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由驱动机构和干燥机构组成,其中,干燥机构包括:长筒主轴(左端封口、右端开口)、螺旋叶片、左隔板、左封头、右隔板、右封头和外套筒,长筒主轴通过轴承架在左隔板和右隔板上,螺旋叶片焊接在长筒主轴上,左封头与左隔板形成左侧封闭腔,右封头与右隔板形成右封闭腔,外套筒套在长筒主轴上,两端分别固定在左隔板和右隔板上,外套筒的环形夹层通过右隔板上的环状气孔与右侧封闭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通过设置新型的加热源流通通道,大大提高了集成化程度;(2)长筒主轴、外套筒及两侧隔板均有加热源供热,对待干燥物料形成了全面包裹,增强了干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干燥器,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属于干燥器
技术介绍
干燥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在食品加工、制药、化工、能源等许多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螺旋干燥器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常用干燥器,一般由带有螺旋叶片的旋转轴和外套筒组成,物料在螺旋叶片的旋转推动下一边被加热干燥,一边被输送转移。螺旋干燥器的加热源一般有高温蒸汽、热烟气、热风、热水、导热油、电热丝等。现有的螺旋干燥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外热型外热型螺旋干燥器的热源只通入带有夹层的外套筒对物料进行加热,实心主轴和主轴上分布的螺旋叶片只对物料进行输运和搅拌。这种类型的螺旋干燥器干燥慢,干燥效果也不均匀,往往外侧干燥效果较好而内侧较差。二、内热型内热型螺旋干燥器的热源只通入空心的旋转轴中或带有空腔的螺旋叶片中,从内部对物料进行干燥,而外套筒没有干燥作用。这种类型的螺旋干燥器干燥效果一般也不均匀,内侧较好而外侧较差。此外,这种类型的螺旋干燥器将热源送入到旋转中的主轴或空腔螺旋叶片中时,涉及到旋转机械,在热源输送管道和旋转机械的连接处一般都是采用旋转接头连接,旋转接头结构复杂且对密封有极高的要求,增加了设备成本,且不利于集成化。三、内外共热型内外共热型螺旋干燥器的热源同时流过外套筒夹层和空心旋转轴,从内、外部同时对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快且均匀。现有的内外共热型螺旋干燥器其外套筒夹层和空心旋转轴均有各自独立的进出口与热源管道相连接,管道布置复杂,且在空心旋转轴的进出口连接处都采用旋转接头,增加了设备成本,且不利于集成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由驱动机构和干燥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前述干燥机构包括:长筒主轴、螺旋叶片、左隔板、左封头、右隔板、右封头和外套筒,其中:前述长筒主轴左端封口、右端开口,左端与驱动机构连接,螺旋叶片焊接在长筒主轴的外壁上,长筒主轴通过轴承架在左隔板和右隔板上,左隔板和右隔板固定在支座上,右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环状气孔,长筒主轴伸出左隔板的筒身上沿周向开设有一圈主轴进气口;前述左封头设置在左隔板的左侧且与左隔板形成左侧封闭腔,左封头上开设有加热源入口和传动轴孔,右封头设置在右隔板的右侧且与右隔板形成右侧封闭腔;前述外套筒由外套筒内层和外套筒外层组成,外套筒套在长筒主轴上,两端分别固定在左隔板和右隔板上,并且外套筒内层和外套筒外层形成的环形夹层通过右隔板上的环状气孔与右侧封闭腔连通,外套筒外层在靠近左隔板处开设有加热源出口,外套筒内层和外套筒外层上开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若干周向排布的水气透孔。前述的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水气透孔处设置有滤网。前述的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长筒主轴的内壁上焊接有一圈长条形的长筒主轴内肋片。前述的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长筒主轴的外壁上设置有竖搅拌片。前述的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螺旋叶片上设置有横搅拌片。前述的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轴承的两侧均安装有密封圈。前述的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传动轴孔的两侧均安装有密封圈。前述的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左封头、右封头和外套筒外层的表面包裹有保温层。