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192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及作用方法,该翻转模架包括上下两组模架体,下组所述模架体能够相对于上组所述模架体翻转到上组所述模架体上,每组所述模架体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内弦杆、外弦杆、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与所述下弦杆相对设置,所述内弦杆的长度大于外弦杆的长度且平行设置,两组所述模架体的所述内弦杆之间铰接设置,两组所述模架体的所述外弦杆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能够调节上下两组所述模架体之间的相对角度,所述模架体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内弦杆上,两组所述模架体中的所述面板之间在同一平面上无缝对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特别是高层建筑物、超高层建筑物、大坝、水电站、高架支柱等具有一定高度空间的建筑工程中,必然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进行支模。本领域中,常使用自爬式钢模板或者木模板拼装支模,以对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的墙柱进行现场浇筑施工。其中木模板作为混凝土建筑物支模体系时,不仅施工效率低、拼接精度低,而且在模板与混凝土之间孔隙水压大,导致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产生变形、错位、漏浆、蜂窝等缺陷,以导致施工质量较差。其中自爬式钢模板作为混凝土建筑的支模体系时,在施工面处于斜坡或者变坡时,自爬式钢模板难以形成支模体系,从而导致无法对斜坡或者变坡的结构进行支模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及使用方法,以解决施工质量差以及施工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包括上下两组模架体,下组所述模架体能够相对于上组所述模架体拆除并且翻转组装到上组所述模架体上,每组所述模架体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内弦杆、外弦杆、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与所述下弦杆相对设置,所述内弦杆的长度大于外弦杆的长度且平行设置,两组所述模架体的所述内弦杆之间铰接设置,两组所述模架体的所述外弦杆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能够调节上下两组所述模架体之间的相对角度,所述模架体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内弦杆上,两组所述模架体中的所述面板之间在同一平面上无缝对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两组所述模架体的所述内弦杆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设置。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所述框架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内弦杆与外弦杆之间的水平支撑杆和斜撑杆。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所述框架结构的水平支撑杆作为工作平台;或者在两榀同组所述模架体之间的所述框架结构的水平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工作平台。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每组所述模架体还包括带有通孔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设置在所述内弦杆和所述外弦杆两端的端部;所述调节杆通过所述铰接座连接在上下两组所述模架体的上下所述外弦杆上;两组所述模架体的所述内弦杆之间通过所述铰接座铰接设置。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两组所述模架体中的所述面板之间在同一平面或者不同平面上存在缝隙时通过模板无缝对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所述翻转框架还包括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垂直设置在所述模架体的内弦杆和面板上。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所述锚固件包括锚筋以及用于固定所述锚筋的锚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所述锚固件通过缓冲垫垂直设置在所述模架体的内弦杆和面板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根据上述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的使用方法,包括:提供已浇筑的第一段混凝土结构,并在已浇筑的第一段混凝土结构之中预埋锚固件;通过预埋的所述锚固件将下组所述模架体竖向固定设置在第一段混凝土结构上;将下组所述模架体作为混凝土浇筑支模体系在第一段混凝土结构的上方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段混凝土结构,并在第二段混凝土结构之中预埋锚固件;在第二段混凝土结构达到硬度标准之后,通过预埋的所述锚固件将上组所述模架体固定设置在第二段混凝土结构上,并且通过铰接件和调节杆连接上组所述模架体与所述下组模架体;将上组所述模架体作为混凝土浇筑支模体系在第二段混凝土结构的上方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三段混凝土结构,并在第三段混凝土结构之中预埋锚固件;在第三段混凝土结构达到硬度标准之后,拆除下组所述模架体并且通过调节杆和铰接件翻转组装到上组所述模架体之上,所述翻转的下组模架体通过第三段混凝土结构之中预埋的锚固件固定设置在第三段混凝土结构上。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的使用方法,还包括通过在下组所述模架体中设置的未预埋的锚固件依次连接拉筋和插筋,并通过插筋固定设置在第一段混凝土结构上,以及通过在上组所述模架体中设置的未预埋的锚固件依次连接拉筋和和插筋,并通过插筋固定设置在第二段混凝土结构上。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的使用方法,在翻转组装上下两组模架体时,通过拆除的调节杆和铰接件连接翻转之后的上下两组模架体。