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50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包括内层面料和吸湿面料,内层面料的下方设置有吸湿面料,吸湿面料的表面开设有吸水孔,吸湿面料的下方设置有防水面料,防水面料的下方设置有外层面料,内层面料的材质为无胶棉,内层面料由若干无胶棉互相交织而成,吸湿面料的横截面设置有椭圆形空隙,吸湿面料的材质为竹炭纤维。该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通过内层面料、吸湿面料和吸水孔的设置,内层面料设置于防护服的内侧,与使用人员的皮肤接触,当使用人员出汗时,汗水会穿过内层面料被吸湿面料吸收,吸水孔能更便于汗水进入吸湿面料内,防止使用人员皮肤因汗水过多与防护服贴合,保证了使用人员的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服面料
,具体为一种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
技术介绍
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防护服主要应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仿棉面料作为现有的一种服装业经常使用的布料,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使用,不过针对于防护服的生产,单单只采用仿棉面料是远远不够的,使用人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会出汗,现有防护服的面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吸湿效果,容易使防护服与使用人员皮肤贴合,引起使用人员不适,而且现有的防护服防水性不足,容易被水浸湿,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包括内层面料和吸湿面料,所述内层面料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吸湿面料,所述吸湿面料的表面开设有吸水孔,所述吸湿面料的下方设置有防水面料,所述防水面料的下方设置有外层面料。可选的,所述内层面料的材质为无胶棉,所述内层面料由若干所述无胶棉互相交织而成。可选的,所述吸湿面料的横截面设置有椭圆形空隙,所述吸湿面料的材质为竹炭纤维,所述吸水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吸水孔等距均匀分布在所述吸湿面料的表面。可选的,所述防水面料的材质为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PEFE膜。可选的,所述外层面料和所述内层面料的材质相同,所述外层面料的材质为无胶棉。可选的,所述内层面料、吸湿面料、防水面料和外层面料相互吸附贴合,所述内层面料设置在防护服内侧。(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通过内层面料、吸湿面料和吸水孔的设置,内层面料设置于防护服的内侧,与使用人员的皮肤接触,当使用人员出汗时,汗水会穿过内层面料被吸湿面料吸收,吸水孔能更便于汗水进入吸湿面料内,防止使用人员皮肤因汗水过多与防护服贴合,保证了使用人员的舒适。2、该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通过防水面料和外层面料的设置,使用人员出的汗蒸发为水汽时,水颗粒非常细小,可以顺利渗透到防水面料的外部,当外部液态水与防水面料接触时,因为液态水颗粒较大,水不能从防水面料外部进入到内部,防止了水的渗透发生,起到了防水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层面料;2、吸湿面料;3、吸水孔;4、防水面料;5、外层面料;6、椭圆形空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包括内层面料1和吸湿面料2,内层面料1的下方设置有吸湿面料2,吸湿面料2的表面开设有吸水孔3;通过内层面料1、吸湿面料2和吸水孔3的设置,内层面料1设置于防护服的内侧,与使用人员的皮肤接触,当使用人员出汗时,汗水会穿过内层面料1被吸湿面料2吸收,吸水孔3能更便于汗水进入吸湿面料2内,防止使用人员皮肤因汗水过多与防护服贴合,保证了使用人员的舒适;吸湿面料2的下方设置有防水面料4,防水面料4的下方设置有外层面料5;通过防水面料4和外层面料5的设置,使用人员出的汗蒸发为水汽时,水颗粒非常细小,可以顺利渗透到防水面料4的外部,当外部液态水与防水面料4接触时,因为液态水颗粒较大,水不能从防水面料4外部进入到内部,防止了水的渗透发生,起到了防水的作用;内层面料1的材质为无胶棉,内层面料1由若干无胶棉互相交织而成,吸湿面料2的横截面设置有椭圆形空隙6,能吸收并蒸发大量的水分,同样起到了有助于吸水的作用,吸湿面料2的材质为竹炭纤维,吸水孔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吸水孔3等距均匀分布在吸湿面料2的表面,防水面料4的材质为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PEFE膜,外层面料5和内层面料1的材质相同,外层面料5的材质为无胶棉,内层面料1、吸湿面料2、防水面料4和外层面料5相互吸附贴合,内层面料1设置在防护服内侧。本专利技术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1、内层面料1设置于防护服的内侧,与使用人员的皮肤接触,当使用人员出汗时,汗水会穿过内层面料1被吸湿面料2吸收;2、吸水孔3能更便于汗水进入吸湿面料2内,椭圆形空隙6能加强吸湿面料5的吸湿性,有效的防止了使用人员皮肤因汗水过多与防护服贴合,保证了使用人员的舒适;3、使用人员出的汗蒸发为水汽时,水颗粒非常细小,可以顺利渗透到防水面料4的外部,当外部液态水与防水面料4接触时,因为液态水颗粒较大,水不能从防水面料4外部进入到内部,防止了水的渗透发生,起到了防水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包括内层面料(1)和吸湿面料(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面料(1)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吸湿面料(2),所述吸湿面料(2)的表面开设有吸水孔(3),所述吸湿面料(2)的下方设置有防水面料(4),所述防水面料(4)的下方设置有外层面料(5)。/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813 CN 20202167901291.一种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包括内层面料(1)和吸湿面料(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面料(1)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吸湿面料(2),所述吸湿面料(2)的表面开设有吸水孔(3),所述吸湿面料(2)的下方设置有防水面料(4),所述防水面料(4)的下方设置有外层面料(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面料(1)的材质为无胶棉,所述内层面料(1)由若干所述无胶棉互相交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用吸湿仿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面料(2)的横截面设置有椭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晨天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