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通过设置新型的加热源流通通道,使加热源流过长筒主轴、外套筒及两侧隔板进行加热,一方面简化了加热源流通管道及进出口的布置,另一方面取消了加热源通入主轴所用的旋转接头,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集成化程度;(2)长筒主轴、外套筒及两侧隔板均有加热源供热,对待干燥物料形成全面包裹,增大了加热面积,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干燥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图1中的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的A-A截面图;图3是图1中的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的B-B截面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长筒主轴;2-螺旋叶片;3-主轴进气口;4-左隔板;5-左封头;6-轴承;7-密封圈;8-右隔板;9-环状气孔;10-右封头;11-外套筒内层;12-外套筒外层;13-水气透孔;14-滤网;15-进料口;16-出料口;17-加热源入口;18-加热源出口;19-长筒主轴内肋片;20-竖搅拌片;21-横搅拌片;22-传动轴;23-连接法兰;24-传动轴孔;25-传动齿轮;26-减速器;27-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本技术提供的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由驱动机构和干燥机构组成。1、干燥机构参照图1,干燥机构包括:长筒主轴1、螺旋叶片2、左隔板4、左封头5、右隔板8、右封头10和外套筒。长筒主轴1左端封口、右端开口。长筒主轴1的内壁上焊接有一圈长条形的长筒主轴内肋片19,外壁上设置有竖搅拌片20。左隔板4和右隔板8固定在支座上,长筒主轴1通过轴承6架在左隔板4和右隔板8上,长筒主轴1伸出左隔板4的筒身上沿周向开设有一圈主轴进气口3。右隔板8上开设有若干环状气孔9,如图3所示。轴承6的两侧均安装有密封圈7。螺旋叶片2焊接在长筒主轴1的外壁上,螺旋叶片2上设置有横搅拌片21。左封头5设置在左隔板4的左侧,并且与左隔板4形成左侧封闭腔,左封头5上开设有加热源入口17和传动轴孔24,传动轴孔24的两侧均安装有密封圈。右封头10设置在右隔板8的右侧,并且与右隔板8形成右侧封闭腔,长筒主轴1的右端开口伸进右侧封闭腔中。外套筒由外套筒内层11和外套筒外层12组成,二者形成环形夹层。外套筒套在长筒主轴1上,两端分别固定在左隔板4和右隔板8上,环形夹层通过右隔板8上的环状气孔9与右侧封闭腔连通,环形夹层在左隔板4处封口。外套筒外层12在靠近左隔板4处开设有加热源出口18。外套筒内层11和外套筒外层12上开设有进料口15、出料口16和若干周向排布的水气透孔13,水气透孔13处设置有滤网14,水气透孔13的周向排布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左封头5、右封头10和外套筒外层12的表面包裹有保温层(未示出),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干燥器的干燥效果。2、驱动机构参照图1,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轴22、传动齿轮25、减速器26和电机27。传动齿轮25安装在传动轴22上,传动轴22穿过左封头5上的传动轴孔24并通过连接法兰23与长筒主轴1的左端连接,传动轴孔24的两侧亦安装有密封圈,电机27和减速器26固定在支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由驱动机构和干燥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包括:长筒主轴(1)、螺旋叶片(2)、左隔板(4)、左封头(5)、右隔板(8)、右封头(10)和外套筒,其中:/n所述长筒主轴(1)左端封口、右端开口,左端与驱动机构连接,螺旋叶片(2)焊接在长筒主轴(1)的外壁上,长筒主轴(1)通过轴承(6)架在左隔板(4)和右隔板(8)上,左隔板(4)和右隔板(8)固定在支座上,右隔板(8)上开设有若干环状气孔(9),长筒主轴(1)伸出左隔板(4)的筒身上沿周向开设有一圈主轴进气口(3);/n所述左封头(5)设置在左隔板(4)的左侧且与左隔板(4)形成左侧封闭腔,左封头(5)上开设有加热源入口(17)和传动轴孔(24),右封头(10)设置在右隔板(8)的右侧且与右隔板(8)形成右侧封闭腔;/n所述外套筒由外套筒内层(11)和外套筒外层(12)组成,外套筒套在长筒主轴(1)上,两端分别固定在左隔板(4)和右隔板(8)上,并且外套筒内层(11)和外套筒外层(12)形成的环形夹层通过右隔板(8)上的环状气孔(9)与右侧封闭腔连通,外套筒外层(12)在靠近左隔板(4)处开设有加热源出口(18),外套筒内层(11)和外套筒外层(12)上开设有进料口(15)、出料口(16)和若干周向排布的水气透孔(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内外共热套筒式螺旋干燥器,由驱动机构和干燥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包括:长筒主轴(1)、螺旋叶片(2)、左隔板(4)、左封头(5)、右隔板(8)、右封头(10)和外套筒,其中:
所述长筒主轴(1)左端封口、右端开口,左端与驱动机构连接,螺旋叶片(2)焊接在长筒主轴(1)的外壁上,长筒主轴(1)通过轴承(6)架在左隔板(4)和右隔板(8)上,左隔板(4)和右隔板(8)固定在支座上,右隔板(8)上开设有若干环状气孔(9),长筒主轴(1)伸出左隔板(4)的筒身上沿周向开设有一圈主轴进气口(3);
所述左封头(5)设置在左隔板(4)的左侧且与左隔板(4)形成左侧封闭腔,左封头(5)上开设有加热源入口(17)和传动轴孔(24),右封头(10)设置在右隔板(8)的右侧且与右隔板(8)形成右侧封闭腔;
所述外套筒由外套筒内层(11)和外套筒外层(12)组成,外套筒套在长筒主轴(1)上,两端分别固定在左隔板(4)和右隔板(8)上,并且外套筒内层(11)和外套筒外层(12)形成的环形夹层通过右隔板(8)上的环状气孔(9)与右侧封闭腔连通,外套筒外层(12)在靠近左隔板(4)处开设有加热源出口(18),外套筒内层(11)和外套筒外层(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程嘉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