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掺杂α-Co(OH)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83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Cu掺杂α‑Co(O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u掺杂α-Co(OH)2互联接结构纳米片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复合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Cu掺杂α-Co(OH)2互联接结构纳米片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超级电容器因具有高功率密度、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安全环保等优点,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其中,纳米电极材料的发展对超级电容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主要有碳基材料、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等。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作为电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而广泛应用。相对于氧化物来讲,以Co(OH)2和Ni(OH)2为代表的氢氧化物可以获得更高的比容量。Co(OH)2和Ni(OH)2是两种具有高活性的过渡族金属氢氧化物,Co(OH)2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有着特殊的层状晶体结构,层间距较大,因此,电解质离子可在层间快速的嵌入与脱嵌,使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碱性电沉积液中充放电时,发生两步氧化还原反应,首先被氧化成CoOOH,接着进一步被氧化成CoO2。Co(OH)2的理论容量为3460Fg-1,远高于RuO2的理论容量。但实际容量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Cu掺杂α-Co(OH)

【技术特征摘要】
1.Cu掺杂α-Co(OH)2互联接结构纳米片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基底预处理,裁切基底至预定尺寸,超声酸洗去除基底表面杂质,超声洗涤去除基底表面残留酸液和杂质,干燥,备用;
电化学沉积,配置包含0.01-0.02M钴离子和0.2-0.4M氯化铵的混合液,再加入铜盐溶液,使得铜离子的摩尔量为钴离子摩尔量3-10%,搅拌均匀,将处理后的基底作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作为对电极,在上述混合液中进行电化学沉积,得到Cu掺杂α-Co(OH)2纳米片复合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中,钴离子的摩尔量为0.02,所述氯化铵的摩尔量为0.2,铜离子的摩尔量为钴离子摩尔量的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酸洗用酸浓度为2-4M,超声酸洗时间为10-2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洗涤包括依次用丙酮、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超声洗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柯诺思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