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风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54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6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风机和空调器。该风道组件包括排风管道,包括有出风口;缩口结构,设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缩口结构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排风管道的流通面积。在排风管道的出风口设置缩口结构,使得流出的风得到集中送出,改变了出风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组件、风机和空调器
本申请属于空调器
,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组件、风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空调行业中,为了实现空调的上下送风方式,分别在使用离心风机以及轴流风机的前提下,运用增加风叶数量和改变风道的方式,构成不同形式的上下出风方式。风道形状是实现上下出风方式中一个重要的零部件,要求在实现送风功能的前提下,风道的形状也各种各样。由于风道的差异致使出风口的送风方式以及舒适性很差,包括送风的风量和空气气流较为松散,让用户感觉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较差,舒适性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组件、风机和空调器,能够改变出风方式,风流得到集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包括:排风管道,包括有出风口;缩口结构,设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缩口结构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排风管道的流通面积。优选地,所述缩口结构的流通面积为所述排风管道的流通面积的60%-75%。优选地,所述缩口结构与所述出风口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缩口结构包括所述出风口处向内倾斜设置的管道壁。优选地,所述倾斜设置的角度小于30°。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风道组件。优选地,所述风机包括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所述上出风口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下出风口的流通面积;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均设有所述缩口结构。优选地,在所述缩口结构为倾斜设置的管道壁时,所述上出风口的倾斜角小于所述下出风口的倾斜角。优选地,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风道组件或如上任一所述的风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风道组件,包括:排风管道,包括有出风口;缩口结构,设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缩口结构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排风管道的流通面积。在排风管道的出风口设置缩口结构,使得流出的风得到集中送出,改变了出风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风机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风机的立体结构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风机;2、上出风口;3、下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风道组件,包括:排风管道,包括有出风口;缩口结构,设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缩口结构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排风管道的流通面积。在出风口处增设缩口结构,使得气流在出风口处进行汇集和压缩,送风的风量和空气气流得到集中,由于远离风源位置进行缩口设置,风量损失较小,能增加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缩口结构的流通面积为排风管道的流通面积的60%-75%。排风管道中风的流通面积在缩口结构处得到缩小,由于风一直流通至出风口处流通面积缩小,相对风流更为集中,流速增大,不易与管道壁进行热交换发生凝露现象。在一些实施例中,缩口结构与出风口为一体结构。对缩口结构整合在出风口上,构成一体结构,结构简单,制作和装配方便。在一些实施例中,缩口结构包括出风口处向内倾斜设置的管道壁。缩口结构直接采用管道壁制作,尤其是出风口处的管道壁向内倾斜设置构成,使得排出的风沿管道壁得到集中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设置的角度小于30°。为提高风的流通顺畅性以及压缩效果,倾斜角度适宜小于30°。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1,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风道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1包括有上出风口2和下出风口3,上出风口2的流通面积大于下出风口3的流通面积;上出风口2和所述下出风口3均设有缩口结构。在风机1的两个出风口处均设置缩口结构,可分别设置两处出风的流通面积,适应各种不同使用环境,可操作性高。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缩口结构为倾斜设置的管道壁时,上出风口2的倾斜角小于下出风口3的倾斜角。仅通过改变两个出风口处管道壁的倾斜角度,能实现对两个出风口的流通面积的改变,操作简单。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1为离心风机1或轴流风机1。下面以离心风机1为例,对上下出风方式进行详细描述,轴流风机1也具有同样的效果。离心风机1可实现上出风和下出风,包括有风道组件,气流经离心风机1汇集后进入风道组件后,由于风道的上下出口的特殊结构,致使气流沿着风道向上下方向进行输送。在风道组件的上下位置靠近转向区域方向设置斜角,即缩口结构,其中上出风口2缩口的倾斜角度用a表示,下出风口3缩口的倾斜角度用r表示,为了让其气流汇集压缩效果以及在不影响舒适性的前提下,a<r<30°设计,斜角大小受上下出风风量的要求而定;气流经过风道,由于风道经过缩口设置,气流会由于压强的原因对气流进行压缩,以及气流沿着风道内壁面向上或向下输送,正由于气流沿着内壁面输送,风道的外表面即与风道缩口位置同一个平面的表面会产生少量的凝露,从而减少能量的损耗,以及增加出风口风量,使其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效果大大的提升。其次由于风道的收缩,即远离风机1位置处向内压缩,使其经离心风机1运送的风量不在离心风机1位置处损失,保证其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果。缩口的存在,促使经过离心风机1的风能长距离的向上风口和下风口不断的送风。离心风机1能压缩上下出风口3位置的气流,从而解决了气流松散和不集中问题有很大的效果。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风道组件或如上任一所述的风机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排风管道,包括有出风口;/n缩口结构,设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缩口结构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排风管道的流通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风管道,包括有出风口;
缩口结构,设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缩口结构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排风管道的流通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结构的流通面积为所述排风管道的流通面积的60%-7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结构与所述出风口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结构包括所述出风口处向内倾斜设置的管道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设置的角度小于30°。


6.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春盖邵家成罗文君丘晓宏潘龙腾陈红光赵霆赵健聪骆妍曾新成韩冲李强刘德茂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