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湿度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654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湿度感应装置,包括温湿度数据处理组件、温湿度数据探测组件、及LORA传输组件,所述温湿度数据处理组件包括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第一通讯串口与所述温湿度数据探测组件连接以用于将温湿度数据传输至该处理芯片处理,所述LORA传输组件包括传输芯片及数据发射模块,所述传输芯片通过第二通讯串口与所述处理芯片连接,所述数据发射模块包括用于发射数据的发射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采用LORA传输单元对温湿度数据进行远距离或近距离传输,且该温湿度感应装置启动后可以自动通讯连接,无需再人工操作,操作方便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湿度感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湿度探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温湿度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温湿度计基本上需要操作员采用手持的方式在现场进行监测以及读取数据,还有一部分的温湿度感应装置是通过蓝牙以及WIFI传输数据至终端,然后再在终端显示数据。但是蓝牙、WIFI传输都是采用2.4G频段,这个频段容易受外界其他信号互相干扰,从而影响数据传输效率,并且蓝牙、WIFI传输有效范围小,当传输范围内有障碍物阻挡时,蓝牙、WIFI传输容易断开网络或出现连接中断等情况,影响测量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温湿度感应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温湿度感应装置,包括温湿度数据处理组件、温湿度数据探测组件、及LORA传输组件,所述温湿度数据处理组件包括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第一通讯串口与所述温湿度数据探测组件连接以用于将温湿度数据传输至该处理芯片处理,所述LORA传输组件包括传输芯片及数据发射模块,所述传输芯片通过第二通讯串口与所述处理芯片连接,所述数据发射模块包括用于发射数据的发射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包括发射单元、电感L1、电容C17、C18,所述电感L1设置于所述发射单元的第1接口与所述传输芯片的第2管脚之间,于该电感L1左、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支、第二分支,所述电容C17设置于该第一分支上,所述电容C18设置于该第二分支上。作为优选,所述传输芯片的第7管脚通过电阻R20与所述处理芯片的第34管脚连接,所述传输芯片的第8管脚通过电阻R19与所述处理芯片的第35管脚连接。更优选地,所述电阻R19的阻值与所述电阻R20的阻值一致。作为优选,所述传输芯片的第12管脚、第13管脚上连接有TVS管以用于保护所述LORA传输组件。作为优选,所述传输芯片的第15管脚上通过电阻R21连接有发光二极管。作为优选,所述温湿度数据探测组件为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讯串口为IIC串口。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讯串口为UART串口。作为优选,所述传输芯片的第16管脚、第17管脚、第18管脚设置有程序烧录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采用LORA传输单元对温湿度数据进行远距离或近距离传输,且该温湿度感应装置启动后可以自动通讯连接,无需再人工操作,操作方便简单。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中温湿度数据处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LORA传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温湿度感应装置,包括温湿度数据处理组件、温湿度数据探测组件、及LORA传输组件,所述温湿度数据处理组件包括处理芯片1,所述处理芯片1通过第一通讯串口与所述温湿度数据探测组件连接以用于将温湿度数据传输至该处理芯片1处理,所述LORA传输组件包括传输芯片2及数据发射模块,所述传输芯片2通过第二通讯串口与所述处理芯片1连接,所述数据发射模块包括用于发射数据的发射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包括发射单元、电感L1、电容C17、C18,所述电感L1设置于所述发射单元的第1接口与所述传输芯片2的第2管脚之间,于该电感L1左、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支、第二分支,所述电容C17设置于该第一分支上,所述电容C18设置于该第二分支上。具体地,发射单元为天线座,天线座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连接,且连接于电容C17一端并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温湿度感应装置,所述传输芯片2的第7管脚通过电阻R20与所述处理芯片1的第34管脚连接,所述传输芯片2的第8管脚通过电阻R19与所述处理芯片1的第35管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19的阻值与所述电阻R20的阻值一致。具体地,电阻R19的阻值为22Ω,电阻R20的阻值为22Ω,电阻R20、电阻R19的作用是阻抗匹配,改善阻抗匹配情况,以减少反射,避免振荡发生。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温湿度感应装置,所述传输芯片2的第12管脚、第13管脚上连接有TVS管以用于保护所述LORA传输组件。具体地,首先,TVS管具有极快的响应时间以及相当高的浪涌吸收能力,当TVS管一端(1、5、6管脚)以及另一端(2、3、4管脚)经受瞬间的高能量冲击时,TVS管能以极高的速度把两端间的阻抗值由高阻抗变为低阻抗,以吸收瞬间大电流,将TVS管两端电压箝制在一个预定的数值上,从而能保护后面的电路元件不受瞬态高压尖峰脉冲的冲击。该TVS管的型号为SP0503。其次,传输芯片2的第12管脚、第13管脚连接的是配置单元,用于配置LORA传输组件的网关、频段参数等。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温湿度感应装置,所述传输芯片2的第15管脚上通过电阻R21连接有发光二极管。具体地,发光二极管在传输芯片2发送数据时会闪烁绿灯,表示正在发送数据;该电阻R21的阻值为330Ω。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温湿度感应装置,所述温湿度数据探测组件为温湿度传感器。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温湿度感应装置,所述第一通讯串口为IIC串口。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温湿度感应装置,所述第二通讯串口为UART串口。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温湿度感应装置,所述传输芯片2的第16管脚、第17管脚、第18管脚设置有程序烧录接口,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反馈来更新程序以达到用户需求。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温湿度感应装置,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包括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处理芯片1发送温湿度数据间隔时间的计时电路,所述计时电路包括电容C3、C6、晶振器Y1、及电阻R5,所述电容C3、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湿度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湿度数据处理组件、温湿度数据探测组件、及LORA传输组件,所述温湿度数据处理组件包括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第一通讯串口与所述温湿度数据探测组件连接以用于将温湿度数据传输至该处理芯片处理,所述LORA传输组件包括传输芯片及数据发射模块,所述传输芯片通过第二通讯串口与所述处理芯片连接,所述数据发射模块包括用于发射数据的发射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包括发射单元、电感L1、电容C17、C18,所述电感L1设置于所述发射单元的第1接口与所述传输芯片的第2管脚之间,于该电感L1左、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支、第二分支,所述电容C17设置于该第一分支上,所述电容C18设置于该第二分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湿度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湿度数据处理组件、温湿度数据探测组件、及LORA传输组件,所述温湿度数据处理组件包括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第一通讯串口与所述温湿度数据探测组件连接以用于将温湿度数据传输至该处理芯片处理,所述LORA传输组件包括传输芯片及数据发射模块,所述传输芯片通过第二通讯串口与所述处理芯片连接,所述数据发射模块包括用于发射数据的发射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包括发射单元、电感L1、电容C17、C18,所述电感L1设置于所述发射单元的第1接口与所述传输芯片的第2管脚之间,于该电感L1左、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支、第二分支,所述电容C17设置于该第一分支上,所述电容C18设置于该第二分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温湿度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芯片的第7管脚通过电阻R20与所述处理芯片的第34管脚连接,所述传输芯片的第8管脚通过电阻R19与所述处理芯片的第35管脚连接。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益军李永健洪少林杨骐骏饶哲章毕利华陈闰
申请(专利权)人: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