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偏振片的超多视点视网膜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825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偏振片的超多视点视网膜成像装置,该装置由点光源、透镜、正交偏振片、偏振光转换器、透射型显示面板和半透半反镜构成。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会聚后,依次通过正交偏振片、偏振光转换器、透射型显示面板和半透半反镜,在人眼瞳孔中心形成会聚点,最终在人眼视网膜上成像。通过正交偏振片和偏振光转换器将两幅视差图像时序投影到人眼的视网膜上,形成单眼多视的立体显示效果,为单眼提供更丰富的深度线索,同时还实现了虚拟立体图像与真实环境叠加显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正交偏振片的超多视点视网膜成像装置
本技术涉及超多视点技术和视网膜成像技术,特别涉及基于正交偏振片的超多视点视网膜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兴的AR/VR技术均采用近眼显示结构,即在观看者眼睛的近距离处投影图像,同时通过半透半反镜、平面波导、自由曲面等图像融合器件实现实虚图像的融合显示,现有的近眼显示设备均将计算机提供的虚拟图像成像在空间中某一固定平面上,对于近视或远视眼患者,既要佩戴近视或远视眼镜,又要佩戴AR设备,为近视和远视眼患者的使用带来极大不便,大大降低了观看体验。视网膜成像技术将一幅图像直接成像在人眼视网膜上,正常人和近视或远视眼患者的视网膜上均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并且在人眼焦点调节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成像,因此视网膜成像技术能将虚拟图像叠加在空间任意的深度面上,随着人眼聚焦深度的不同而变化。但是目前只能实现单幅图像的视网膜成像,观看者只能看到2D的平面图像。而超多视点技术作为一种3D显示技术,因此将视网膜成像与超多视点技术结合,可实现虚拟图像与真实三维空间有机融合,是AR/VR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正交偏振片的超多视点视网膜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点光源、透镜、正交偏振片、偏振光转换器、透射型显示面板和半透半反镜构成,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会聚后,依次通过正交偏振片、偏振光转换器、透射型显示面板和半透半反镜,在人眼瞳孔中心形成会聚点,最终在人眼视网膜上成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正交偏振片的超多视点视网膜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点光源、透镜、正交偏振片、偏振光转换器、透射型显示面板和半透半反镜构成,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会聚后,依次通过正交偏振片、偏振光转换器、透射型显示面板和半透半反镜,在人眼瞳孔中心形成会聚点,最终在人眼视网膜上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正交偏振片的超多视点视网膜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光源位于装置最前端,为整个装置提供背光源;所述透镜将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会聚,以产生会聚点;所述正交偏振片由偏振方向互相正交的单元格成二维矩阵排列,相邻单元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