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泽军专利>正文

一种二胡演奏教学的扩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190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胡演奏教学的扩音装置,涉及乐器扩音技术领域,包括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一端通过一活页活动安装在二胡琴托上,所述弧形杆上靠近活页处固定连接有一与二胡琴托配合的支撑块,所述弧形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第一耳块,两所述第一耳块上转动连接有同一轴杆。该二胡演奏教学的扩音装置,通过设置可翻转的弧形杆,能够使扬声器、麦克风翻转至扩音状态或收纳状态,扩音状态时麦克风靠近而护发音处远离扬声器,能够使麦克风便于收音同时避免扬声器声音干扰,收纳状态时,扬声器翻转至二胡琴筒上方便于收纳,同时麦克风进入收纳套中,对麦克风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胡演奏教学的扩音装置
本技术涉及乐器扩音
,具体为一种二胡演奏教学的扩音装置。
技术介绍
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二胡主要由琴筒、琴皮、琴杆、琴轴、琴弦、琴弓、千斤、琴码、琴托、制音垫部件组成。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二胡演奏教学颇受欢迎,但是二胡在演奏时的乐音音量有限,在学习人数较多时部分离得比较远的学习者会听不清楚,往往需要对二胡演奏进行扩音。传统的二胡演奏教学扩音是单独增加音响,但是由于音响有一定的体积,不便于携带,而且每次都需要接线拔线,过于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胡演奏教学的扩音装置,通过设置可翻转的弧形杆,能够使扬声器、麦克风翻转至扩音状态或收纳状态,简单实用、便于携带,以解决传统的二胡演奏教学扩音是单独增加音响,但是由于音响有一定的体积,不便于携带,而且每次都需要接线拔线,过于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胡演奏教学的扩音装置,包括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一端通过一活页活动安装在二胡琴托上,所述弧形杆上靠近活页处固定连接有一与二胡琴托配合的支撑块,所述弧形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第一耳块,两所述第一耳块上转动连接有同一轴杆,所述轴杆上通过第二耳块固定安装有一扬声器,所述轴杆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轴杆通过外螺纹螺纹连接有一紧固螺母,所述弧形杆上靠近活页处固定连接有一L形杆,所述L形杆远离所述弧形杆的一端延伸向琴弦处并固定安装有一麦克风,还包括固定安装在二胡琴托上用于收纳保护麦克风的收纳套。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安装在二胡琴托上与支撑块相配合的第一磁力块,所述支撑块为磁性块,当扬声器翻转至扩音状态时,支撑块与第一磁力块抵接,并且通过磁性相吸附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二胡琴筒上表面的第二磁力块,所述条形板上固定连有一与第二磁力块相配合的第三磁力块,当扬声器翻转至收纳状态时,第三磁力块与第二磁力块接触并吸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扬声器内置有移动电源,所述麦克风与扬声器、移动电源之间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二胡演奏教学的扩音装置,通过设置可翻转的弧形杆,能够使扬声器、麦克风翻转至扩音状态或收纳状态,扩音状态时麦克风靠近而护发音处远离扬声器,能够使麦克风便于收音同时避免扬声器声音干扰,收纳状态时,扬声器翻转至二胡琴筒上方便于收纳,同时麦克风进入收纳套中,对麦克风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Ⅰ;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Ⅱ;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收纳时结构示意图。图中:1、弧形杆;2、条形板;3、第一耳块;4、轴杆;5、第二耳块;6、扬声器;7、外螺纹;8、紧固螺母;9、支撑块;10、L形杆;11、麦克风;12、收纳套;13、第一磁力块;14、第二磁力块;15、第三磁力块;16、活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二胡演奏教学的扩音装置,包括弧形杆1,弧形杆1一端通过一活页16活动安装在二胡琴托上,使得弧形杆1能够转动,弧形杆1上靠近活页16处固定连接有一与二胡琴托配合的支撑块9,还包括固定安装在二胡琴托上与支撑块9相配合的第一磁力块13,支撑块9为磁性块,当弧形杆1翻转至扩音状态时,支撑块9与第一磁力块13抵接,并且通过磁性相吸附固定在一起。