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转体桥梁的转体部分重心的装置的主视图。该转体桥梁包括下转盘和转体部分,转体部分包括上转盘和梁体,梁体可通过上转盘绕下转盘转动;该装置包括:4n个用于测量荷载力的测力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n为正整数;所有的测力装置用于沿下转盘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并支撑于下转盘与上转盘之间,且所有的测力装置围设形成以下转盘的中心O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且相邻的两个测力装置之间的圆心角为θ;控制装置与测力装置相连,并用于获取测力装置测量的荷载力,以及结合R和θ,计算转体部分的重心偏心量e。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载荷很大的顶升力将转体部分顶升至发生转动,才能测量转体部分的重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测量转体桥梁的转体部分重心的装置
本申请涉及桥梁转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转体桥梁的转体部分重心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尽可能减少对运营线路的影响,桥梁转体施工在跨越铁路、公路时常常成为首选甚至为必选方案。转体桥的转体系统由下转盘、上转盘、上球铰、下球铰、滑道、牵引系统组成,上转盘通过上球铰与下球铰可绕下转盘转动。在上转盘上施工桥墩和梁体,上转盘、桥墩和梁体共同形成转体部分。桥墩和梁体施工完成后,转体部分通过通过千斤顶对拉牵引索,形成旋转力实现转体。转体部分在转体过程中的平衡控制是一个关键点,既要保证转体部分在转体过程中的结构安全,重心偏心不宜过大;又要保证转体部分在转体过程中的可控性,重心偏心不宜过小。因此,在转体前要求对转体桥梁转体部分的重心进行确定和调整。相关技术中,采用的方法是对转体部分进行不平衡重称重试验,授权公告号为CN105507163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转体桥梁称重试验临界点判别的设备及检测方法》,采用的是球铰竖向转动法,主要原理是利用球铰在静摩擦状态与动摩擦状态之间的极限状态时,受力状态会发生突变,同时球铰处位移也发生突变,依此来判断此极限状态时对应的加载荷载,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得到不平衡力矩,从而确定重心偏心值;使用的设备必须含有加载设备千斤顶,测量变形的位移传感器。但是采用球铰竖向转动法的不平衡重称重试验测量转体桥梁转体部分重心存在较大不足:1、目前转体桥梁单个转体部分重量已达到46000吨,当转体部分重量偏大或曲线时,需要的顶升荷载很大,对顶升装置要求较高和复杂,顶升荷载很大时可能对局部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2、顶升加载过程中不能对数据实时处理并反馈控制力的加载,这样极有可能导致转动失控,梁体发生倾覆,安全风险大。3、每次顶升时,均需要把转体部分顶升至发生转动,才能获得所需数据,而每次顶转动都会改变转体部分梁体的空间几何位置;在后续合龙施工时,必须进行梁体纵向、横向空间几何姿态调整,否则相差太大,无法合龙,特别是钢梁,控制精度要求高,需要调整的工作量非常大,调整非常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量转体桥梁的转体部分重心的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需要载荷很大的顶升力将转体部分顶升至发生转动,才能测量转体部分的重心的问题。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转体桥梁的转体部分重心的装置,该转体桥梁包括下转盘和转体部分,所述转体部分包括上转盘和梁体,所述梁体可通过所述上转盘绕所述下转盘转动;该装置包括:4n个用于测量荷载力的测力装置,其中,n为正整数;所有的测力装置用于沿所述下转盘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并支撑于所述下转盘与所述上转盘之间,且所有的测力装置围设形成以所述下转盘的中心O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且相邻的两个测力装置之间的圆心角为θ;控制装置,其与所述测力装置相连,并用于获取测力装置测量的荷载力,以及结合R和θ,计算所述转体部分的重心偏心量e。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转盘包括:-下盘体,其中心朝上凸设并形成有下转台;-下球铰,其设置于所述下转台上;所述上转盘包括:-上盘体,其中心朝下凸设并形成有上转台;-上球铰,其设置于所述上转台上;且所述上球铰与下球铰相适配,以使所述上转盘可通过所述上球铰绕所述下球铰转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球铰为所述下转台向下凹陷形成的球面结构,所述上球铰为所述上转台向下凸设形成的球面结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球铰为所述下转台向上凸设形成的球面结构,所述上球铰为所述上转台向上凹陷形成的球面结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盘体的直径小于所述下盘体的直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盘体的直径大于所述下转台的直径。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用于沿所述下转盘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并支撑于所述下转盘与所述上转盘之间,且所有的支撑柱围设形成以所述下转盘的中心O为圆心,以R2为半径的圆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2大于R。