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水接地线实时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802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接地线实时监测装置,包括右外壳和左外壳,所述右外壳和左外壳分别与密封块固定连接并形成左右两个密封空间,右外壳内部安装有电池,左外壳内部安装有电力采集模块、北斗通信模块和北斗天线,左外壳及右外壳内均安装有线圈限位块、限位块辅助件、半个线圈、密封圈和导电铜柱,左外壳和右外壳合拢时,左外壳中的半个线圈和右外壳中的半个线圈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线圈。该装置采用电流采集模块与北斗通信模块配套的工作方式,在接地线路上安装防水电力采集装置,该装置体积小、整体低功耗设计、续航时间长且不易受环境影响,利用北斗卫星系统进行信息传输,具有全天候、无盲区的特点,抗干扰能力和传输可靠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水接地线实时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监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水接地线实时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的检修施工过程中,接地线作为检修时保护检修人员、电气设备、电网运行安全的技术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接地线的使用状态、挂接位置都不能进行实时、有效的在线监测,维护人员只能通过前往现场查看,交接班交代等方式掌握接地线的使用信息。耗费人力物力,如遇恶劣天气,施工人员检测过程中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中国专利文献CN202948097U公开了一种“接地线在位监测系统”。包括读卡发射装置设置在接地线上,无线转发装置设置在高压变电站,接收主机和监控计算机设置在电力监控中心,读卡发射装置由可读取接地锁信息的射频读卡器、CPU控制单元和射频发射装置构成,CPU控制单元分别与射频读卡器和射频发射装置相连,射频发射装置通过无线射频网络与无线转发装置相连,无线转发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与接收主机相连,接收主机与监控计算机相连,实现对电力系统接地线进行在位远程监测。该装置采用射频发射装置信号传输范围较小且不够稳定,受到恶劣天气影响时难以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水接地线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外壳(2.1)和左外壳(2.2),所述右外壳(2.1)和左外壳(2.2)分别与密封块(2.5)固定连接并形成左右两个密封空间,右外壳(2.1)内部安装有电池(2.6),左外壳(2.2)内部安装有电力采集模块(2.3)、北斗通信模块(2.4)和北斗天线(2.9),左外壳及右外壳内均安装有线圈限位块(2.7)、限位块辅助件(2.71)、半个线圈(2.8)、密封圈(2.10)和导电铜柱(2.11),右外壳(2.1)和左外壳(2.2)合拢时,左外壳中的半个线圈(2.8)和右外壳中的半个线圈(2.8)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线圈(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水接地线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外壳(2.1)和左外壳(2.2),所述右外壳(2.1)和左外壳(2.2)分别与密封块(2.5)固定连接并形成左右两个密封空间,右外壳(2.1)内部安装有电池(2.6),左外壳(2.2)内部安装有电力采集模块(2.3)、北斗通信模块(2.4)和北斗天线(2.9),左外壳及右外壳内均安装有线圈限位块(2.7)、限位块辅助件(2.71)、半个线圈(2.8)、密封圈(2.10)和导电铜柱(2.11),右外壳(2.1)和左外壳(2.2)合拢时,左外壳中的半个线圈(2.8)和右外壳中的半个线圈(2.8)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线圈(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接地线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2.8)、电力采集模块(2.3)、北斗通信模块(2.4)和北斗天线(2.9)依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接地线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外壳(2.1)和左外壳(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晓峰方玉群贺燕王斌郑宏伟梁加凯蒋卫东刘文杰张帆李进荣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