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电梯的自锁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94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电梯的自锁门结构,包括固定在施工电梯进口两侧的右边框和左边框,右边框和左边框之间设有门框,门框和右边框通过合页相铰接,门框靠近的左边框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匚”字形的支架,支架内插接固定有水平的定位轴,定位轴的左端穿过门框插套有斜置的翻转杆,翻转杆插设在左边框和门框之间,翻转杆的前端位于翻转杆后端的下方并固定有水平的拉杆,拉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辅助杆,辅助杆插套在定位轴上;所述翻转杆的后端固定有水平的辊轴,辊轴上铰接有配重套,配重套位于左边框的后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电梯的自锁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升降机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电梯的自锁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稀有和珍贵,所以当代建筑都朝着空间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及超高层孕育而生,因而建筑施工电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当今的安全生产永远放在第一位,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生命财产保障,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也是上级主管部门极其关注的重点;其中,建筑施工电梯进料口的安全围护及进料口门的关闭尤其重要。目前,建筑施工电梯进料口门的关闭仍然采用传统的插销式封闭,其缺点是:1、插销式封闭需要人工操作,因为人的随机性和懒惰性,无法保证进料口门在不用的情况下永远保持关闭的状态,敞开下的进料口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2、插销式封闭操作也浪费了时间,降低了施工效率。因此,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我们对施工电梯进料口门封闭锁进行了创新研发,使门锁能够自动封闭,进料口人出锁闭,人进锁闭,确保进料口门在不用的情况下永远保持关闭的状态,从而保证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其门锁能够自动封闭,进料口人出锁闭,人进锁闭,确保进料口门在不用的情况下永远保持关闭的状态,保证施工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施工电梯的自锁门结构,包括固定在施工电梯进口两侧的右边框和左边框,右边框和左边框之间设有门框,门框和右边框、左边框之间均设有间隙,门框和右边框之间的间隙内插设有若干合页,门框和右边框通过合页相铰接,门框靠近的左边框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匚”字形的支架,支架内插接固定有水平的定位轴,定位轴的左端穿过门框插套有斜置的翻转杆,翻转杆插设在左边框和门框之间,翻转杆的前端位于翻转杆后端的下方并固定有水平的拉杆,拉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辅助杆,辅助杆插套在定位轴上;所述翻转杆的后端固定有水平的辊轴,辊轴上铰接有配重套,配重套位于左边框的后侧,左边框上成型有与配重套相对锁扣槽,配重套位于锁扣槽的下侧;所述门框前侧的翻转杆上端面上压靠有限位杆,限位杆插接固定在连杆上,连杆固定在定位轴上;所述右边框和门框靠近右边框的边框上分别固定有相斥的第二永磁铁块和第一永磁铁块。优选的,所述第一永磁铁块前端面的磁极和第二永磁铁块前端面的磁极相同。优选的,所述右边框和左边框均为矩形的框架,左边框上的锁扣槽为框架向内凹陷的矩形槽口。优选的,所述左边框上锁扣槽下底面至定位轴的距离小于辊轴至定位轴的距离,锁扣槽的宽度大于配重套的直径。优选的,所述门框内支架外壁与门框相对的内侧壁、门框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若干水平的支撑杆。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上固定有连接有安全网。优选的,所述配重套的重量大于拉杆的重量。优选的,所述辊轴至定位轴的距离大于左边框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采用施工电梯门能够自动封闭,进料口人出锁闭,人进锁闭,确保进料口门在不用的情况下永远保持关闭的状态,保证施工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无安全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右边框;2、左边框;21、锁扣槽;3、门框;4、支架;5、支撑杆;6、定位轴;7、翻转杆;8、辊轴;9、配重套;10、拉杆;11、辅助杆;12、连杆;13、限位杆;14、合页;15、第一永磁铁块;16、第二永磁铁块;17、安全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3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电梯的自锁门结构,包括固定在施工电梯进口两侧的右边框1和左边框2,右边框1和左边框2之间设有门框3,门框3和右边框1、左边框2之间均设有间隙,