弧形杆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条形板2,条形板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第一耳块3,两第一耳块3上转动连接有同一轴杆4,轴杆4上通过第二耳块5固定安装有一扬声器6,扬声器6内置有移动电源,扬声器6通过第二耳块5、第一耳块3、轴杆4间的配合转动设置在条形板2上,使得扬声器6能够以轴杆4为轴线旋转角度,便于使扬声器6正对学习者,轴杆4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7,轴杆4通过外螺纹7螺纹连接有一紧固螺母8,紧固螺母8周侧固定连接有便于旋转的套把,旋转紧固螺母8调节紧固螺母8与第一耳块3之间的阻力,能够调节轴杆4转动的阻力,从而能够使扬声器6转动角度并锁止。弧形杆1上靠近活页16处固定连接有一L形杆10,L形杆10远离弧形杆1的一端延伸向琴弦处并固定安装有一麦克风11,麦克风11与扬声器6、移动电源之间电连接,麦克风11接受二胡发出的声音,通过扬声器6放大,还包括固定安装在二胡琴托上用于收纳保护麦克风11的收纳套12,当翻转弧形杆1使扬声器6翻转到二胡琴筒正上方呈收纳状态时,L形杆10带动麦克风11移动至收纳套12内,能够对麦克风11起到保护作用。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二胡琴筒上表面的第二磁力块14,条形板2上固定连有一与第二磁力块14相配合的第三磁力块15,当扬声器6翻转至收纳状态时,第三磁力块15与第二磁力块14接触并吸附固定。工作原理:该二胡演奏教学的扩音装置呈收纳状态时如图6,第三磁力块15与第二磁力块14接触吸附,麦克风11位于收纳套12内部,需要扩音时,克服第三磁力块15与第二磁力块之间的14吸附力,翻转弧形杆1直至支撑块9与第一磁力块13接触并吸附固定,弧形杆1带动一端的扬声器6转动至扩音状态,并且一轴杆4为轴线转动扬声器6,使扬声器6朝向学习者,拧紧紧固螺母8,同时弧形杆1带动L形杆10、麦克风11转动,使麦克风11贴近二胡琴弦发声处,此时即可对二胡演奏教学进行扩音,当演奏教学结束需要收纳二胡及扩音装置时,克服支撑块9与第一磁力块13之间的吸附力,向上翻转弧形杆1至第三磁力块15与第二磁力块14吸附固定,弧形杆1带动一端的扬声器6转动至二胡琴筒正上方呈收纳状态,同时弧形杆1带动L形杆10、麦克风11转动,使麦克风11移至收纳套12内进行保护。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胡演奏教学的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弧形杆(1),所述弧形杆(1)一端通过一活页(16)活动安装在二胡琴托上,所述弧形杆(1)上靠近活页(16)处固定连接有一与二胡琴托配合的支撑块(9),所述弧形杆(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条形板(2);/n所述条形板(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第一耳块(3),两所述第一耳块(3)上转动连接有同一轴杆(4);/n所述轴杆(4)上通过第二耳块(5)固定安装有一扬声器(6),所述轴杆(4)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7),所述轴杆(4)通过外螺纹(7)螺纹连接有一紧固螺母(8);/n所述弧形杆(1)上靠近活页(16)处固定连接有一L形杆(10),所述L形杆(10)远离所述弧形杆(1)的一端延伸向琴弦处并固定安装有一麦克风(11);/n还包括固定安装在二胡琴托上用于收纳保护麦克风(11)的收纳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胡演奏教学的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弧形杆(1),所述弧形杆(1)一端通过一活页(16)活动安装在二胡琴托上,所述弧形杆(1)上靠近活页(16)处固定连接有一与二胡琴托配合的支撑块(9),所述弧形杆(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条形板(2);
所述条形板(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第一耳块(3),两所述第一耳块(3)上转动连接有同一轴杆(4);
所述轴杆(4)上通过第二耳块(5)固定安装有一扬声器(6),所述轴杆(4)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7),所述轴杆(4)通过外螺纹(7)螺纹连接有一紧固螺母(8);
所述弧形杆(1)上靠近活页(16)处固定连接有一L形杆(10),所述L形杆(10)远离所述弧形杆(1)的一端延伸向琴弦处并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军
申请(专利权)人:朱泽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