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崇专利>正文

一种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64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包括污物承载船,所述污物承载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侧浮筒,污物承载船的底部一端安装有推进器,污物承载船的另一端设有集污网箱,集污网箱还通过两个支撑抬升组件与污物承载船连接,集污网箱靠近污物承载船的一端中部设有污物排放软管,污物排放软管远离集污网箱的一端位于污物承载船的污物储存腔内,且污物排放软管远离集污网箱的一端通过弹性支撑件与污物储存腔的腔壁连接固定;集污网箱的底部还安装有一个振动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进行自动化控制,对污物的收集和清理效率高,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污染处理
,具体是一种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体污染物主要有: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而造成的农田污水;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森林砍伐和水土流失;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河流中常见的就是生活垃圾,但是很多河流中还存在大量的浮萍,浮萍大面积的爆发会使水体缺氧,对水中的生态造成破坏。现有的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不方便进行自动化控制,对污物的收集和清理效率低下,需要进行针对性改进,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包括污物承载船,所述污物承载船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安装有一个侧浮筒,所述污物承载船的底部一端安装有用于推动所述污物承载船移动的推进器,污物承载船的另一端设有集污网箱,集污网箱远离污物承载船的一端设有污物进口,所述集污网箱还通过两个支撑抬升组件与所述污物承载船连接,所述集污网箱靠近污物承载船的一端中部设有污物排放软管,污物排放软管远离集污网箱的一端位于污物承载船的污物储存腔内,且所述污物排放软管远离集污网箱的一端通过弹性支撑件与污物储存腔的腔壁连接固定;所述集污网箱的底部还安装有一个振动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通过在污物承载船的两侧可拆卸设置侧浮筒,便于进行维护更换,且提升污物承载船的稳定可靠性;通过推进器可推进污物承载船移动,便于对河流污物进行自动化清理;使得水面位于污物进口内,利于污物通过污物进口进入到集污网箱的内腔中存放,且通过支撑抬升组件可带动集污网箱倾斜,利于集污网箱内收集的污物从污物排放软管排入到污物储存腔中;在支撑抬升组件工作时,还可配合控制振动器工作,进一步利于集污网箱内污物中水体的滤出,以及利于污物从污物排放软管排出;此外,通过污物排放软管可适应集污网箱的角度变化,弹性支撑件可对污物排放软管端部进行弹性支撑,使得污物排放软管端部稳定的处在污物储存腔内,提升污物排放的可靠性,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集污网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推进器,2-污物承载船,3-侧浮筒,4-污物储存腔,5-弹性支撑件,6-伸缩缸,7-支撑杆,8-集污网箱,9-污物进口,10-污物排放软管,11-振动器,12-铰支座,13-污物暂存腔,14-第一支撑轴,15-第二支撑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包括污物承载船2,所述污物承载船2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安装有一个侧浮筒3,所述污物承载船2的底部一端安装有用于推动所述污物承载船2移动的推进器1,污物承载船2的另一端设有集污网箱8,集污网箱8远离污物承载船2的一端设有污物进口9,所述集污网箱8还通过两个支撑抬升组件与所述污物承载船2连接,所述集污网箱8靠近污物承载船2的一端中部设有污物排放软管10,污物排放软管10远离集污网箱8的一端位于污物承载船2的污物储存腔4内,且所述污物排放软管10远离集污网箱8的一端通过弹性支撑件5与污物储存腔4的腔壁连接固定;所述集污网箱8的底部还安装有一个振动器11。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在污物承载船2的两侧可拆卸设置侧浮筒3,便于进行维护更换,且提升污物承载船2的稳定可靠性;通过推进器1可推进污物承载船2移动,便于对河流污物进行自动化清理;使得水面位于污物进口9内,利于污物通过污物进口9进入到集污网箱8的内腔中存放,且通过支撑抬升组件可带动集污网箱8倾斜,利于集污网箱8内收集的污物从污物排放软管10排入到污物储存腔4中;在支撑抬升组件工作时,还可配合控制振动器11工作,进一步利于集污网箱8内污物中水体的滤出,以及利于污物从污物排放软管10排出;此外,通过污物排放软管10可适应集污网箱8的角度变化,弹性支撑件5可对污物排放软管10端部进行弹性支撑,使得污物排放软管10端部稳定的处在污物储存腔4内,提升污物排放的可靠性,值得推广。实施例2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推进器1于污物承载船2的端部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可对推进器1进行差分控制,便于对污物承载船2进行控制转向。