圆的长半轴向椭圆短半轴转动,此时压缩腔的体积在不断地减小,滑片不断地挤压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的压缩量不断增加,弹性复位件施加在滑片上的反作用力也不断增加,进而也增加了滑片对第一腔体内壁的作用力,进而可以避免在压缩的过程中滑片与第一腔体的内壁分离,如此可以避免滑片与第一腔体的内壁撞击产生噪声,同时可以避免制冷剂沿压缩腔向吸气腔泄漏。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图1为一实施例的泵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泵体结构处于其中一个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泵体结构处于另一个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转动轴的结构意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转动轴的剖视图;图6为一实施例中滚子的剖视图;图7为一实施例中滑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实施例中滑片与弹性复位件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泵体结构;100、气缸;110、第一腔体;120、进气孔;200、转动轴;210、转动部;212、第二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缸,所述气缸设有横截面呈椭圆形的第一腔体及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气孔;/n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并与所述第一腔体的部分内壁接触配合;/n滑片及弹性复位件,所述滑片的一端通过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滑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所述气缸设有横截面呈椭圆形的第一腔体及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气孔;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并与所述第一腔体的部分内壁接触配合;
滑片及弹性复位件,所述滑片的一端通过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滑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轴及滚子,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转动轴设有转动部,所述滚子套设于所述转动部的外表面且并与所述第一腔体的部分内壁贴合,所述滑片的一端通过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滚子连接或穿过所述滚子与所述转动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设有第二腔体及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滚子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弹性复位件抵接于所述滑片和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之间,且所述滑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设有第二腔体及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滚子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转动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滑片抵接,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滚子的内壁抵接,且所述滑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梅赵庆富梁社兵朱红伟魏会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