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通信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94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通信电缆,包括外护套、屏蔽层、内衬层和通信线束,所述屏蔽层由铜丝和与铜丝直径相等的芳纶线按4︰1体积比排列织造的管状屏蔽网构成,所述通信线束包括由多根绞线对紧密排列构成的内同心线束环和外同心线束环,在所述内同心线束环的中心位置设有与绞线对的绞圆直径相等的抗拉芳纶绳,构成所述内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所述抗拉芳纶绳外切,构成所述外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所述内衬层的内圆周内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拉通信电缆,杜绝了电缆使用过程中无法承受轴向拉力所造成的后果,并且可有效防止屏蔽层受力过大对缆芯造成挤压,提升了电缆弯曲性能,极大的减小了电缆外径有利于施工及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通信电缆
本技术涉及通信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抗拉通信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传输介质的电缆数量也随之增加,对电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电缆外皮易破损、电缆内部线芯易断裂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目前,通信电缆承受强大拉力时主要采用钢丝铠装结构,但钢丝铠装结构在满足轴向拉力的同时会影响弯曲性能,增加电缆重量和外径,给施工带来难度,并且不适用于长期弯曲使用的场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钢丝铠装结构的通信电缆在满足轴向拉力时弯曲性能差、电缆重量和外径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弯曲性能好、外径小、方便移动的抗拉通信电缆。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拉通信电缆,包括外护套、屏蔽层、内衬层和通信线束,所述屏蔽层由铜丝和与铜丝直径相等的芳纶线按4︰1体积比排列织造的管状屏蔽网构成,所述通信线束包括由多根绞线对紧密排列构成的内同心线束环和外同心线束环,在所述内同心线束环的中心位置设有与绞线对的绞圆直径相等的抗拉芳纶绳,构成所述内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所述抗拉芳纶绳外切,构成所述外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所述内衬层的内圆周内切。进一步地,每根绞线对由两根相同的导线绞合构成,所述导线为挤包有绝缘层的单丝铜导线。进一步地,构成所述内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和构成所述外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以所述抗拉芳纶绳为轴心呈螺旋形排列,构成所述内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和构成所述外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旋向相反。本技术的抗拉通信电缆,取消了通信电缆的钢丝铠装结构,按电缆抗拉强度要求使用不同强度的芳纶材料代替,芳纶丝平滑且耐摩擦,屏蔽层由铜丝和与铜丝直径相等的芳纶线按特定比例排列织造的管状屏蔽网构成,解决了屏蔽层的铜丝少屏蔽效果不好,而芳纶丝少则抗拉效果不好的难题,通过选择铜丝与芳纶丝按4︰1比例排列织造,在保证屏蔽效果的同时,使屏蔽层也具有抗拉的效果;通信线束包括由多根绞线对紧密排列构成的内同心线束环和外同心线束环,采用这种结构可形成稳定的管状结构,绞线对的位置相对固定,保证电缆在各个方向上的弯曲性能一致,安装更加省力;通信线束中心位置设有与绞线对绞圆直径相等的抗拉芳纶绳,芳纶材料的抗拉强度极高,可达2.03N.tex-1,是钢丝的5~6倍,杜绝了电缆使用过程中无法承受轴向拉力所造成的后果,并且可有效防止屏蔽层受力过大对缆芯造成挤压,提升了电缆弯曲性能,同时也减小了电缆外径有利于施工及移动;构成所述内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所述抗拉芳纶绳外切,构成所述外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所述内衬层的内圆周内切,通过这种结构使绞线对与抗拉芳纶绳以及内衬层之间紧密接触,保证电缆内部结构稳定;每根绞线对由两根相同的导线绞合构成,所述导线为挤包有绝缘层的单丝铜导线,采用绞线对结构可提高抗干扰能力;构成内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和构成外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以抗拉芳纶绳为轴心呈螺旋形排列,构成所述内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和构成所述外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旋向相反,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使电缆的整体性更好,电缆内部各绞线对紧密的绞在一起,在弯曲使用时,绞线对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抗拉通信电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抗拉通信电缆的截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抗拉通信电缆中屏蔽层的织造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抗拉通信电缆,包括外护套1、屏蔽层2、内衬层3和通信线束,屏蔽层2由铜丝5和与铜丝直径相等的芳纶线6按4︰1体积比排列织造的管状屏蔽网构成,通信线束包括由多根绞线对4紧密排列构成的内同心线束环和外同心线束环,在内同心线束环的中心位置设有与绞线对的绞圆直径相等的抗拉芳纶绳7,构成内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抗拉芳纶绳7外切,构成外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内衬层3的内圆周内切。每根绞线对由两根相同的导线8绞合构成,导线8为挤包有绝缘层的单丝铜导线。所述绞圆是指以绞线对的两根导线8的相切点为圆心,以导线8的外径为半径构成的绞线对的外圆。构成内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和构成所述外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以抗拉芳纶绳7为轴心呈螺旋形排列,构成内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和构成外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旋向相反。外护套1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以保证电缆具有阻燃性能以提高电缆运行安全性。屏蔽层2的具体结构见图2,为铜丝5加芳纶丝6编织结构,芳纶丝平滑且耐摩擦,使得电缆各结构之间有良好的相对滑移性,保证电缆反复弯曲后性能不受影响,编织方式采用“一上一下”或“二上二下”的类型,编织应使每股中各线平整、紧密、平行排列。内衬层3为挤包低烟无卤隔氧层。通信线束包括由多根绞线对4紧密排列构成的内同心线束环和外同心线束环,绞线对4导体部分采用铜导体结构,绝缘部分采用XLPE绝缘料;在内同心线束环的中心位置设有与绞线对的绞圆直径相等的抗拉芳纶绳7,构成内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抗拉芳纶绳7外切,构成外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内衬层3的内圆周内切,抗拉芳纶绳7位于填充置于中心位置,作为电缆内部抗拉牵引,芳纶材料在高载荷下具有较高的抗蠕变能力,10个月蠕变量小于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蠕变量基本不变,能有效保证电缆结构稳定;另外,芳纶材料具有阻燃性能,且耐温等级达350℃,在560℃下不分解,不融化,且耐老化性能强,在发生安全隐患时可保证电缆的持续运行。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拉通信电缆,包括外护套、屏蔽层、内衬层和通信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由铜丝和与铜丝直径相等的芳纶线按4︰1体积比排列织造的管状屏蔽网构成,所述通信线束包括由多根绞线对紧密排列构成的内同心线束环和外同心线束环,在所述内同心线束环的中心位置设有与绞线对的绞圆直径相等的抗拉芳纶绳,构成所述内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所述抗拉芳纶绳外切,构成所述外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所述内衬层的内圆周内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通信电缆,包括外护套、屏蔽层、内衬层和通信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由铜丝和与铜丝直径相等的芳纶线按4︰1体积比排列织造的管状屏蔽网构成,所述通信线束包括由多根绞线对紧密排列构成的内同心线束环和外同心线束环,在所述内同心线束环的中心位置设有与绞线对的绞圆直径相等的抗拉芳纶绳,构成所述内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所述抗拉芳纶绳外切,构成所述外同心线束环的绞线对的绞圆与所述内衬层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英雪秦培林宇庆双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津达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