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通行的多功能门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87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禁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方便通行的多功能门禁装置。其包括门禁主体、门扇和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设置在门禁主体上,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主机、摄像头和显示器,还包括感应模块、升降模块和主控MCU,所述门禁主体为中空结构,门禁主体内部设置有安装板,升降模块设置在安装板上,升降模块与人脸识别模块相连接,升降模块和主控MCU信号连接,感应模块设置在门禁主体的一侧,感应模块与主控MCU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模块和感应模块,使门禁装置能自动感应人脸的位置,给人们的通行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通行的多功能门禁装置
本技术涉及门禁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方便通行的多功能门禁装置。
技术介绍
门禁装置是指一种管理人员进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常见的门禁系统有:密码门禁装置、非接触卡门禁装置、指纹虹膜掌型生物识别门禁装置及人脸识别门禁装置等。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门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银行、宾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场所。常见的人脸识别门禁装置包括门禁主体、门扇和人脸识别设备,人脸识别设备一般是固定设置在门禁主体上。人们在通过门禁时,由于人脸识别设备是固定不动的,并且每个人的身高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人们弯腰对准人脸识别设备,才能被人脸识别设备检测到,进而打开门禁装置,供人们通过。因此,这种门禁装置给人们的通行带来不便,急需一种更加智能、方便的门禁装置。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9132782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包括主机、摄像头、显示器和终端装置,所述主机包括具有三维立体识别功能的人脸识别算法APP和用于存储人脸特征的人脸数据库,所述主机分别与摄像头、显示器和终端装置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方便通行的多功能门禁装置,其通过设置升降模块和感应模块,使门禁装置能自动感应人脸的位置,给人们的通行带来便利。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方便通行的多功能门禁装置,包括门禁主体、门扇和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设置在门禁主体上,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主机、摄像头和显示器,还包括感应模块、升降模块和主控MCU,所述门禁主体为中空结构,门禁主体内部设置有安装板,升降模块设置在安装板上,升降模块与人脸识别模块相连接,升降模块和主控MCU信号连接,感应模块设置在门禁主体的一侧,感应模块与主控MCU信号连接。优选地,所述感应模块包括基座、踏板和重力传感器,基座固定在地面上,踏板固定连接在基座的上表面,重力传感器设置于踏板上且重力传感器与主控MCU信号连接。优选地,所述升降模块包括电机、蜗杆、蜗轮、螺杆和滑块,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电机的输出端与蜗杆同轴固定连接,蜗轮设置在安装板上,蜗轮与蜗杆相啮合,螺杆与蜗轮同轴固定连接,滑块穿设在螺杆上且与螺杆螺纹连接,滑块上设置有连接杆,门禁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穿孔,连接杆穿过穿孔与人脸识别模块相连接,电机与主控MCU信号连接,门禁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位于滑块的起始高度,位置传感器与主控MCU信号连接。优选地,所述主控MCU上信号连接有延时模块。优选地,所述蜗轮与安装板间设置有推力球轴承,推力球轴承的座圈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推力球轴承的轴圈与蜗轮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主机内设置有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主机上连接有外接设备,主机通过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与外接设备数据连接,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与主控MCU信号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感应模块和升降模块,并将两者均与主控MCU信号连接,能够根据人的身高自动调整人脸识别模块的高度,人们无需弯腰对准人脸识别模块,使通行更加方便。同时,通过设置延时模块,使人脸识别模块的识别时间更加长,提高识别的准确度。