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仓内无线传感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84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仓内无线传感控制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用于监测智能仓内的环境数据;主控电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环境数据并在智能仓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仓内无线传感控制电路,通过在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电路中设置多种传感器并通过无线连接与主控板建立通讯,可以实时监测智能仓内各种环境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时监测智能仓内各种环境数据且线路多长复杂的问题,实现了无线实时监测多种智能仓内环境数据的效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仓内无线传感控制电路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仓内无线传感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传统快递柜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中间人机交互面板、左右两边是格口柜子。人到交互面板前操作控制格口开门,走到已开门的格口位置存取件,往格口存取件后关门。智能仓就如同立体仓库,人机交互面板和快递柜类似,不同的是存取件不是分配格口,而是在面板前就可以完成投递和接收,即面板前只有一个存取口,存件时存取口打开,把快递或物品放在存取口托盘上,之后存取口关闭,智能仓内部运动机构会自动把快递或物品传送到适合的位置。取件时,也只需要在存取口等待数秒,智能仓内部运动机构会自动把要取的快递或物品传送的存取口,存取口门打开后取走快递或物品,存取口自动关闭。智能仓相对快递柜要便利,要自动化。主要体现比如,存取件后也不用像快递柜一样需要提示关门,尤其对多个快递包裹投递时只需在面板前逐个投递即可,无需像快递柜一样来回走动投放。快递柜内部传感器能对投递物进行重量和体积测量,分配合适的空间,提升空间使用率,提高存储量。同时提升体验感和使用的兴趣。智能仓内部空间大,为保障快递和物品的安全,智能仓是封闭的。虽然内部有摄像头监控,也有部分传感器,如烟雾传感器。摄像头拍摄和记录智能仓内部运行状况,有异常不能辨别上报。另外智能仓内部虽然有部分传感器,但功能单一,安装分散,控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仓内无线传感控制电路,以实现无线实时监测多种智能仓内环境数据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仓内无线传感控制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用于监测智能仓内的环境数据;主控电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环境数据并在智能仓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可选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通过WIFI或蓝牙连接。可选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包括:控制电路、WIFI电路、温湿度监测电路、气体监测电路、热量监测电路、烟雾监测电路和备用电路。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2、发光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5;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引脚;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3引脚;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3引脚,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4引脚。可选的,所述WIFI电路包括:芯片U3、发光二极管D2、电容C6、电容C7、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开关K1;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1连接到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3的第35引脚,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7端口;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3的第34引脚,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8端口;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3的第25引脚,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到所述芯片U3的第29引脚;所述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芯片U3的第3引脚,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芯片U3的第15引脚。可选的,所述温湿度监测电路包括:芯片U4、电容C8、电阻R10、电阻R11和电阻R12;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6引脚,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4的第5引脚;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4的第1引脚;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到J1端口的第2引脚。可选的,所述气体监测电路包括:芯片U5、电容C9、电阻R13和电阻R14;所述电容C9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5的第6引脚;所述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1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5的第3引脚。可选的,所述热量监测电路包括:芯片U6、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和电阻R20;所述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容C1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6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1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6的第2引脚,所述电容C1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4的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6的第6引脚,所述电容C1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3引脚,所述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6的第5引脚;所述电阻R1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2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3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18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9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9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2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6的第1引脚,所述电阻R20的第二端接地。可选的,所述烟雾监测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和电容C15;所述电阻R2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9引脚,所述电阻R21的第二端连接到J2端口的第3引脚;所述电阻R2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0引脚,所述电阻R2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J2端口的第4引脚;所述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仓内无线传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用于监测智能仓内的环境数据;/n主控电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环境数据并在智能仓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通过WIFI或蓝牙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包括:控制电路、WIFI电路、温湿度监测电路、气体监测电路、热量监测电路、烟雾监测电路和备用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仓内无线传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用于监测智能仓内的环境数据;
主控电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环境数据并在智能仓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通过WIFI或蓝牙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路包括:控制电路、WIFI电路、温湿度监测电路、气体监测电路、热量监测电路、烟雾监测电路和备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智能仓内无线传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2、发光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5;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引脚;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3引脚;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3引脚,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4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智能仓内无线传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电路包括:芯片U3、发光二极管D2、电容C6、电容C7、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开关K1;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3的第35引脚,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7端口;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3的第34引脚,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8端口;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3的第25引脚,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到所述芯片U3的第29引脚;所述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芯片U3的第3引脚,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芯片U3的第15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智能仓内无线传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监测电路包括:芯片U4、电容C8、电阻R10、电阻R11和电阻R12;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6引脚,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4的第5引脚;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4的第1引脚;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3V3,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到J1端口的第2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智能仓内无线传感控制电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