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43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棘轮扳手,其包括一本体、一棘轮机构及一切换机构。该棘轮机构包含有一棘轮及一卡掣单元。该切换机构包含有一推抵件及一移动件,该推抵件设于该移动件,该推抵件可选择性地连结该卡掣单元,该移动件可移动地设于该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棘轮扳手
本专利技术与棘轮扳手有关。
技术介绍
传统的梅花扳手可以用来松紧螺丝、螺帽,但此类扳手于使用时需要有较广大使用空间以利转动,若否,在狭隘空间时,扳手则需要转动一定角度后就要取下再重新套入转动,导致使用上相当麻烦。有鉴于上述缺点,所属领域者研发出棘轮扳手,其将棘轮机构加入扳手主体,让使用者可于狭窄范围中,透过小范围角度进行来回摆动即可旋松或旋紧螺帽,而无需再将棘轮扳手取下重新套入,如中国台湾专利中I661909、I652147、I632028、M572287、M576088及M566644,或是中国专利CN208977685、CN106392967、CN208304886、及CN208068129所公开的棘轮扳手即属此类。然而,上述所提的棘轮扳手的结构配置已成为业界的窠臼,甚少人持续研究改良棘轮板手的结构,导致近年来棘轮扳手无较创新且独特的结构产生,仍然存在有结构复杂、加工较为困难、组装耗时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棘轮扳手,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轮扳手,对切换机构进行改良,让使用者仅需要透过推动的动作即可进行棘轮换向,于操作上可谓相当便利及快速。并且,当头部深入狭小空间时,使用者仍然可于外部进行切换向,十分实用及便利。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棘轮扳手,包括:一本体、一棘轮机构及一切换机构。该棘轮机构包含有一棘轮及一卡掣单元,该棘轮可转动地容置定位于该本体,该卡掣单元可相对该棘轮摆动地容设于该本体,该卡掣单元包含有一齿部、一第一凹口及一第二凹口,该齿部面向该棘轮,该第一凹口的开口及该第二凹口的开口背向该棘轮;该切换机构包含有一推抵件及一移动件,该推抵件设于该移动件且较靠近该卡掣单元,该移动件设于该本体且可朝向该棘轮靠近,以使该推抵件选择性地插入该第一凹口或该第二凹口;其中,当该推抵件插入该第一凹口时,该推抵件推抵该卡掣单元并同时朝向一第一方向偏摆,以使该齿部的一第一端啮合于该棘轮;而当该推抵件插入该第二凹口时,该推抵件推抵该卡掣单元并同时朝向一第二方向偏摆,以使该齿部的一第二端啮合于该棘轮,该第二方向反向于该第一方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卡掣单元另设有一插孔,该插孔与该第一凹口、该第二凹口位于该卡掣单元同一侧面的相对二端部,该棘轮扳手另包含有一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包含有一枢件、一弹性件及一顶件,该枢件可摆动地定位于该本体,该弹性件容设于该枢件,该顶件的一端压抵于该弹性件,该顶件的另端插入该插孔,该枢件与该卡掣单元呈同转动关系。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卡掣单元以一中线为对称轴而成对称结构,该第一凹口与该第二凹口间隔地设于该中线相对二侧,该第一凹口及该第二凹口之间形成一凸部,该插孔于垂直该中线方向上对应该凸部,该中线等分该凸部及该插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当该齿部的第一端啮合于该棘轮时,该第二凹口位于该移动件的延伸方向上;当该齿部的第二端啮合于该棘轮时,该第一凹口位于该移动件的延伸方向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切换机构另包含有一可弯曲的连接件,该连接件连接于该推抵件与该移动件之间,当该推抵件选择性地插入该第一凹口或该第二凹口时,该连接件会随之弯曲变形,而使该推抵件相对该移动件偏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切换机构的该移动件本身具有可挠性,当该推抵件选择性地插入该第一凹口或该第二凹口而摆动时,该移动件的部分会随该推抵件的摆动而同时弯曲变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推抵件可摆动地枢结于该移动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本体包含有相连通的一头部及一柄部,该棘轮机构容设于该头部,该移动件容设于该柄部,该推抵件的至少部分伸入该头部,其中,该柄部设有一通道,该通道连通该头部的内部,该移动件可移动地穿设该通道;其中,当该移动件移动远离该棘轮,而使该推抵件与该移动件的枢结点进入该通道时,围构该通道的至少一壁部用以引导限制该推抵件保持与该移动件呈直线配置;而当该移动件移动靠近该棘轮移动,而使该推抵件与该移动件的枢结点脱离该通道时,该推抵件可自由地相对该移动件偏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至少一壁部于靠近该卡掣单元的一侧设有一弯曲的导角部,当该移动件朝向远离该棘轮移动时,呈偏摆倾斜状的该推抵件受该导角部的推抵而逐渐枢摆至与该移动件呈一直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于横向该移动件的移动方向上,该推抵件与该枢件呈堆迭配置;该棘轮扳手另包含有一回弹件,该回弹件的一端设于该本体,该回弹件的另端设于该切换机构,进而使该移动件常态地具有朝向远离该棘轮移动的趋势;当该齿部的第一端啮合于该棘轮时,该第二凹口位于该移动件的延伸方向上;当该齿部的第二端啮合于该棘轮时,该第一凹口位于该移动件的延伸方向上;该本体包含有相连通的一头部及一柄部,该棘轮机构容设于该