另外,在人脸识别模块的主机内设置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并与外接设备连接,在不进行人脸识别时,可将外接设备内的广告在人脸识别模块的显示器上播放出来,实现一屏多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示出升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为示出延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为示出蓝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禁主体;11、门扇;2、人脸识别模块;21、主机;22、摄像头;23、显示器;24、蓝牙模块;3、感应模块;31、基座;32、踏板;33、重力传感器;41、电机;42、蜗杆;43、蜗轮;44、螺杆;45、滑块;5、主控MCU;6、安装板;61、推力球轴承;7、连接杆;8、延时模块;9、位置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方便通行的多功能门禁装置,包括门禁主体1、门扇11、人脸识别模块2、感应模块3、升降模块和主控MCU5,门扇11安装在门禁主体1上,起到阻挡通过的作用。人脸识别模块2安装在门禁主体1上,起到控制门扇11开闭的作用。门禁主体1为中空结构,升降模块安装在门禁主体1内,升降模块与人脸识别模块2相连接,起到控制人脸识别模块2升降的作用。感应模块3设置在门禁主体1的一侧,感应模块3用于检测是否有人需要通过。人脸识别模块2、升降模块和感应模块3均与主控MCU5信号连接。参考图2和图3,门禁主体1内部设置有安装板6,安装板6水平固定连接在门禁主体1的内侧壁上。升降模块包括电机41、蜗杆42、蜗轮43、螺杆44和滑块45,电机4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6上,电机41的输出端与蜗杆42同轴固定连接。蜗轮43水平设置在安装板6上,蜗轮43与蜗杆42相啮合。螺杆44竖直设置且与蜗轮43同轴固定连接,滑块45穿设在螺杆44上且与螺杆44螺纹连接。滑块45上设置有连接杆7,门禁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穿孔,连接杆7穿过穿孔与人脸识别模块2相连接,电机41与主控MCU5信号连接。主控MCU5控制电机41转动,电机41转动带动蜗杆42和蜗轮43转动,蜗轮43转动又会带动螺杆44同轴转动,进而带动滑块45沿着螺杆44的长度方向竖直向上运动。由于人脸识别模块2与滑块45通过连接杆7固定连接,滑块45移动带动人脸识别模块2向上移动。另外,主控MCU5上信号连接有延时模块8。当人脸识别模块2检测到人脸时,人脸识别模块2将信号反馈给主控MCU5,主控MCU5将控制电机41停止转动,同时主控MCU5控制延时模块8工作,使电机41停止一定的时间,给人脸识别模块2足够的时间鉴别人脸,使识别更加准确。之后主控MCU5控制电机41反转,同理,滑块45会带动人脸识别模块2向下移动。门禁主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9,位置传感器9位于滑块45的起始高度位置,位置传感器9与主控MCU5信号连接。当滑块45向下移动到起始位置高度时,位置传感器9检测到滑块45的位置,将信号反馈给主控MCU5,主控MCU5控制会电机41停止工作。参考图2,在蜗轮43与安装板6之间设置有推力球轴承61,推力球轴承61的座圈与安装板6固定连接,推力球轴承61的轴圈与蜗轮43固定连接,蜗轮43转动时,推力球轴承61可以减少蜗轮43与安装板6间的摩擦力大小,使蜗轮43减少磨损,增加使用寿命。参考图1和图2,感应模块3包括基座31、踏板32和重力传感器33,基座31固定在地面上,踏板32固定连接在基座31的上表面,重力传感器33设置于踏板32上且重力传感器33与主控MCU5信号连接。当有行人需要通过时,行人站在踏板32上,重力传感器33将信号反馈给主控MCU5,主控MCU5开始控制升降模块工作。参考图1和图4,人脸识别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方便通行的多功能门禁装置,包括门禁主体、门扇和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设置在门禁主体上,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主机、摄像头和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模块、升降模块和主控MCU,所述门禁主体为中空结构,门禁主体内部设置有安装板,升降模块设置在安装板上,升降模块与人脸识别模块相连接,升降模块和主控MCU信号连接,感应模块设置在门禁主体的一侧,感应模块与主控MCU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方便通行的多功能门禁装置,包括门禁主体、门扇和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设置在门禁主体上,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主机、摄像头和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模块、升降模块和主控MCU,所述门禁主体为中空结构,门禁主体内部设置有安装板,升降模块设置在安装板上,升降模块与人脸识别模块相连接,升降模块和主控MCU信号连接,感应模块设置在门禁主体的一侧,感应模块与主控MCU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通行的多功能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包括基座、踏板和重力传感器,基座固定在地面上,踏板固定连接在基座的上表面,重力传感器设置于踏板上且重力传感器与主控MCU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通行的多功能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包括电机、蜗杆、蜗轮、螺杆和滑块,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电机的输出端与蜗杆同轴固定连接,蜗轮设置在安装板上,蜗轮与蜗杆相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良王伟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友邻广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