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保无人机升力与地效变化实时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保无人机升力与地效变化实时检测系统,属于植保无人机飞行稳定性测试与评价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在农业领域应用广泛。在植保作业过程中,植保无人机的下洗流场在遇到地面或作物冠层等致密物体时会形成反弹或卷扬,即称为地面效应(简称“地效”)。不同的作业高度会形成不同强度的地效。地效在带动雾滴到达作物表面的同时,会反作用于植保无人机,使得植保无人机的机身抖动、升力变化,从而影响飞行稳定性。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检测系统,实时获取不同高度条件下的植保无人机升力参数、姿态参数和近地面风场参数,通过升力变化、姿态变化和近地面风场情况反演出地面效应强度改变,实现地面效应与作业效果关系的探究。华南农业大学臧英等人在《农业工程学报》上发表论文《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升力特性综合测评方法》中设计了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功率载荷测试装置。在竖直方向上,该装置在无人机上下两端连接柔性绳,拉力传感器置于柔性绳与地面试验台连接部分,无人机可在柔性绳约束的竖直方向内运动,进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保无人机升力与地效变化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小链轮(1)、电机(2)、两个轮架(3)、光杆Ⅰ(5)、滑块Ⅰ(6)、两个桁架(7)、链轮座(8)、大链轮(9)、横梁(10)、导线(11)、陀螺仪(12)、单片机与无线通信系统(13)、电源(14)、光杆Ⅱ(15)、滑块Ⅱ(16)、扎带(17)、拉压力传感器Ⅰ(18)、中心架(19)、拉压力传感器Ⅱ(20)、移动梁(21)、链条(22)、压力传感器Ⅰ(23)、压力传感器Ⅱ(24)、压力传感器Ⅲ(25)、压力传感器Ⅳ(26)、压力传感器Ⅴ(27)、压力传感器Ⅵ(28)、压力传感器支架Ⅰ(29)、压力传感器支架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保无人机升力与地效变化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小链轮(1)、电机(2)、两个轮架(3)、光杆Ⅰ(5)、滑块Ⅰ(6)、两个桁架(7)、链轮座(8)、大链轮(9)、横梁(10)、导线(11)、陀螺仪(12)、单片机与无线通信系统(13)、电源(14)、光杆Ⅱ(15)、滑块Ⅱ(16)、扎带(17)、拉压力传感器Ⅰ(18)、中心架(19)、拉压力传感器Ⅱ(20)、移动梁(21)、链条(22)、压力传感器Ⅰ(23)、压力传感器Ⅱ(24)、压力传感器Ⅲ(25)、压力传感器Ⅳ(26)、压力传感器Ⅴ(27)、压力传感器Ⅵ(28)、压力传感器支架Ⅰ(29)、压力传感器支架Ⅱ(30)、压力传感器支架Ⅲ(31)、压力传感器底座(32)、两个压力传感器底座光杆(33);
两个桁架(7)的底部分别与两个轮架(3)的中部连接,横梁(10)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桁架(7)的顶部;电机(2)安装在左端桁架(7)的下端,小链轮(1)安装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大链轮(9)位于小链轮(1)的正上方,安装在链轮座(8)上,链轮座(8)固定在横梁(10)的左端,链条(22)连接小链轮(1)和大链轮(9),链条(22)的两端均固定在移动梁(21)上;移动梁(21)两端分别焊接有滑块Ⅰ(6)和滑块Ⅱ(16),滑块Ⅰ(6)安装在光杆Ⅰ(5)上,滑块Ⅱ(16)安装在光杆Ⅱ(15)上,光杆Ⅰ(5)和光杆Ⅱ(15)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两个桁架(7)上;
所述拉压力传感器Ⅰ(18)、拉压力传感器Ⅱ(20)的上端固定在移动梁(21)的中心位置两侧,并呈对称放置,下端与中心架(19)固定连接,扎带(17)用于将植保无人机捆绑在中心架(19)上;陀螺仪(12)、单片机与无线通信系统(13)、电源(14)通过扎带(17)固定在移动梁(21)的右端上方,陀螺仪(12)、拉压力传感器Ⅰ(18)、拉压力传感器Ⅱ(20)和单片机与无线通信系统(13)通过导线(11)连接到电源(14);
压力传感器Ⅰ(23)、压力传感器Ⅱ(24)、压力传感器Ⅲ(25)安装在压力传感器支架Ⅰ(29)上,压力传感器Ⅳ(26)、压力传感器Ⅴ(27)、压力传感器Ⅵ(28)位于压力传感器Ⅰ(23)、压力传感器Ⅱ(24)、压力传感器Ⅲ(25)正下方,与压力传感器Ⅰ(23)、压力传感器Ⅱ(24)、压力传感器Ⅲ(25)做同样的布置;压力传感器支架Ⅱ(30)、压力传感器支架Ⅲ(31)与压力传感器支架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军,徐平凡,杨圣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