头部,该移动件容设于该柄部,该推抵件的至少部分伸入该头部;该柄部设有一通道,该通道连通该头部的内部,该移动件可移动地穿设该通道;其中,当该移动件移动远离该棘轮,而使该推抵件与该移动件的枢结点进入该通道时,围构该通道的至少一壁部用以引导限制该推抵件保持与该移动件呈直线配置;而当该移动件移动靠近该棘轮移动,而使该推抵件与该移动件的枢结点脱离该通道,该推抵件可自由地相对该移动件偏摆;该至少一壁部于靠近该卡掣单元的一侧设有一弯曲的导角部,当该移动件朝向远离该棘轮移动时,呈偏摆倾斜状的该推抵件受该导角部的推抵而逐渐枢摆至与该移动件呈一直线;沿垂直该移动件的移动方向观之,该插孔呈「ㄈ」字型,该凸部的轮廓呈「Λ」字型,该第一凹口的周壁、该第二凹口的周壁及该凸部的轮廓呈「W」字型;该第一凹口的周壁包含有横向连接的一倾斜壁及一挡止壁,该倾斜壁朝向靠近该棘轮与远离该中线的方向延伸,该推抵件沿该倾斜壁偏摆,进而抵靠于该挡止壁而成同摆动关系,该第二凹口的周壁结构与该第一凹口的周壁结构相同且以该中线呈对称配置;该切换机构另包含有一控制件,该控制件定位于该移动件远离该棘轮的一端且凸伸出该本体,该控制件与该移动件呈同动关系;该控制件的横切面的面积该移动件的横切面的面积二倍以上;该棘轮扳手另包含有一握套,该本体的部分插接于该握套;该移动件及该推抵件分别呈长条板状;该移动件的长度与该推抵件的长度的比值大于3;该至少一壁部的数量为二,二该壁部间隔地设于该柄部的相对二侧边,二该壁部分别呈长条柱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局部透视立体图。图4及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卡掣单元的放大立体图。图6及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作动侧视剖面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本体;/n一棘轮机构,包含有一棘轮及一卡掣单元,该棘轮可转动地容置定位于该本体,该卡掣单元可相对该棘轮摆动地容设于该本体,该卡掣单元包含有一齿部、一第一凹口及一第二凹口,该齿部面向该棘轮,该第一凹口的开口及该第二凹口的开口背向该棘轮;/n一切换机构,包含有一推抵件及一移动件,该推抵件设于该移动件且较靠近该卡掣单元,该移动件设于该本体且可朝向该棘轮靠近,以驱使该推抵件选择性地插入该第一凹口或该第二凹口;/n其中,当该推抵件插入该第一凹口时,该推抵件推抵该卡掣单元并同时朝向一第一方向偏摆,以使该齿部的一第一端啮合于该棘轮;而当该推抵件插入该第二凹口时,该推抵件推抵该卡掣单元并同时朝向一第二方向偏摆,以使该齿部的一第二端啮合于该棘轮,该第二方向反向于该第一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29 TW 1081311091.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
一棘轮机构,包含有一棘轮及一卡掣单元,该棘轮可转动地容置定位于该本体,该卡掣单元可相对该棘轮摆动地容设于该本体,该卡掣单元包含有一齿部、一第一凹口及一第二凹口,该齿部面向该棘轮,该第一凹口的开口及该第二凹口的开口背向该棘轮;
一切换机构,包含有一推抵件及一移动件,该推抵件设于该移动件且较靠近该卡掣单元,该移动件设于该本体且可朝向该棘轮靠近,以驱使该推抵件选择性地插入该第一凹口或该第二凹口;
其中,当该推抵件插入该第一凹口时,该推抵件推抵该卡掣单元并同时朝向一第一方向偏摆,以使该齿部的一第一端啮合于该棘轮;而当该推抵件插入该第二凹口时,该推抵件推抵该卡掣单元并同时朝向一第二方向偏摆,以使该齿部的一第二端啮合于该棘轮,该第二方向反向于该第一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卡掣单元另设有一插孔,该插孔与该第一凹口、该第二凹口位于该卡掣单元同一侧面的相对二端部,该棘轮扳手另包含有一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包含有一枢件、一弹性件及一顶件,该枢件可摆动地定位于该本体,该弹性件容设于该枢件,该顶件的一端压抵于该弹性件,该顶件的另端插入该插孔,该枢件与该卡掣单元呈同转动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卡掣单元以一中线为对称轴而成对称结构,该第一凹口与该第二凹口间隔地设于该中线相对二侧,该第一凹口及该第二凹口之间形成一凸部,该插孔于垂直该中线方向上对应该凸部,该中线等分该凸部及该插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当该齿部的第一端啮合于该棘轮时,该第二凹口位于该移动件的延伸方向上;当该齿部的第二端啮合于该棘轮时,该第一凹口位于该移动件的延伸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切换机构另包含有一可弯曲的连接件,该连接件连接于该推抵件与该移动件之间,当该推抵件选择性地插入该第一凹口或该第二凹口时,该连接件会随之弯曲变形,而使该推抵件相对该移动件偏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切换机构的该移动件本身具有可挠性,当该推抵件选择性地插入该第一凹口或该第二凹口而摆动时,该移动件的部分会随该推抵件的摆动而同时弯曲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一项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推抵件可摆动地枢结于该移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含有相连通的一头部及一柄部,该棘轮机构容设于该头部,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水来
申请(专利权)人: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