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亚男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174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羧基乙烯基改性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2,6‑二氨基嘌呤缩聚物70‑80份、氮位‑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氮,氮,氮位‑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玻璃纤维15‑20份、甲基乙烯基硅芴0.5‑1.5份、乙烯基聚氨酯2‑4份、引发剂0.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建筑模板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建筑模板材料综合性能佳,机械力学性能、耐候性和阻燃性佳,环保性和加工流动性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重大建筑工程项目相继被提出和施工,这些重大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标志着现代文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们为现代城市的繁荣添砖加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些重大建筑工程项目的背后,离不开建筑工程材料的使用,建筑工程材料是决定建筑材料工程质量和风格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建筑工程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建筑模板材料是建筑工程材料的典型代表,其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建筑模板材料的使用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径。现在建筑施工当中采用的模板材料一般为钢模、木模、竹模、塑料模板。钢模虽然坚固,重复次数多,但成本高、重量大、幅面窄、拼缝多,施工运输不方便,易生锈,需要进行防腐处理,维护费用高;竹、木模重量轻、幅面宽、拼缝少,但其强度相对较低,不防水,易霉变腐烂,重复使用次数少,且大量消耗绿色资源。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有采用塑料制造模板的,它重量轻,不沾混凝土,可重复使用次数多,但其现有技术中的塑料建筑模板材料刚性不好,易变形,韧性不足,高空作业时容易破损,耐候性、抗菌防霉性、机械力学性能和阻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申请号为201710664196.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塑胶建筑模板,各成分的重量配比为:PVC-5型树脂40-45%、PVC-8型树脂5-10%、钙粉20-25%、高分子专用料5-10%、丙烯酸酯1-2%、硬脂酸0.1-0.5%、单甘脂0.01-0.1%、PE蜡0.1-0.2%、PVC复合稳定剂0.1-0.3%和氯化聚乙烯0.5-0.8%,高分子专用料包括等份重量配比的玻纤、偶联剂、硬脂酸钡、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塑胶增强剂。该专利技术一种塑胶建筑模板组分独特,表面极为光滑,一次浇注成型后可达国际清水混凝土标准;使用寿命是传统木模板的4-5倍,重复周转次数可达40-50次;结实、牢固、抗压强度高,每平方米的承压能力是铝模板的2倍;该材料可100%循环再生产,减少环境污染。然而,该材料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氯,环保性能不佳,且抗菌防霉性能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开发一种综合性能佳,机械力学性能、耐候性和阻燃性佳,环保性和加工流动性好,使用寿命长的建筑模板材料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建筑模板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建筑模板材料,该材料综合性能佳,机械力学性能、耐候性和阻燃性佳,环保性和加工流动性好,使用寿命长;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建筑模板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效率和良品率高,对设备依赖性小,制备成本低廉,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羧基乙烯基改性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2,6-二氨基嘌呤缩聚物70-80份、氮位-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氮,氮,氮位-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玻璃纤维15-20份、甲基乙烯基硅芴0.5-1.5份、乙烯基聚氨酯2-4份、引发剂0.5-1.5份。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乙烯基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参见:许美萱,乙烯基聚氨酯的力学性能研究[J].热固性树脂,1992,000(004):26,为其中的VPU-10,已为现有技术。优选的,所述氮位-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氮,氮,氮位-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玻璃纤维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后再向其中加入氮位-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氮,氮,氮位-三甲基氯化铵,在60-80℃下搅拌反应4-6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得到氮位-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氮,氮,氮位-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玻璃纤维。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有机溶剂、氮位-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氮,氮,氮位-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3-5):(0.1-0.3)。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1-3mm,直径为4-8μm;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甲醇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羧基乙烯基改性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2,6-二氨基嘌呤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2,6-二氨基嘌呤、催化剂溶于高沸点溶剂中形成溶液,将制得的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反应釜,后在170-200℃、压强保持在1.5-2.5MPa,搅拌反应2-4h;再于1-2小时内缓慢排气降压至常压,同时将高压反应釜内温度升温至240-250℃,控温反应4-6h;后在230-240℃,500Pa下反应3-5小时,接着冷却至30-40℃,并向其中加入三氟氯菊酸,保温搅拌反应4-6小时,后在水中沉出,并将沉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3-6次,最后旋蒸除去乙醇,得到羧基乙烯基改性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2,6-二氨基嘌呤缩聚物。优选的,所述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2,6-二氨基嘌呤、催化剂、高沸点溶剂、三氟氯菊酸的摩尔比为1:1:(0.3-0.5):(8-15):0.5。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硫代膦酸酯、硫代磷酰胺、亚磷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沸点溶剂为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建筑模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按重量份混合后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混合后的物料由精密计量的喂料器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再经风冷、干燥、切割和包装,得到所述建筑模板材料。优选的,所述挤出成型成型工艺如下:加热温度为215-225℃,机头挤出温度为225-235℃,挤出机主螺杆转速130-140r/min,加料转速190-205r/min。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模板材料的制备方法,无需专用设备,对设备和反应条件要求不高,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效率和良品率高,制备成本低廉,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克服了传统建筑模板材料或多或少存在的成本高、重量大、幅面窄、拼缝多,施工运输不方便,易生锈,需要进行防腐处理,维护费用高;强度相对较低,不防水,易霉变腐烂,重复使用次数少,大量消耗绿色资源;刚性不好,易变形,韧性不足,高空作业时容易破损,耐候性、抗菌防霉性、机械力学性能和阻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缺陷,具有综合性能佳,机械力学性能、耐候性和阻燃性佳,环保性和加工流动性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模板材料,采用羧基乙烯基改性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2,6-二氨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羧基乙烯基改性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2,6-二氨基嘌呤缩聚物70-80份、氮位-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氮,氮,氮位-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玻璃纤维15-20份、甲基乙烯基硅芴0.5-1.5份、乙烯基聚氨酯2-4份、引发剂0.5-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羧基乙烯基改性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2,6-二氨基嘌呤缩聚物70-80份、氮位-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氮,氮,氮位-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玻璃纤维15-20份、甲基乙烯基硅芴0.5-1.5份、乙烯基聚氨酯2-4份、引发剂0.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位-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氮,氮,氮位-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玻璃纤维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后再向其中加入氮位-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氮,氮,氮位-三甲基氯化铵,在60-80℃下搅拌反应4-6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得到氮位-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氮,氮,氮位-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玻璃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有机溶剂、氮位-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氮,氮,氮位-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3-5):(0.1-0.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1-3mm,直径为4-8μm;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甲醇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基乙烯基改性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2,6-二氨基嘌呤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2,6-二氨基嘌呤、催化剂溶于高沸点溶剂中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康亚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