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的使用方法,还包括对上组所述模架体的翻转组装,上组所述模架体的翻转组装方法与下组所述模架体的翻转组装方法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及使用方法,翻转模架由上下两组模架体组成,并且下组模架体能够整体相对于上组模架体翻转连接,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支模体系的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翻转模架通过调节杆连接上下两组模架体,并且能够调节上下两组模架体之间的相对角度,以使翻转模架适用于垂直面、斜面或者变坡面的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施工。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及使用方法,上下两组模架体中的上下所述面板之间能够在同一平面上无缝接触对接,从而使所述面板之间的搭建拼接工整、便捷对接精度高,从而避免了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在交界面之间产生的结构变形、错位、漏浆、蜂窝等缺陷,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包括上下两组模架体,下组所述模架体能够相对于上组所述模架体拆除并且翻转组装到上组所述模架体上,每组所述模架体包括面板和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矩形连接内弦杆、外弦杆、上弦杆和下弦杆,上下所述内弦杆之间和上下所述外弦杆之间均固定设置,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内弦杆上,两组所述模架体中的所述面板之间在同一平面上无缝对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的使用方法,包括:提供已浇筑的第一段混凝土结构,并在已浇筑的第一段混凝土结构之中预埋锚固件;通过预埋的所述锚固件将下组所述模架体竖向固定设置在第一段混凝土结构上;将下组所述模架体作为混凝土浇筑支模体系在第一段混凝土结构的上方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段混凝土结构,并在第二段混凝土结构之中预埋锚固件;在第二段混凝土结构达到硬度标准之后,通过预埋的所述锚固件将上组所述模架体固定设置在第二段混凝土结构上,并且通过紧固件、插接件或者铰接件固定连接上组所述模架体与所述下组模架体;将上组所述模架体作为混凝土浇筑支模体系在第二段混凝土结构的上方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三段混凝土结构,并在第三段混凝土结构之中预埋锚固件;在第三段混凝土结构达到硬度标准之后,拆除下组所述模架体并且通过紧固件、插接件或者铰接件翻转组装到上组所述模架体之上,所述翻转的下组模架体通过第三段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组模架体,下组所述模架体能够相对于上组所述模架体拆除并且翻转组装到上组所述模架体上,每组所述模架体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内弦杆、外弦杆、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与所述下弦杆相对设置,所述内弦杆的长度大于外弦杆的长度且平行设置,两组所述模架体的所述内弦杆之间铰接设置,两组所述模架体的所述外弦杆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能够调节上下两组所述模架体之间的相对角度,所述模架体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内弦杆上,两组所述模架体中的所述面板之间在同一平面上无缝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组模架体,下组所述模架体能够相对于上组所述模架体拆除并且翻转组装到上组所述模架体上,每组所述模架体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内弦杆、外弦杆、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与所述下弦杆相对设置,所述内弦杆的长度大于外弦杆的长度且平行设置,两组所述模架体的所述内弦杆之间铰接设置,两组所述模架体的所述外弦杆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能够调节上下两组所述模架体之间的相对角度,所述模架体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内弦杆上,两组所述模架体中的所述面板之间在同一平面上无缝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模架体的所述内弦杆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内弦杆与外弦杆之间的水平支撑杆和斜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水平支撑杆作为工作平台;或者在两榀同组所述模架体之间的所述框架结构的水平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工作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模架体还包括带有通孔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设置在所述内弦杆和所述外弦杆两端的端部;所述调节杆通过所述铰接座连接在上下两组所述模架体的上下所述外弦杆上;两组所述模架体的所述内弦杆之间通过所述铰接座铰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模架体中的所述面板之间在同一平面或者不同平面上存在缝隙时通过模板无缝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框架还包括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垂直设置在所述模架体的内弦杆和面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包括锚筋以及用于固定所述锚筋的锚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通过缓冲垫垂直设置在所述模架体的内弦杆和面板上。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的翻转模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提供已浇筑的第一段混凝土结构,并在已浇筑的第一段混凝土结构之中预埋锚固件;
通过预埋的所述锚固件将下组所述模架体竖向固定设置在第一段混凝土结构上;
将下组所述模架体作为混凝土浇筑支模体系在第一段混凝土结构的上方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段混凝土结构,并在第二段混凝土结构之中预埋锚固件;
在第二段混凝土结构达到硬度标准之后,通过预埋的所述锚固件将上组所述模架体固定设置在第二段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云飞周宗博徐磊陈志阔侯金辰张子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