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水工建筑物自振频率测试的力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689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工建筑物自振频率测试的力锤装置,该力锤装置包括锤体组件和锤头组件,锤头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锤体组件,锤体组件的质量为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水工建筑物自振频率测试的力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水工建筑物自振频率测试的力锤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随着我国一大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陆续投产运行,水工建筑物振动安全运行问题日显突出。为解决水工建筑物振动安全问题,需要测试分析水工建筑的自振频率。与其它行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水工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频率测试需要较大激振能量。测试水工建筑物的自振频率一般通过力锤法进行,即采用力锤装置冲击水工建筑物时产生宽频振源,通过分析水工结构加速度响应与力信号的传递函数,进而求出水工结构的自振频率。如图1所示,力锤装置在进行测试时,力锤装置接收的信号中具有反弹段信号,反弹段信号的振幅与冲击信号的振幅之比普遍大于0.05,甚至大于0.15,由于反弹段信号的存在,导致在分析水工建筑物的自振频率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提供一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水工建筑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水工建筑物自振频率测试的力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锤装置包括:/n锤体组件,所述锤体组件包括锤体本体、第一提手、第二提手、第一柔性套管和第二柔性套管,所述锤体本体为圆柱结构,锤头组件连接于所述锤体本体的一端,所述锤体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沿所述锤体本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螺孔远离所述锤头组件设置,所述第二螺孔靠近所述锤头组件设置,所述第一提手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提手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提手的至少部分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套管内,所述第一柔性套管的外表面设有第一防滑结构,所述第二提手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工建筑物自振频率测试的力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锤装置包括:
锤体组件,所述锤体组件包括锤体本体、第一提手、第二提手、第一柔性套管和第二柔性套管,所述锤体本体为圆柱结构,锤头组件连接于所述锤体本体的一端,所述锤体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沿所述锤体本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螺孔远离所述锤头组件设置,所述第二螺孔靠近所述锤头组件设置,所述第一提手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提手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提手的至少部分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套管内,所述第一柔性套管的外表面设有第一防滑结构,所述第二提手的至少部分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柔性套管内,所述第二柔性套管的外表面设有第二防滑结构;
锤头组件,所述锤头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锤体组件,所述锤体组件的质量为MB,所述锤头组件的质量为MH,MB/MH大于预设值,所述预设值大于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为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一螺孔沿所述锤体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提手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螺孔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一提手与所述第一螺孔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螺孔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二螺孔沿所述锤体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提手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螺孔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提手与所述第二螺孔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手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金惠杨鹏耿峻胡学龙许亮华刘佳洋郭胜山郝寅生钟红何海波王立涛马麟张翠然涂劲梁辉王静李金伟任绍成姜明利李海玲陈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