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81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包括:储能插入、电路插入、电路钻铤、接线体和天线钻铤,天线钻铤包括钻铤本体、天线、外层永磁体、内层永磁体和磁体插入,其中外层永磁体与天线设置于钻铤本体上,内层永磁体设置于磁体插入上并且与设置于钻铤本体上的外层永磁体的位置相对应,设置于钻铤本体上的天线整合有辅助测量系统。外层永磁体和内层永磁体保证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本体的强度又保证静磁场的强度,辅助测量系统集成在天线上,集成度高且体积小,有效降低外界干扰测量数值更加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磁共振测井
,尤其是涉及一种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
技术介绍
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是一种适用于油气井钻井过程的测量仪器。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测量地层中的油、气、水等自由流体的含量,指导钻井过程的操作以及完井后的采收作业。核磁共振原理要求在测量过程中测量仪和样品保持相对静止,但是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在钻井的高振动条件下工作,所以存在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测量区域抖动的问题。另外,油气井钻井的井眼直径一般小于200mm,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直径需要小于200mm,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同时保证仪器的强度和静磁场的强度。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在高温、高压、高振动条件下工作,而且仪器所在的环境参数无法及时传输到地面,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器需要根据作业环境工况智能地决策测量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测量区域抖动以及仪器所在的环境参数无法及时传输到地面的问题,提供一种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插入、电路插入、电路钻铤、接线体和天线钻铤;/n所述储能插入设置有储能电路,用于存储电路插入的供电;所述电路插入设置有发射电路、接收电路、主控电路,用于发射、接收和处理核磁共振信号;/n所述电路插入与储能插入首尾相连并电气连接,电路插入与天线钻铤通过接线体连接;/n所述电路钻铤与天线钻铤连接,储能插入和电路插入设置于电路钻铤上;/n所述天线钻铤包括钻铤本体、天线、外层永磁体、内层永磁体和磁体插入,其中外层永磁体与天线设置于钻铤本体上,内层永磁体设置于磁体插入上并且与设置于钻铤本体上的外层永磁体的位置相对应,磁体插入设置于钻铤本体内部,设置于钻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插入、电路插入、电路钻铤、接线体和天线钻铤;
所述储能插入设置有储能电路,用于存储电路插入的供电;所述电路插入设置有发射电路、接收电路、主控电路,用于发射、接收和处理核磁共振信号;
所述电路插入与储能插入首尾相连并电气连接,电路插入与天线钻铤通过接线体连接;
所述电路钻铤与天线钻铤连接,储能插入和电路插入设置于电路钻铤上;
所述天线钻铤包括钻铤本体、天线、外层永磁体、内层永磁体和磁体插入,其中外层永磁体与天线设置于钻铤本体上,内层永磁体设置于磁体插入上并且与设置于钻铤本体上的外层永磁体的位置相对应,磁体插入设置于钻铤本体内部,设置于钻铤本体上的天线整合有辅助测量系统,用于确定钻铤本体的姿态和振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插入通过插针与储能插入电气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还包括过渡接头,所述过渡接头与所述天线钻铤连接,用于连接其他的随钻测量仪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泽东贺羽耿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