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抗震缝的建筑电气管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107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抗震缝的建筑电气管线系统,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抗震缝两侧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及设置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第一保护套。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在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内设置有管线槽,在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用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止鸟类在电气管线处筑巢,防止雨雪灰尘进入管线内部提高了电气管线的安全性,滑动座和连接座滑动连接,使滑动座可以灵活地移动,当建筑物发生摇晃时,滑动座可以与连接座发生相对移动,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气管线的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抗震缝的建筑电气管线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电气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抗震缝的建筑电气管线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设计时,对建筑物的温度伸缩、沉降变形和地震影响设置变形缝,避免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甚至破坏。常见的变形缝有以下几种,1、伸缩缝:也叫温度缝,主要作用是避免由于温差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使房屋结构发生严重的变形和裂缝。2、沉降缝:指在工程结构中,为避免房屋有可能会在某些部位因地基沉降不均导致相邻结构部位开裂的变形缝。3、抗震缝:为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力而设置的变形缝。现在,过缝处理就是电气管线等穿过建筑变形缝时需采取的补偿措施。电气过变形缝的主要形式和处理方法如下:1、线管:在变形缝的两边分别设置接线盒(过路盒),连接两只接线盒的线管采用软管并预留适当余量。2、桥架:在变形缝的桥架连接时,连接两段桥架的连接片只紧固其中一段桥架,另一段桥架搁在连接片上,不上螺丝。3、避雷带:避雷带在经过变形缝处做个“Ω“形补偿装置即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电气管线系统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抗震缝的建筑电气管线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抗震缝(13)两侧建筑物上的第一固定块(1)、第二固定块(2)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和第二固定块(2)之间的第一保护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和第二固定块(2)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座(8)和第二连接座(9),所述第一连接座(8)和第二连接座(9)内设置有管线槽(17),所述第一连接座(8)和第二连接座(9)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座(10),两个所述滑动座(10)之间设置软管(12)连接,导线设在软管(1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抗震缝的建筑电气管线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抗震缝(13)两侧建筑物上的第一固定块(1)、第二固定块(2)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和第二固定块(2)之间的第一保护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和第二固定块(2)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座(8)和第二连接座(9),所述第一连接座(8)和第二连接座(9)内设置有管线槽(17),所述第一连接座(8)和第二连接座(9)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座(10),两个所述滑动座(10)之间设置软管(12)连接,导线设在软管(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抗震缝的建筑电气管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和第二固定块(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护壳(4)和第二保护壳(5),所述第一保护套(3)的形状为方筒,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保护壳(4)和第二保护壳(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抗震缝的建筑电气管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4)和第二保护壳(5)相背的两个侧面上设置有管线孔(18),所述管线孔(18)与管线槽(1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抗震缝的建筑电气管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4)和第二保护壳(5)的外侧与管线孔(1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金属硬管(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抗震缝的建筑电气管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10)的两侧设置有弹性保护套(6),所述弹性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杰赵洪山温昕宇吴芝叶池勇杨连军路鹏杨卓李倩茹李昕妍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