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现场布置建筑观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644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现场布置建筑观测平台,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上方连接有主动齿轮,四个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齿轮盒的上表面设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分别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螺纹杆的外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顶端焊接固定有一个升降台,升降台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且所述升降台的上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固定有旋转台,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顶部与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安全,可有效避免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现场布置建筑观测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观测平台,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现场布置建筑观测平台。
技术介绍
BIM是指基于模型的信息化管理或者建筑信息化管理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管理三维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建筑观测是BIM的重要应用之一,在建筑观测中需要使用到观测平台。中国专利(CN201721860820.3,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此专利通过行走轮使得装置移动到指定地点进行观测,观测的时候,旋转支撑杆使得支撑板与地面接触,保持装置的稳定和水平,方便进行观测,观测人员可以站在旋转台上进行观测,通过旋转手轮,从而使得螺纹套进行旋转,螺纹套与螺纹杆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套管与升降杆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升降台进行升降,通过转动电机控制齿轮转动,齿轮驱动齿条行动,从而使得旋转台进行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现场布置建筑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14),第一伺服电机(14)的上方设有齿轮盒(4),齿轮盒(4)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21)和从动齿轮(22),所述从动齿轮(22)啮合连接于主动齿轮(21)外围,第一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21)连接,齿轮盒(4)的上表面设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底端与从动齿轮(22)连接,螺纹杆(5)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螺纹套(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台(7),升降台(7)上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2),且升降台(7)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转动轴(11)的顶部固定有旋转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现场布置建筑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14),第一伺服电机(14)的上方设有齿轮盒(4),齿轮盒(4)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21)和从动齿轮(22),所述从动齿轮(22)啮合连接于主动齿轮(21)外围,第一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21)连接,齿轮盒(4)的上表面设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底端与从动齿轮(22)连接,螺纹杆(5)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螺纹套(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台(7),升降台(7)上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2),且升降台(7)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转动轴(11)的顶部固定有旋转台(8),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的顶部与所述转动轴(11)的底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现场布置建筑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驱动轮(18),驱动轮(18)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带轮(19),底板(1)上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3),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带轮(2),第二带轮(2)通过皮带与第一带轮(19)传动连接,底板(1)的下表面另一侧安装有转向轮(16),驱动轮(18)和转向轮(16)的外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固定槽(23),所述固定槽(23)的内部均安装有伸缩弹簧(24),伸缩弹簧(24)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远离伸缩弹簧(24)的一端位于固定槽(23)的外部,且固定有弧形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鑫魏建军徐桂明段佳祥单大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