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接收装置以及成像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838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接收装置以及成像盒,动力接收装置包括:第一接收件,所述第一接收件设置有轴孔;第二接收件,所述第二接收件穿过所述轴孔且与所述第一接收件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接收件设置有容置槽;变形体,所述变形体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卡爪,所述卡爪设置于所述变形体的端部上,以在受到驱动头的压力时相对所述第二接收件运动。由此,通过在第二接收件上设置变形体和卡爪,可以方便驱动头和接收头的对接,而且如此设置的动力接收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从而可以降低动力接收装置的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接收装置以及成像盒
本技术涉及成像
,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接收装置以及成像盒。
技术介绍
成像设备具有打印成像功能,其设置有用于显影的显影装置,显影装置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机内,该显影装置将碳粉敷设于静电潜像上进行显影。显影所消耗的碳粉由成像盒提供,在炭粉用完之后,可以更换新的成像盒继续使用。相关技术中,成像盒一般装配在主体机内,其具有动力接收装置,主体机设置有动力轴,动力轴通过动力接收装置向成像盒传递驱动力,从而带动其工作。动力接收装置一般包括圆球式万向节与接收端。这种结构的动力接收装置一般具有可偏摆或轴向移动的传动组件,但是此种传动组件构造相当复杂,以致于制造及组装上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接收装置,该动力接收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成像盒。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接收装置,包括:第一接收件,所述第一接收件设置有轴孔;第二接收件,所述第二接收件穿过所述轴孔且与所述第一接收件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接收件设置有容置槽;变形体,所述变形体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卡爪,所述卡爪设置于所述变形体的端部上,以在受到驱动头的压力时相对所述第二接收件运动。由此,通过在第二接收件上设置变形体和卡爪,可以方便驱动头和接收头的对接,而且如此设置的动力接收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从而可以降低动力接收装置的装配难度。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变形体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卡爪包括:底座、两个卡头和安装头,两个所述卡头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卡头的顶部超出所述接收头的顶部,所述安装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变形体相配合。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变形体为具有轴向通孔的结构且所述安装头配合在所述轴向通孔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配合在所述轴向通孔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接收件还包括:轴体,所述轴体的端部连接有所述接收头,所述轴体穿过所述轴孔且设置有所述容置槽。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接收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轴体上且与所述接收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接收件还在所述轴孔的径向外侧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挡板周向配合,以实现同步转动。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轴体背离所述接收头的一端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和所述接收头位于所述轴孔的轴向两侧。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变形体为橡胶体、塑料体或弹簧。根据本技术的成像盒,包括所述的动力接收装置。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接收装置的立体图一;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接收装置的立体图二;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接收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接收装置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动力接收装置100;第一接收件10;轴孔11;齿部12;挡块13;第二接收件20;接收头21;轴体22;限位槽23;容置槽24;挡板25;安装孔26;限位柱27;变形体30;轴向通孔31;卡爪40;底座41;卡头42;安装头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接收装置100,该动力接收装置100应用于成像盒内,其中,成像盒还可以包括:盒体,动力接收装置100安装在盒体的轴向一侧,以用于接收来自成像设备内部的动力。成像盒可以为粉盒。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接收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件10、第二接收件20、变形体30和卡爪40,第一接收件10设置有轴孔11,而且第一接收件10的外侧可以设置有齿部12,齿部12用于与盒体内部的齿轮进行啮合,从而可以实现动力的传递。第二接收件20穿过轴孔11,而且第二接收件20与第一接收件10同步转动,这样可以实现动力在两者之间的传递。第二接收件20远离第一接收件10的一端为接收头21,如图1所示,第二接收件20的左端设置为接收头21,接收头21是用于为卡爪40限位的。具体地,当卡爪40接到旋转力之后带动接收头2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接收件10与第二接收件20转动。结合图1-图3所示,接收头21设置有径向贯穿的限位槽23。第二接收件20还在接收头21的内部设置有与限位槽23相连通的容置槽24。变形体30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容置于容置槽24。卡爪40的部分设置于限位槽23内。优选地,卡爪40安装在变形体30的端部上,以在受到驱动头的压力时相对第二接收件20运动。可以理解的是,变形体30具有变形的能力,这样在驱动头与卡爪40进行安装对接时,驱动头会传递给卡爪40一定的压力,变形体30在该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从而可以摆动或者收缩,从而带动卡爪40朝着右侧移动,右侧可为图1-4所示的箭头指向右的方向,或者相对在限位槽23内以卡爪40与变形体30连接的端部为中心转动,转动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转动的幅度收到限位槽23限制。当驱动头安装到位之后,驱动头会传递给卡爪40一定的压力会消失或者减弱,从而使得形变体30复位,进而使得卡爪40也复位。这样可以使得驱动头配合在接收头21内,而且卡爪40能够与驱动头上的驱动杆相互周向卡持,可以使得当卡爪40接收到驱动力时进行动力的传递。由此,通过在第二接收件20上设置变形体30和卡爪40,可以方便驱动头和接收头21的对接或者拆卸时卡爪40可以移动或者转动,避免卡爪40被成像设备的驱动头卡住,而且如此设置的动力接收装置100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从而可以降低动力接收装置100的装配难度。可选地,如图4所示,变形体30的轴向长度大于容置槽24的深度。也就是说,变形体30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容置槽24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这样可以使得变形体30的端部伸出容置槽24,以及可以使得变形体30的端部位于容置槽24内,换言之,卡爪40和变形体30的安装位置位于限位槽23内,这样卡爪40受到非驱动力时转动或者移动更灵活,更方便安装。驱动力可以包括推动两个卡爪40沿着形变体30未发生形变情况下的轴线为轴心进行旋转的力,例如,成像设备的驱动头正常工时作用于与卡爪40的力。该轴线可以平行如图4所示的左右方向。非驱动力为除了驱动力之外的作用与卡爪的力。例如,非驱动力为在将动力接收装置100安装至成像设备或者从成像设备内拆除时,成像设备内的驱动头抵持住40某个不特定部位所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接收件,所述第一接收件设置有轴孔;/n第二接收件,所述第二接收件穿过所述轴孔且与所述第一接收件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接收件设置有容置槽;/n变形体,所述变形体容置于所述容置槽;/n卡爪,所述卡爪设置于所述变形体的端部上,以在受到驱动头的压力时相对所述第二接收件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件,所述第一接收件设置有轴孔;
第二接收件,所述第二接收件穿过所述轴孔且与所述第一接收件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接收件设置有容置槽;
变形体,所述变形体容置于所述容置槽;
卡爪,所述卡爪设置于所述变形体的端部上,以在受到驱动头的压力时相对所述第二接收件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体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件远离所述第一接收件的一端为接收头,所述卡爪包括:底座、两个卡头和安装头,两个所述卡头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卡头的顶部超出所述接收头的顶部,所述安装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变形体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体为具有轴向通孔的结构且所述安装头配合在所述轴向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放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众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