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丝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材料制备及其焊接加工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丝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丝利用焊丝中N元素部分替代Ni元素而促进奥氏体组织形成,可有效降低贫铬区的出现,提高焊接接头耐点蚀能力,同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因其良好的塑形、耐蚀性、经济性,广泛应用于船舶、航空、石化等行业。而使用常规奥氏体不锈钢焊丝(ER308L/ER309L)对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时,在焊接接头中容易产生氮元素损失、气孔、焊缝区热裂纹以及热影响区易发生点蚀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大规模应用。因此研发一种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丝,它可以极大提高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适用性,提高焊接接头的组织稳定及抗点腐蚀能力,具有重大实际应用意义与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奥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丝,其特征在于,该焊丝的化学成分及其配比按重量百分比由C:0.03%~0.08%、Si:0.30%~0.65%、Mn:6.50%~8.50%、P:≦0.05%、S:≦0.01%、Cr:17.50%~18.50%、Ni:2.20%~2.90%、Mo:0.03%~0.10%、Cu:1.00%~2.00%、N:0.15%~0.35%、Co:≦0.05%、Nb+Ti+V≦0.05%和余量的铁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丝,其特征在于,该焊丝的化学成分及其配比按重量百分比由C:0.03%~0.08%、Si:0.30%~0.65%、Mn:6.50%~8.50%、P:≦0.05%、S:≦0.01%、Cr:17.50%~18.50%、Ni:2.20%~2.90%、Mo:0.03%~0.10%、Cu:1.00%~2.00%、N:0.15%~0.35%、Co:≦0.05%、Nb+Ti+V≦0.05%和余量的铁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备料:按焊丝化学成分及其配比称取炉料纯铁、块状铬铁、碳化铬、氮化铬、镍板、电解锰、硅铁、金属钼、铜块、铝粒、硅钙块和硅钙合金;
二、熔炼:①采用中频感应炉冶炼,先将感应炉预热,然后加入纯铁,待纯铁熔化后加入硅铁、电解锰、镍板、一部分块状铬铁和一部分碳化铬,全部熔化后升温至1580~1630℃,然后加入硅钙合金进行脱氧,脱氧完成后加入金属钼、铜块和剩余块状铬铁,取样进行光谱成分分析及N/O含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元素含量进行微调,全部熔化后降温至1450~1500℃,然后加入铝粒和硅钙块,熔化后浇铸,得到电极棒;②对电极棒进行重熔,重熔前分析电极棒的元素含量,与焊丝的化学成分及其配比进行比较,在重熔过程中对电极棒的元素含量进行微调,调整至符合焊丝成分要求后,得到重熔锭;
三、热轧盘条:先将步骤二得到的重熔锭加热至1210±15℃,保温3h~4h,然后进行高温轧制,轧制温度保持在1210~1080℃,总变形量>80%,单道次变形量≥10%,轧制结束后以大于70℃/s的降温速度冷却500~600℃,然后再由500~600℃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盘条;
四、焊丝拉拔:在盘条外加工涂层,烘干后依次进行一次拉拔、连续退火、二次拉拔、连续退火、三次拉拔,然后对盘条表面进行电解清洗,烘干后切丝,得到焊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乃文,徐锴,徐亦楠,夏敏,陈波,贾玉力,王国佛,林晓辉,杨义成,马一鸣,王庆江,李丹晖,王猛,王健,金喜庆,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威尔焊接有限责任公司,博焊乐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