门框3和右边框1之间的间隙内插设有若干合页14,门框3和右边框1通过合页14相铰接,门框3靠近的左边框2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匚”字形的支架4,支架4内插接固定有水平的定位轴6,定位轴6的左端穿过门框3插套有斜置的翻转杆7,翻转杆7插设在左边框2和门框3之间,翻转杆7的前端位于翻转杆7后端的下方并固定有水平的拉杆10,拉杆10的另一端固定有辅助杆11,辅助杆11插套在定位轴6上;所述翻转杆7的后端固定有水平的辊轴8,辊轴8上铰接有配重套9,配重套9位于左边框2的后侧,左边框2上成型有与配重套9相对锁扣槽21,配重套9位于锁扣槽21的下侧;所述门框3前侧的翻转杆7上端面上压靠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插接固定在连杆12上,连杆12固定在定位轴6上;所述右边框1和门框3靠近右边框1的边框上分别固定有相斥的第二永磁铁块16和第一永磁铁块15。优选的,所述第一永磁铁块15前端面的磁极和第二永磁铁块16前端面的磁极相同。优选的,所述右边框1和左边框2均为矩形的框架,左边框2上的锁扣槽21为框架向内凹陷的矩形槽口。优选的,所述左边框2上锁扣槽21下底面至定位轴6的距离小于辊轴8至定位轴6的距离,锁扣槽21的宽度大于配重套9的直径。优选的,所述门框3内支架4外壁与门框3相对的内侧壁、门框3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若干水平的支撑杆5。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5上固定有连接有安全网17。优选的,所述配重套9的重量大于拉杆10的重量。优选的,所述辊轴8至定位轴6的距离大于左边框2的厚度。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为建筑施工电梯的自锁门结构,如图3所示,右边框1和门框3之间合页的连接,只能实现门框3向外开启,并且右边框1和门框3上分别设有第一永磁铁块15和第二永磁铁块16,当门框3开启后,第一永磁铁块15和第二永磁铁块16相斥,能实现门框3自动闭合;左边框2和门框3之间设有配重套9等组成的自动锁扣结构,翻转杆7后端配重套9和辊轴8的重量大于翻转杆7前端拉杆8的重量,在无限位杆13的作用下,翻转杆7会绕定位轴6向后翻转,而限位杆13限制翻转杆7翻转保持如图2所示的状态,而在门框3关闭上,配重套9会撞击左边框2,在第一永磁铁块15和第二永磁铁块16之前的斥力作用下,翻转杆7会绕定位轴6向前翻转,当配重套9上移穿过左边框2的锁扣槽21后,受重力作用,配重套9下移实现自动落锁;配重套9会阻挡门框3向外开启;而真需要开门时,只要手拉拉杆10,实现翻转杆7绕定位轴6向前翻转,配重套9穿过左边框2的锁扣槽21,就可以开门。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电梯的自锁门结构,包括固定在施工电梯进口两侧的右边框(1)和左边框(2),右边框(1)和左边框(2)之间设有门框(3),门框(3)和右边框(1)、左边框(2)之间均设有间隙,门框(3)和右边框(1)之间的间隙内插设有若干合页(14),门框(3)和右边框(1)通过合页(14)相铰接,其特征在于:门框(3)靠近的左边框(2)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匚”字形的支架(4),支架(4)内插接固定有水平的定位轴(6),定位轴(6)的左端穿过门框(3)插套有斜置的翻转杆(7),翻转杆(7)插设在左边框(2)和门框(3)之间,翻转杆(7)的前端位于翻转杆(7)后端的下方并固定有水平的拉杆(10),拉杆(10)的另一端固定有辅助杆(11),辅助杆(11)插套在定位轴(6)上;所述翻转杆(7)的后端固定有水平的辊轴(8),辊轴(8)上铰接有配重套(9),配重套(9)位于左边框(2)的后侧,左边框(2)上成型有与配重套(9)相对锁扣槽(21),配重套(9)位于锁扣槽(21)的下侧;所述门框(3)前侧的翻转杆(7)上端面上压靠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插接固定在连杆(12)上,连杆(12)固定在定位轴(6)上;/n所述右边框(1)和门框(3)靠近右边框(1)的边框上分别固定有相斥的第二永磁铁块(16)和第一永磁铁块(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电梯的自锁门结构,包括固定在施工电梯进口两侧的右边框(1)和左边框(2),右边框(1)和左边框(2)之间设有门框(3),门框(3)和右边框(1)、左边框(2)之间均设有间隙,门框(3)和右边框(1)之间的间隙内插设有若干合页(14),门框(3)和右边框(1)通过合页(14)相铰接,其特征在于:门框(3)靠近的左边框(2)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匚”字形的支架(4),支架(4)内插接固定有水平的定位轴(6),定位轴(6)的左端穿过门框(3)插套有斜置的翻转杆(7),翻转杆(7)插设在左边框(2)和门框(3)之间,翻转杆(7)的前端位于翻转杆(7)后端的下方并固定有水平的拉杆(10),拉杆(10)的另一端固定有辅助杆(11),辅助杆(11)插套在定位轴(6)上;所述翻转杆(7)的后端固定有水平的辊轴(8),辊轴(8)上铰接有配重套(9),配重套(9)位于左边框(2)的后侧,左边框(2)上成型有与配重套(9)相对锁扣槽(21),配重套(9)位于锁扣槽(21)的下侧;所述门框(3)前侧的翻转杆(7)上端面上压靠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插接固定在连杆(12)上,连杆(12)固定在定位轴(6)上;
所述右边框(1)和门框(3)靠近右边框(1)的边框上分别固定有相斥的第二永磁铁块(16)和第一永磁铁块(15)。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至简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