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焕秋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光耦隔离电路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078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耦隔离电路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系统,属于互联网云平台监控领域,包含分布式硬件节点、路由器、云服务器和智能终端,所述分布式硬件节点包含电力供给路口模块、负荷模块、功率计量电路、光耦隔离模块、CPLD及MCU处理单元、WiFi模块、继电器模块、电源管理电路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电源管理电路、功率计量电路等,通过Wi‑Fi向云服务器上传负荷的实时功率信息,云服务器可以根据预先训练好的分类器识别当前负荷种类,实现负荷的分类计量;以非侵入方式采集负荷功率信息,减少安装和维护的工作量;借助云服务器识别负荷、分析运行状态,可以远程控制负荷开关,从而指导用户合理规划用电,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耦隔离电路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互联网云平台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耦隔离电路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能是现代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在电能计量方面,传统的“一户一表”方式是由电力部门抄取电能表并给出当月耗电度数,其弊端在于用户无法获知具体某用电器在某时间段内的耗电情况。可以说,用户对负荷集的动态实时运行信息的掌握还相当匮乏。为解决此问题,传统的侵入式监测方式在每个待测负荷上加装功率测量硬件,“一对一”地监测负荷运行信息,缺点是需要破坏负荷原有的供电电路,在安装、维护上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系统(Non-intrusiveLoadMonitoringSystem,NILMS)是在电力供给入口处安装功率测量硬件,无需破坏负荷硬件结构,可以“一对多”地监控负荷运转状态。但由于缺乏当前所接入负荷的种类先验信息,故随之而来的是负荷种类识别的问题。对于目前电力电子行业,传统开关电源不仅成本高昂,并且电源的体积和灵活性难以得到保证,尤其针对于新能源行业的储能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耦隔离电路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分布式硬件节点、路由器、云服务器和智能终端,所述分布式硬件节点通过路由器连接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与智能终端连接;所述分布式硬件节点包含电力供给路口模块、负荷模块、功率计量电路、光耦隔离模块、CPLD及MCU处理单元、第一WiFi模块、继电器模块、电源管理电路模块;/n所述电力供给路口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负荷模块的输入端、电源管理电路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负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功率计量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功率计量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CPLD及MCU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CPLD及MCU处理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耦隔离电路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分布式硬件节点、路由器、云服务器和智能终端,所述分布式硬件节点通过路由器连接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与智能终端连接;所述分布式硬件节点包含电力供给路口模块、负荷模块、功率计量电路、光耦隔离模块、CPLD及MCU处理单元、第一WiFi模块、继电器模块、电源管理电路模块;
所述电力供给路口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负荷模块的输入端、电源管理电路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负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功率计量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功率计量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CPLD及MCU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CPLD及MCU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WiFi模块和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源管理电路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光耦隔离单元包含光耦U1、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秋
申请(专利权)人:陈焕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