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侧浮筒3为伸缩式结构,且所述侧浮筒3上安装有充放气装置(未示出),通过充放气装置可控制污物承载船2的吃水深度,进而控制污物承载船2的污物储存腔4内载放污物后,依然使得水面位于污物进口9内,利于污物的正常进入。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污物储存腔4为靠近集污网箱8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利于污物排放软管10排出的污物向左滑移,提升污物储存腔4的承载能力。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支撑件5为弹簧或弹力绳,且所述弹性支撑件5于污物排放软管10的端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根,污物排放软管10的端部位于污物储存腔4的右侧上部,通过弹性支撑件5可对污物排放软管10端部稳定的弹性支撑。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集污网箱8的俯视投影为半圆形状,集污网箱8的内腔为污物暂存腔13,集污网箱8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集污网箱8的孔径根据需要自主设置即可,不作具体限定;所述污物排放软管10与污物暂存腔13的左端中部连通,污物进口9与污物暂存腔13的右端连通,通过集污网箱8用于污物的收集;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器11安装固定于集污网箱8的底部左侧中间位置,通过振动器11可带动集污网箱8微振,进一步利于集污网箱8内污物中水体的滤出,以及利于污物从污物排放软管10排出。本实施例中,如图1、2和4所示,所述支撑抬升组件于污物承载船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支撑抬升组件包括有支撑杆7和伸缩缸6,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固定于集污网箱8的顶部,支撑杆7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支撑轴14与污物承载船2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下侧还通过铰支座12铰接设有伸缩缸6,伸缩缸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撑轴15与污物承载船2的侧壁转动连接,通过支撑杆7和伸缩缸6配合可对集污网箱8稳定支撑,且通过对伸缩缸6进行控制,即可对集污网箱8进行角度控制调节。本实施例中,对所述推进器1、充放气装置、伸缩缸6和振动器11的控制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PLC控制器即可,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包括污物承载船(2),其特征在于:/n所述污物承载船(2)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安装有一个侧浮筒(3),所述污物承载船(2)的底部一端安装有用于推动所述污物承载船(2)移动的推进器(1),污物承载船(2)的另一端设有集污网箱(8),集污网箱(8)远离污物承载船(2)的一端设有污物进口(9);/n所述集污网箱(8)还通过两个支撑抬升组件与所述污物承载船(2)连接;/n所述集污网箱(8)靠近污物承载船(2)的一端中部设有污物排放软管(10),污物排放软管(10)远离集污网箱(8)的一端位于污物承载船(2)的污物储存腔(4)内,且所述污物排放软管(10)远离集污网箱(8)的一端通过弹性支撑件(5)与污物储存腔(4)的腔壁连接固定;/n所述集污网箱(8)的底部还安装有一个振动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包括污物承载船(2),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物承载船(2)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安装有一个侧浮筒(3),所述污物承载船(2)的底部一端安装有用于推动所述污物承载船(2)移动的推进器(1),污物承载船(2)的另一端设有集污网箱(8),集污网箱(8)远离污物承载船(2)的一端设有污物进口(9);
所述集污网箱(8)还通过两个支撑抬升组件与所述污物承载船(2)连接;
所述集污网箱(8)靠近污物承载船(2)的一端中部设有污物排放软管(10),污物排放软管(10)远离集污网箱(8)的一端位于污物承载船(2)的污物储存腔(4)内,且所述污物排放软管(10)远离集污网箱(8)的一端通过弹性支撑件(5)与污物储存腔(4)的腔壁连接固定;
所述集污网箱(8)的底部还安装有一个振动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1)于污物承载船(2)的端部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浮筒(3)为伸缩式结构,且所述侧浮筒(3)上安装有充放气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流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物储存腔(4)为靠近集污网箱(8)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崇刘冬峰
申请(专利权)人:赵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