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质采样的排渣式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711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质采样的排渣式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还包括:核心过滤器,该核心过滤器设置有:过滤器内腔,其一端经管路连通进水管、另一端经管路连通出水管,过滤器内腔设置有一段过滤管;过滤器外套,其侧壁设置有供水接头,过滤器外套套设在过滤器内腔外且包裹过滤管,过滤器外套与过滤管之间留有过滤器外腔;所述过滤管由丝网组成。所述核心过滤器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水压力表。所述的核心过滤器输入端依次经进水活接、进水阀门与所述的进水管连通。所述的核心过滤器的输出端依次经出水活接、出水阀门与所述的出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排渣方便、采用准确、延长过滤装置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质采样的排渣式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体过滤领域,尤其涉及水质采样及水质分析仪器的水体前处理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和工作内容,而在保护环境之前,对环境的监测是对目前环境的状况以及环保工作的好坏的一个评价手段。对环境的监测包括水、气、土壤等要素的监测,其中以对水体的监测尤为重要。在对水体的监测过程中,可采用对水体进行水样采集,然后送实验室进行分析的方式,也可采用抽取水体水样后直接输送到在线分析仪进行分析的方式。但是,无论哪一种方式必须对水体进行前处理,而前处理的最主要工作就是过滤。通过过滤,将水体中的大颗粒、杂质、水草等剔除出水样,而保留待分析成分用于水体各个参数,如PH,电导,溶解氧,COD,氨氮等的分析,即,既要过滤掉可能引起分析仪器堵塞或损坏的颗粒物、杂质等,又要不影响分析仪器对水质原有成分的分析,这对水质前处理过滤装置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水质采样的排渣式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能使大颗粒、杂质、水草等跟随采样水流自动排出,延长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质采样的排渣式过滤装置,包括:/n进水管(11);/n出水管(10);/n其特征是,还包括:/n核心过滤器(6),该核心过滤器(6)设置有:/n过滤器内腔(12),其一端经管路连通进水管(11)、另一端经管路连通出水管(10),过滤器内腔(12)设置有一段过滤管(14);/n过滤器外套(15),其侧壁设置有供水接头(16),过滤器外套(15)套设在过滤器内腔(12)外且包裹过滤管(14),过滤器外套(15)与过滤管(14)之间留有过滤器外腔(13);/n当水流从进水管(11)输入、经过滤管(14)内从出水管(10)输出时,部分水流通过过滤管(14)过滤后、经过滤器外腔(13)从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质采样的排渣式过滤装置,包括:
进水管(11);
出水管(10);
其特征是,还包括:
核心过滤器(6),该核心过滤器(6)设置有:
过滤器内腔(12),其一端经管路连通进水管(11)、另一端经管路连通出水管(10),过滤器内腔(12)设置有一段过滤管(14);
过滤器外套(15),其侧壁设置有供水接头(16),过滤器外套(15)套设在过滤器内腔(12)外且包裹过滤管(14),过滤器外套(15)与过滤管(14)之间留有过滤器外腔(13);
当水流从进水管(11)输入、经过滤管(14)内从出水管(10)输出时,部分水流通过过滤管(14)过滤后、经过滤器外腔(13)从过滤器外套(15)的供水接头(16)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质采样的排渣式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管(14)由丝网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质采样的排渣式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丝网为铁丝网或塑料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质采样的排渣式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核心过滤器(6)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水压力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湖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