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文东专利>正文

一种废菌棒的发酵培养料、发酵方法、发酵产物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2169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食用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废菌棒的发酵培养料、发酵方法、发酵产物及应用,该发酵培养料包括以下组分:复合活性菌剂、尿素、硫酸镁、氨基酸、麦麸、豆粉;其中,复合活性菌剂包括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嗜热侧孢霉中的至少两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复合活性菌剂对废菌棒进行发酵,不仅可以快速杀死废菌棒中危害食用菌的害虫、虫卵及杂菌,以提高食用菌的口感、风味、外观、品质,而且还能快速有效降解、转化废菌棒的养分,使食用菌可以尽快吸收,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废菌棒的养分利用率和提高食用菌子实体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菌棒的发酵培养料、发酵方法、发酵产物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
,尤其涉及一种废菌棒的发酵培养料、发酵方法、发酵产物及应用。
技术介绍
市面上出现的木耳等食用菌常见分为木杆木耳、锯末培养基木耳。木杆培养基是生料腐生出耳,通过人工凿穴种菌苗靠木杆自然腐生养成菌丝出耳的过程。锯末培养基是熟料腐生养菌出耳,通过碳氮综合培养基高温灭菌,来加速锯末腐生养菌出耳。木杆培养基或锯末培养基出耳后所产生的废菌棒中一般还会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半纤维素、木质素、粗蛋白,故可将废菌棒回收用于食用菌的生产中,以减轻对木材植被的破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节省食用菌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者的创造价值。然而,由于废菌棒内的杂菌及虫卵较多,如果直接将废菌棒用于食用菌的生产,极易造成再利用食用菌培养基大量污染,而且还会降低食用菌子实体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菌棒的发酵培养料,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废菌棒的发酵培养料,其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复合活性菌剂10~30份、尿素5~15份、硫酸镁2~8份、氨基酸2~8份、麦麸30~50份、豆粉5~15份;所述复合活性菌剂包括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嗜热侧孢霉中的至少两种。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发酵培养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复合活性菌剂15~25份、尿素8~12份、硫酸镁4~6份、氨基酸4~6份、麦麸35~45份、豆粉8~12份。3、一种废菌棒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废菌棒的水分含量调整至60%~70%后,再与上述的发酵培养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制成发酵堆,并对发酵堆进行打孔通气;待发酵堆的温度升至60~80℃,对发酵堆进行翻堆处理和调湿处理,以使发酵堆进行发酵反应,得到发酵产物。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废菌棒与发酵培养料的体积重量比以m3/kg计为10:(54~126)。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废菌棒与发酵培养料的体积重量比以m3/kg计为10:(74~106)。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调湿处理的方法为:往发酵堆中添加生石灰水,以将发酵堆的水分含量控制为50%~65%。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生石灰水的质量浓度为0.3%~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发酵方法得到的发酵产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发酵产物在生产食用菌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发酵产物在制备有机肥料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菌棒的发酵培养料,通过添加复合活性菌剂可以对废菌棒进行复合发酵,其中的活性菌微生物可成几何级数进行大量地快速繁殖,以产生高温高热,从而可快速杀死废菌棒中危害食用菌的害虫、虫卵及杂菌;而且,活性菌在繁殖过程中形成有益微生物“优势菌群”形成以“菌”(有益菌)“制”(抑制)“菌”(有害菌)的生态保护屏障机制,并能大量分泌酶、抗生素等代谢产物,从多方面综合抑制杂菌生长繁殖,进而可以大大减少化学杀虫剂、杀菌剂的使用,以达到全面提高食用菌的口感、风味、外观、品质等目的。