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利用转体桥梁结构的特点,在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均匀布置4n个测力装置,只需完成测力装置的布置,获取测力装置的布置参数R和θ,以及结合测力装置测量的荷载力,就能计算转体部分的重心偏心量e。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需要载荷很大的顶升力将转体部分顶升至发生转动,才能测量转体部分的重心的问题。测量过程简单高效,且可实现实时测量转体部分的重心偏心量e,在施工转体部分的过程中就可以获得重心偏心量e,方便对施工过程的安全和平衡的掌控,保障测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及施工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转体桥梁的转体部分重心的装置,由于本申请利用转体桥梁结构的特点,在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均匀布置4n个测力装置,只需完成测力装置的布置,获取测力装置的布置参数R和θ,以及结合测力装置测量的荷载力,就能计算转体部分的重心偏心量e。因此,本申请的测力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载荷很大的顶升力将转体部分顶升至发生转动,才能测量转体部分的重心的问题。测量过程简单高效,且可实现实时测量转体部分的重心偏心量e,在施工转体部分的过程中就可以获得重心偏心量e,方便对施工过程的安全和平衡的掌控,保障测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及施工的安全性和可控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量转体桥梁的转体部分重心的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量转体桥梁的转体部分重心的装置的测力装置的平面布置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下转盘,10-下盘体,11-下转台,12-下球铰,2-上转盘,20-上盘体,21-上转台,22-上球铰,3-梁体,4-转体部分,5-控制装置,6-测力装置,7-荷载小车,8-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转体桥梁的转体部分重心的装置,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需要载荷很大的顶升力将转体部分顶升至发生转动,才能测量转体部分的重心的问题。实施例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测量转体桥梁的转体部分重心的装置的主视图。该转体桥梁包括下转盘1和转体部分4,转体部分4包括上转盘2和梁体3,梁体3可通过上转盘2绕下转盘1转动;该装置包括:4n个用于测量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测量转体桥梁的转体部分重心的装置,该转体桥梁包括下转盘(1)和转体部分(4),所述转体部分(4)包括上转盘(2)和梁体(3),所述梁体(3)可通过所述上转盘(2)绕所述下转盘(1)转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n4n个用于测量荷载力的测力装置(6),其中,n为正整数;所有的测力装置(6)用于沿所述下转盘(1)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并支撑于所述下转盘(1)与所述上转盘(2)之间,且所有的测力装置(6)围设形成以所述下转盘(1)的中心O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且相邻的两个测力装置(6)之间的圆心角为θ;/n控制装置(5),其与所述测力装置(6)相连,并用于获取测力装置(6)测量的荷载力,以及结合R和θ,计算所述转体部分(4)的重心偏心量e。/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量转体桥梁的转体部分重心的装置,该转体桥梁包括下转盘(1)和转体部分(4),所述转体部分(4)包括上转盘(2)和梁体(3),所述梁体(3)可通过所述上转盘(2)绕所述下转盘(1)转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4n个用于测量荷载力的测力装置(6),其中,n为正整数;所有的测力装置(6)用于沿所述下转盘(1)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并支撑于所述下转盘(1)与所述上转盘(2)之间,且所有的测力装置(6)围设形成以所述下转盘(1)的中心O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且相邻的两个测力装置(6)之间的圆心角为θ;
控制装置(5),其与所述测力装置(6)相连,并用于获取测力装置(6)测量的荷载力,以及结合R和θ,计算所述转体部分(4)的重心偏心量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转体桥梁的转体部分重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转盘(1)包括:
-下盘体(10),其中心朝上凸设并形成有下转台(11);
-下球铰(12),其设置于所述下转台(11)上;
所述上转盘(2)包括:
-上盘体(20),其中心朝下凸设并形成有上转台(21);
-上球铰(22),其设置于所述上转台(21)上;且所述上球铰(22)与下球铰(12)相适配,以使所述上转盘(2)可通过所述上球铰(22)绕所述下球铰(12)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力军,曹明明,尹光顺,彭旭民,曾德礼,位东升,吴何,唐家瑞,周雄,李苏洋,阮希贤,邵英帅,张美玲,王文洋,任虹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