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转子绕组式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11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转子绕组式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属于电厂减速器散热技术领域。包括机箱本体、输入端外转子和输出端外转子,所述机箱本体顶端设有散除热风的散热顶箱,机箱本体前壁设有多个散热百叶窗,机箱本体两侧壁上各设有一块硬链接销插入口盲板,在硬链接销插入口盲板上还设有冷风入口;所述输入端外转子表面设有多个贯通的输入端外转子散热孔;所述输出端外转子表面设有多个贯通的输出端外转子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永磁调速器的散热能力,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温度,避免了轴承油脂受热变质影响运转效果,进而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及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转子绕组式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转子绕组式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属于电厂减速器散热

技术介绍
目前,双转子绕组式永磁耦合调速器,本体由永磁体内转子和线圈绕组外转子组成;永磁体内转子旋转产生磁场,线圈绕组外转子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磁场,两个磁场相互作用传递转矩;通过控制线圈绕组转子的电流来控制其传递转矩以适应转速要求,实现无极调速。调速线性好、精度高,同时实现转差能量的回收利用,效率比变频调速高10%,比液耦调速器高30%。原理如图1所示,而现有的永磁调速器机箱仅有两侧百叶窗结构散热孔;永磁调速器内转子为永磁体,两端的支撑轴承为全封闭结构,无散热通道。永磁机为适应故障状态时运行,在机箱端部预留有观察孔用于控制系统失效时插入固定销,将内外转子形成硬连接同步旋转运行,平时采用盲板密封。绕组式永磁调速器本体在调速器机舱内运行,机舱侧面预留有散热百叶窗。运行时,热风仅能通过百叶窗上部散出,散热效果较差。内转子在外转子腔内旋转,内转子为永磁桶体,桶两侧密封无散热孔,导致整个双转子绕组式永磁耦合调速器散热效果较差。有鉴于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转子绕组式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包括机箱本体(10)、输入端外转子(20)和输出端外转子(30),其特征在于:/n所述机箱本体(10)顶端设有散除热风的散热顶箱(12),机箱本体(10)前壁设有多个散热百叶窗(11),机箱本体(10)两侧壁上各设有一块硬链接销插入口盲板(13),在硬链接销插入口盲板(13)上还设有冷风入口(14);/n所述输入端外转子(20)表面设有多个贯通的输入端外转子散热孔(22);/n所述输出端外转子(30)表面设有多个贯通的输出端外转子散热孔(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转子绕组式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包括机箱本体(10)、输入端外转子(20)和输出端外转子(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箱本体(10)顶端设有散除热风的散热顶箱(12),机箱本体(10)前壁设有多个散热百叶窗(11),机箱本体(10)两侧壁上各设有一块硬链接销插入口盲板(13),在硬链接销插入口盲板(13)上还设有冷风入口(14);
所述输入端外转子(20)表面设有多个贯通的输入端外转子散热孔(22);
所述输出端外转子(30)表面设有多个贯通的输出端外转子散热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绕组式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链接销插入口盲板(13)为圆形结构,在硬链接销插入口盲板(13)圆心处还设有圆形的内转子轴通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绕组式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所述硬链接销插入口盲板(13)表面的内转子轴通孔(15)中分别套设有内转子输入轴(16)和内转子输出轴(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绕组式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外转子(20)表面还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销插口(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绕组式永磁调速器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赵启明黄旭辛海涛季智鸿胡捷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