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与浮沉式水能互补发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134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与浮沉式水能互补发电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浮沉式河道水能发电站及与上流太阳能板组和下流太阳能板组,上流太阳能板组通过铁索与上流湖泊两岸的河提相连接,下流太阳能板组通过支柱与下流河道两岸的河提相连接;浮沉式河道水能发电站设置于拦水坝出口的下流河道内,上流太阳能板组设置于拦水坝进口的上流湖泊上方,下流太阳能板组设置于拦水坝出口的下流河道上方,上流太阳能板组下端和下流太阳能板组下端均设置有浮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建设成本低,发电效率高,在充分有效利用太阳能光伏的同时,能够保障河道的泄洪能力,避免水患发生,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力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与浮沉式水能互补发电站
本技术属于发电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与浮沉式水能互补发电站。
技术介绍
河滩、湖泊和河道上空是指河水流经的缓慢地段及平静的湖泊水面,通常指不能通航的水路。根据水量的充沛程度,河道存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在理论上,河道存在丰富的面积,若能在河道滩涂以及湖泊水面或河道上空地段建设光伏发电站,不仅能够实现节能环保,还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力发展。然而,在实际中,河道通常不适宜建光伏发电站,河道的河滩、河道上空湖泊或水面存在巨大的浪费。由于河道水量在不同时期存在较大变化,若在河道建设大型或中型光伏电站,在枯水期时,水电站的发电效率低下,发电能力将存在巨大浪费,与建设成本相比收益很低。若在河道建设小型水电站,在丰水期时,河道的泄洪能力将受损,容易导致水患的发生,使洪水对两岸农田和房屋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与浮沉式水能互补发电站。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与浮沉式水能互补发电站,设置于通过拦水坝分隔开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与浮沉式水能互补发电站,设置于通过拦水坝(1)分隔开的上流湖泊(2)和下流河道(3)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沉式河道水能发电站及与浮沉式河道水能发电站均电连接的上流太阳能板组(4)和下流太阳能板组(5),上流太阳能板组(4)通过铁索(9)与上流湖泊(2)两岸的河提相连接,下流太阳能板组(5)通过支柱(6)与下流河道(3)两岸的河提相连接;所述浮沉式河道水能发电站设置于拦水坝(1)出口的下流河道(3)内,上流太阳能板组(4)设置于拦水坝(1)进口的上流湖泊(2)上方,下流太阳能板组(5)设置于拦水坝(1)出口的下流河道(3)上方,且上流太阳能板组(4)下端和下流太阳能板组(5)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与浮沉式水能互补发电站,设置于通过拦水坝(1)分隔开的上流湖泊(2)和下流河道(3)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沉式河道水能发电站及与浮沉式河道水能发电站均电连接的上流太阳能板组(4)和下流太阳能板组(5),上流太阳能板组(4)通过铁索(9)与上流湖泊(2)两岸的河提相连接,下流太阳能板组(5)通过支柱(6)与下流河道(3)两岸的河提相连接;所述浮沉式河道水能发电站设置于拦水坝(1)出口的下流河道(3)内,上流太阳能板组(4)设置于拦水坝(1)进口的上流湖泊(2)上方,下流太阳能板组(5)设置于拦水坝(1)出口的下流河道(3)上方,且上流太阳能板组(4)下端和下流太阳能板组(5)下端均设置有浮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与浮沉式水能互补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太阳能板组(4)两侧所对应的上流湖泊(2)两岸均设置有上流固定桩(7),上流太阳能板组(4)通过铁索(9)与上流固定桩(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与浮沉式水能互补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太阳能板组(4)包括多个上流太阳能板,多个上流太阳能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环(8)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与浮沉式水能互补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连接环(8)所连接的两个上流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博智汤正云
申请(专利权)人:旺苍县科美防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