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91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训练模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包括人体模型主体,人体模型主体由头部与胸部组成,所述头部的左侧与胸部卡接,所述头部上设置有口腔部,所述头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管模型,所述气管模型的左端与口腔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管模型的左端延伸至胸部的内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气管模型与支气管模型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并通过连接套将两个固定环的相对的位置进行固定,使的气管模型与支气管模型之间具备可拆卸的效果,能够对支气管模型进行更换,以便训练者能够对不同情况的支气管模型进行训练,提高训练人员对内窥镜认知与使用技巧,增强训练者的应变能力与熟练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
本技术涉及训练模型
,具体为一种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
技术介绍
在进行支气管内窥镜操作时,由于小儿气管、支气管管腔窄,气管软骨柔弱,气管粘膜血管多,管腔弹性组织发育差和纤毛功能相对弱。插管不当,可造成术中呼吸困难,有窒息的危险。年龄越小要求越苛刻,并且,操作中儿童耐受性差,操作难度大,若发生声门、气管内膜创伤,术后可发生喉水肿、喉痉挛粘膜出血等,操作不熟练甚至有发生纵隔气肿或气胸的风险。而现有的支气管内窥镜训练模型一般是一体制造成型的,在使用者都是针对单一的模型进行训练,但是每个人身体内的支气管分布都会有少许不同,并且由于疾病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支气管的不同,单一的训练模型不能满足训练人员的训练,故而提出了一种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具备训练模拟情况多样性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支气管内窥镜训练模型一般是一体制造成型的,在使用者都是针对单一的模型进行训练,但是每个人身体内的支气管分布都会有少许不同,并且由于疾病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支气管的不同,单一的训练模型不能满足训练人员的训练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训练模拟情况多样性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包括人体模型主体,人体模型主体由头部与胸部组成,所述头部的左侧与胸部卡接,所述头部上设置有口腔部,所述头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管模型,所述气管模型的左端与口腔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管模型的左端延伸至胸部的内部,所述胸部的内部放置有支气管模型,所述支气管模型右端与气管模型的左端接触并连通;所述支气管模型的右端与气管模型的左端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之间套设有连接套,右侧的所述固定环的右侧与连接套转动连接,左侧的所述固定环的外侧与连接套螺纹连接。优选的,右侧的所述固定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左侧固定环的左侧。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位于左侧固定环的左侧。优选的,所述气管模型的左端一体成型有定位环,所述支气管模型的右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定位环的左侧延伸至环形槽的内部并与环形槽的内壁接触。优选的,所述胸部的顶部卡接有盖板。(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通过包括人体模型主体、口腔部、气管模型与支气管模型能够模拟儿童气管与支气管在身体内的分布情况,以便让训练人员能够理解气管的构造,由于气管模型与支气管模型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并通过连接套将两个固定环的相对的位置进行固定,使的气管模型与支气管模型之间具备可拆卸的效果,能够对支气管模型进行更换,以便训练者能够对不同情况的支气管模型进行训练,提高训练人员对内窥镜认知与使用技巧,增强训练者的应变能力与熟练度。2、该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通过右侧固定环上固定定位杆与左侧固定环的插接,限制两个固定环之间位置,防止发生转动,避免气管模型与支气管模型之间错位影响训练。3、该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通过金属弹片限制左侧固定环在定位杆的移动,让两个固定环接触时,能够起到预安装作用,方便后续固定。4、该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通过定位环与环形槽的匹配,方便对气管模型与支气管模型之间的缝隙稍作密封,并起到安装定位效果。5、该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通过拆卸胸部顶部卡接的盖板,能够打开胸部的内部,从而方便使用者对胸部内的支气管模型进行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人体模型主体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气管模型与支气管模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人体模型主体;101、头部;102、胸部;2、口腔部;3、气管模型;4、支气管模型;5、固定环;6、连接套;7、定位杆;8、金属弹片;9、定位环;10、环形槽;11、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包括人体模型主体1,人体模型主体1由头部101与胸部102组成,头部101的左侧与胸部102卡接,头部101上设置有口腔部2,头部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管模型3,气管模型3的左端与口腔部2固定连接,气管模型3的左端延伸至胸部102的内部,胸部102的内部放置有支气管模型4,支气管模型4右端与气管模型3的左端接触并连通,通过包括人体模型主体1、口腔部2、气管模型3与支气管模型4能够模拟儿童气管与支气管在身体内的分布情况,以便让训练人员能够理解气管的构造;支气管模型4的右端与气管模型3的左端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环5,两个固定环5之间套设有连接套6,右侧的固定环5的右侧与连接套6转动连接,左侧的固定环5的外侧与连接套6螺纹连接,由于气管模型3与支气管模型4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5,并通过连接套6将两个固定环5的相对的位置进行固定,使的气管模型3与支气管模型4之间具备可拆卸的效果,能够对支气管模型4进行更换,以便训练者能够对不同情况的支气管模型4进行训练,提高训练人员对内窥镜认知与使用技巧,增强训练者的应变能力与熟练度。进一步的,右侧的固定环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杆7,定位杆7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左侧固定环5的左侧,通过右侧固定环5上固定定位杆7与左侧固定环5的插接,限制两个固定环5之间位置,防止发生转动,避免气管模型3与支气管模型4之间错位影响训练。进一步的,定位杆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弹片8,金属弹片8位于左侧固定环5的左侧,通过金属弹片8限制左侧固定环5在定位杆7的移动,让两个固定环5接触时,能够起到预安装作用,方便后续固定。进一步的,气管模型3的左端一体成型有定位环9,支气管模型4的右端开设有环形槽10,定位环9的左侧延伸至环形槽10的内部并与环形槽10的内壁接触,通过定位环9与环形槽10的匹配,方便对气管模型3与支气管模型4之间的缝隙稍作密封,并起到安装定位效果。进一步的,胸部102的顶部卡接有盖板11,通过拆卸胸部102顶部卡接的盖板11,能够打开胸部102的内部,从而方便使用者对胸部102内的支气管模型4进行更换。工作原理:通过包括人体模型主体1、口腔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包括人体模型主体(1),人体模型主体(1)由头部(101)与胸部(102)组成,所述头部(101)的左侧与胸部(102)卡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01)上设置有口腔部(2),所述头部(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管模型(3),所述气管模型(3)的左端与口腔部(2)固定连接,所述气管模型(3)的左端延伸至胸部(102)的内部,所述胸部(102)的内部放置有支气管模型(4),所述支气管模型(4)右端与气管模型(3)的左端接触并连通;/n所述支气管模型(4)的右端与气管模型(3)的左端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环(5),两个所述固定环(5)之间套设有连接套(6),右侧的所述固定环(5)的右侧与连接套(6)转动连接,左侧的所述固定环(5)的外侧与连接套(6)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用支气管模型内窥镜训练模型,包括人体模型主体(1),人体模型主体(1)由头部(101)与胸部(102)组成,所述头部(101)的左侧与胸部(102)卡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01)上设置有口腔部(2),所述头部(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管模型(3),所述气管模型(3)的左端与口腔部(2)固定连接,所述气管模型(3)的左端延伸至胸部(102)的内部,所述胸部(102)的内部放置有支气管模型(4),所述支气管模型(4)右端与气管模型(3)的左端接触并连通;
所述支气管模型(4)的右端与气管模型(3)的左端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环(5),两个所述固定环(5)之间套设有连接套(6),右侧的所述固定环(5)的右侧与连接套(6)转动连接,左侧的所述固定环(5)的外侧与连接套(6)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丽琨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