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复合活性菌剂对废菌棒进行发酵,能快速有效降解、转化废菌棒的养分,使其营养更加均衡丰富,以及使食用菌可以尽快吸收,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废菌棒的养分利用率,其与传统的常规培养基相比,可使食用菌子实体的产量提高10%~2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菌棒的发酵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复合活性菌剂20kg、尿素10kg、硫酸镁5kg、氨基酸5kg、麦麸40kg、豆粉10kg,备用。其中,复合活性菌剂包括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嗜热侧孢霉。其中,复合活性菌剂的配制方法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将20%的酵母菌、15%的放钱菌、15%的丝状菌三种菌苗都配入10公斤的高温灭过菌的干稻壳粉中混合,得到混合物A;将50%的嗜热侧孢霉菌苗放入10公斤的高温灭过菌的草碳土中混合,得到混合物B;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进行混合,即可得到复合活性菌剂。S2、将上述称取的复合活性菌剂、尿素、硫酸镁、氨基酸、麦麸、豆粉进行混匀,得到发酵培养料,备用。S3、取出耳时间短、子实体产量低的废弃硬杂木作为待发酵的废菌棒,并将废菌棒的水分含量调整至65%,pH调整至7.5,待用;然后,将上述的发酵培养料添加到体积为10m3的上述废菌棒中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S4、将上述混合料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宽为2.5m、高为1.2m的发酵堆,并用直径为10cm的尖头棒对上述发酵堆进行打孔通气,同时加盖麻袋、草帘等透气性覆盖物,以便对发酵堆进行保温保湿。S5、待上述发酵堆的温度升至70℃时,对发酵堆进行一次翻堆处理,并可隔5天根据发酵堆的温度情况再次进行翻堆处理,在翻堆处理的同时,还可通过添加质量浓度为0.5%的生石灰水来对发酵堆进行调湿处理,以将发酵堆的水分含量控制为60%;一般情况下,对发酵堆进行翻堆处理3次,即可完成发酵反应,得到发酵产物。实施例2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菌棒的发酵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复合活性菌剂10kg、尿素5kg、硫酸镁2kg、氨基酸2kg、麦麸30kg、豆粉5kg,备用。其中,复合活性菌剂包括酵母菌、放线菌。S2、将上述称取的复合活性菌剂、尿素、硫酸镁、氨基酸、麦麸、豆粉进行混匀,得到发酵培养料,备用。S3、取出耳时间短、子实体产量低的废弃硬杂木作为待发酵的废菌棒,并将废菌棒的水分含量调整至60%,pH调整至7,待用;然后,将上述的发酵培养料添加到体积为10m3的上述废菌棒中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S4、将上述混合料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宽为2m、高为1m的发酵堆,并用直径为10cm的尖头棒对上述发酵堆进行打孔通气,同时加盖麻袋、草帘等透气性覆盖物,以便对发酵堆进行保温保湿。S5、待上述发酵堆的温度升至60℃时,对发酵堆进行一次翻堆处理,并可隔4天根据发酵堆的温度情况再次进行翻堆处理,在翻堆处理的同时,还可通过添加质量浓度为0.3%的生石灰水来对发酵堆进行调湿处理,以将发酵堆的水分含量控制为50%;一般情况下,对发酵堆进行翻堆处理3次,即可完成发酵反应,得到发酵产物。实施例3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菌棒的发酵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复合活性菌剂30kg、尿素15kg、硫酸镁8kg、氨基酸8kg、麦麸50kg、豆粉15kg,备用。其中,复合活性菌剂包括丝状菌、嗜热侧孢霉。S2、将上述称取的复合活性菌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菌棒的发酵培养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复合活性菌剂10~30份、尿素5~15份、硫酸镁2~8份、氨基酸2~8份、麦麸30~50份、豆粉5~15份;所述复合活性菌剂包括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嗜热侧孢霉中的至少两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菌棒的发酵培养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复合活性菌剂10~30份、尿素5~15份、硫酸镁2~8份、氨基酸2~8份、麦麸30~50份、豆粉5~15份;所述复合活性菌剂包括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嗜热侧孢霉中的至少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菌棒的发酵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复合活性菌剂15~25份、尿素8~12份、硫酸镁4~6份、氨基酸4~6份、麦麸35~45份、豆粉8~12份。


3.一种废菌棒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废菌棒的水分含量调整至60%~70%后,再与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酵培养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
将混合料制成发酵堆,并对发酵堆进行打孔通气;
待发酵堆的温度升至60~80℃,对发酵堆进行翻堆处理和调湿处理,以使发酵堆进行发酵反应,得到发酵产物。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东谢金环
申请(专利权)人:孙文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