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67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9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活塞管两端分别连通压力变送器接头套与油管接头套,压力变送器接头套与油管接头套则分别连通压力变送器与原油管线。活塞管内具有可滑动的活塞,活塞与活塞管靠近压力变送器接头套的一端之间形成的测压油液盛放空间内注入有测压油液。压力变送器探测活塞管靠近压力变送器接头套一端的测压油液的油压可得到原油管道内原油的油压。液体隔离设备代替了压力变送器原本的引压管,活塞对液体隔离设备两端进行了隔离,液体隔离设备与原油管线连接时的杂质不会进入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受到杂质的影响而出现故障的可能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
本公开涉及油田采油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
技术介绍
压力变送器是将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微弱的电信号放大以便转送或启动控制元件。压力变送器常用于油井井口压力数据采集,且压力变送器在使用时,压力变送器的引压管需要与原油管线连通,以使油液可以从原油管线进入引压管进而被压力变送器测量。由于压力变送器所处环境较为恶劣,压力变送器在连接原油管线时压力变送器的引压管内容易进入杂质且不易清除干净,容易出现杂质进入压力变送器导致压力变送器出现故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可以减小压力变送器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所述液体隔离设备包括压力变送器接头套、油管接头套、活塞管与活塞,所述压力变送器接头套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管的一端同轴密封连接,所述活塞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管接头套同轴密封连接,所述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塞管内,且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管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管靠近所述压力变送器接头套的一端之间形成测压油液盛放空间。可选地,所述压力变送器接头套的最小内径与所述油管接头套的最小内径相同。可选地,所述压力变送器接头套的最小内径小于所述活塞管的内径。可选地,所述活塞的两个端面均为凹陷的半球形面。可选地,所述活塞的外壁上同轴设置有密封环。可选地,所述活塞的直径小于所述活塞管的内径。r>可选地,所述液体隔离设备还包括压力表阀,所述压力表阀的进口端与所述压力变送器接头套连接。可选地,所述压力变送器接头套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活塞管连接筒与第一缓冲环形筒,所述第一活塞管连接筒远离所述第一缓冲环形筒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管连接筒与第一缓冲环形筒的连接处具有第一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活塞管的内径。可选地,所述油管接头套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二活塞管连接筒与第二缓冲环形筒,所述第二活塞管连接筒远离所述第二缓冲环形筒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管3同轴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管连接筒与第二缓冲环形筒的连接处具有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二活塞管连接筒的内径与所述第一活塞管连接筒的内径相同,第二缓冲环形筒内径与所述第一缓冲环形筒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内径相同。可选地,所述测压油液盛放空间内具有防冻压力变送器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在压力变送器和原油管道之间设置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中压力变送器接头套一端与活塞管的一端同轴密封连接,活塞管的另一端与油管接头套同轴密封连接,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活塞管内,且活塞与活塞管的内壁密封配合。在活塞与活塞管靠近压力变送器接头套的一端之间形成的测压油液盛放空间内注入测压油液,再将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的压力变送器接头套远离活塞管的一端与压力变送器连通,压力变送器探测头伸入测压油液内,将油管接头套远离活塞管的一端则同轴连通至输送原油的管道。原油管道内的油压会推动活塞在活塞管内移动,活塞移动将原油管道内原油的油压传递至活塞管靠近压力变送器接头套的一端的测压油液内。原油的油压变化通过活塞转变为测压油液的油压变化,压力变送器探测活塞管靠近压力变送器接头套一端的测压油液的油压可得到原油管道内原油的油压。液体隔离设备代替了压力变送器原本的引压管,活塞对液体隔离设备两端进行了隔离,液体隔离设备与原油管线连接时的杂质不会进入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受到杂质的影响而出现故障的可能性降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可知,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包括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油管接头套2、活塞管3与活塞4。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一端与活塞管3的一端同轴密封连接,活塞管3的另一端与油管接头套2同轴密封连接,活塞4可滑动地设置在活塞管3内,且活塞4与活塞管3的内壁密封配合。活塞4与活塞管3靠近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的一端之间形成测压油液盛放空间S。在压力变送器和原油管道之间设置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中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一端与活塞管3的一端同轴密封连接,活塞管3的另一端与油管接头套2同轴密封连接,活塞4可滑动地设置在活塞管3内,且活塞4与活塞管3的内壁密封配合。在活塞4与活塞管3靠近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的一端之间形成的测压油液盛放空间S内注入测压油液,再将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的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远离活塞管3的一端与压力变送器连通,压力变送器探测头伸入测压油液内,将油管接头套2远离活塞管3的一端则同轴连通至输送原油的管道。原油管道内的油压会推动活塞4在活塞管3内移动,活塞4移动将原油管道内原油的油压传递至活塞管3靠近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的一端的测压油液内。原油的油压变化通过活塞4转变为测压油液的油压变化,压力变送器探测活塞管3靠近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一端的测压油液的油压可得到原油管道内原油的油压。液体隔离设备代替了压力变送器原本的引压管,活塞4对液体隔离设备两端进行了隔离,液体隔离设备与原油管线连接时的杂质不会进入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受到杂质的影响而出现故障的可能性降低。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测压油液为不包含杂质的油液,避免对压力变送器造成损伤。可选地,活塞4可为圆柱形且活塞4同轴设置在活塞管3内。活塞4为圆柱形且活塞4同轴设置在活塞管3内,便于活塞4在管状的活塞管3内的轴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提供的其他实现方式中,活塞4的形状也可为椭圆柱形或者圆台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如图1所示,活塞4的两个端面4a均可为凹陷的半球形面。活塞4的两个端面4a均可为凹陷的半球形面,可以增大活塞4与油液的受压面积,便于活塞4在活塞管3内的移动,以在原油的油压变化时,测压油液的压力也随之即时变化,压力变送器测量到原油管道内原油的实时油压数据。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其他实现方式中,活塞4的两个端面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具有凹槽的形状,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如图1所示,活塞4的外壁上可同轴设置有密封环5。密封环5可以提高活塞4与活塞管3之间的密封性。可选地,活塞4在其轴向上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在活塞4的轴向上间隔分布的密封环5。活塞4与活塞管3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隔离设备包括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油管接头套(2)、活塞管(3)与活塞(4),所述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管(3)的一端同轴密封连接,所述活塞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管接头套(2)同轴密封连接,所述活塞(4)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塞管(3)内,且所述活塞(4)与所述活塞管(3)的内壁密封配合,/n所述活塞(4)与所述活塞管(3)靠近所述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的一端之间形成测压油液盛放空间(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力变送器的液体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隔离设备包括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油管接头套(2)、活塞管(3)与活塞(4),所述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管(3)的一端同轴密封连接,所述活塞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管接头套(2)同轴密封连接,所述活塞(4)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塞管(3)内,且所述活塞(4)与所述活塞管(3)的内壁密封配合,
所述活塞(4)与所述活塞管(3)靠近所述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的一端之间形成测压油液盛放空间(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的最小内径与所述油管接头套(2)的最小内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变送器接头套(1)的最小内径小于所述活塞管(3)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的两个端面(4a)均为凹陷的半球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体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的外壁上同轴设置有密封环(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的直径小于所述活塞管(3)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体隔离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美红刘欣王立军许立沙付彦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