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47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路灯,属于道路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杆体,所述杆体设置有杆体基础段,所述杆体基础段上方设置有变径过渡段,所述变径过渡段中上部设置有喷雾组件,所述变径过渡段上方设置有灯臂连接段,所述灯臂连接段中部设置有喷淋组件,所述杆体底部设置有法兰,所述杆体通过所述法兰安装在路灯基础上,所述路灯基础设置在地下,所述路灯基础左侧设置有储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杆体上设置有喷雾组件和喷淋组件,能够满足不同程度污染状况进行除尘的需求,喷雾组件用于应对轻度污染,喷淋组件用于应对中度和重度污染,喷雾组件和喷淋组件相互配合使用,有效提高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路灯
本技术涉及道路照明产品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除尘路灯。
技术介绍
路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和农村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趋势下,路灯的功能不断完善,照明功能仅仅是路灯产品最基础的功能,已经逐步无法满足智慧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雾霾污染严重的地区,城市市政管理部门需要通过高空喷雾车进行不间断的喷雾洒水,以实现降尘除霾,高空喷雾车作业成本较高,且除尘效果并不理想,由于高空喷雾车仅能够在某个时间段进行喷雾作业,喷雾作业后,雾气消散后,但空气中的雾霾尘埃并不能一次性完全消散,而且高空喷雾车在作业时,对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也会造成安全隐患。路灯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节点,在城市中分布均匀,通过在路灯上增加除尘功能,充分发挥路灯杆的基础设施的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以实现不间断智能化的除尘作业。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路灯无法实现除尘功能这一不足,提供一种除尘路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除尘路灯,包括杆体,所述杆体设置有杆体基础段,所述杆体基础段上方设置有变径过渡段,所述变径过渡段中上部设置有喷雾组件,所述变径过渡段上方设置有灯臂连接段,所述灯臂连接段中部设置有喷淋组件,所述杆体底部设置有法兰,所述杆体通过所述法兰安装在路灯基础上,所述路灯基础设置在地下,所述路灯基础左侧设置有储水池。上述的一种除尘路灯,所述变径过渡段设置成腰鼓形,所述变径过渡段中间位置轮廓外径大于所述变径过渡段两端轮廓外径,所述变径过渡段中上部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喷雾组件,所述喷雾组件包括多个喷雾管道,所述喷雾管道上均匀分布多个喷雾嘴,多个所述喷雾管道均匀缠绕在所述变径过渡段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变径过渡段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喷雾管道底部连接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内侧连接第一主进水管,所述第一主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杆体内部,所述第一主进水管延伸至所述杆体根部,所述第一主进水管端部连接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连接储水池。上述的一种除尘路灯,所述灯臂连接段端部设置有型腔,所述型腔端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连接LED灯具,所述灯臂连接段下部设置有环境监测器,所述灯臂连接段内侧设置有补强支撑,所述灯臂连接段中部设置有过渡连接杆,所述过渡连接杆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导槽,所述过渡连接杆连接所述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通过销轴组件连接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设置成花瓣式,所述转动板为内部中空的薄壁结构,所述转动板设置有多片,相邻两片所述转动板部分重叠。上述的一种除尘路灯,所述转动板内侧设置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槽相匹配的第二滑块,所述连接杆另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槽相匹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连接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型腔内,所述转动板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转动板外表面的右上角,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喷淋嘴,所述喷淋嘴连接支道进水管,多个所述支道进水管连接干道进水管,所述支道进水管及所述干道进水管设置在所述转动板内部,多片所述转动板内部的所述干道进水管通过多通接头连接第二主进水管,所述第二主进水管设置在杆体内部,所述第二主进水管延伸至杆体根部,所述第二主进水管端部连接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设置为增压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连接储水池。上述的一种除尘路灯,所述杆体基础段中下部设置有控制箱操作口,所述控制箱操作口内部设置有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所提供的除尘路灯在杆体上设置有喷雾组件和喷淋组件,能够满足不同程度污染状况进行除尘的需求,喷雾组件用于应对轻度污染,喷淋组件用于应对中度和重度污染,喷雾组件和喷淋组件相互配合使用,有效提高除尘效果;2.本技术所提供的除尘路灯通过喷雾组件和喷淋组件相互配合使用,在喷洒的雾气中可添加消毒液,对空气中的病菌进行消杀,在除尘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消毒的效果,将除尘和消毒的工作相互结合,有效的降低环保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3.本技术所提供的除尘路灯将喷雾组件和喷淋组件是设置在路灯杆体上,通过控制器的集中控制,能够实现智能喷雾除尘和喷淋除尘,与现有的采用高空喷雾车进行作业相比,除尘作业的时间和除尘作业的频率均能够实现智能控制,除尘效果更理性,且减少了对道路上行驶车辆的影响;4.本技术所提供的除尘路灯,喷雾组件的多个喷雾管道均匀缠绕在杆体的变径过渡段的外表面,能够起到破风圈的作用,对路灯杆所受到的风荷载具有分解作用,有效缓解路灯在遇到强风荷载时的作用力,另一方面,水在喷雾管道及环形管道内不断循环流动,能够有效的改善路灯杆阻尼特性,提高路灯杆抵抗风荷载的能力,改善路灯的抗风性能;5.本技术所提供的除尘路灯,在需要进行喷淋作业时,将喷淋组件的各片转动板展开,展开后形成花瓣造型,一方面优化了路灯杆的结构形式,不会因为安装喷淋组件而使得路灯杆造型变得突兀,影响市容市貌,另一方面,各片转动板展开后,形成花瓣造型,能够有效的扩大喷淋嘴喷淋的范围,提高喷淋作业的作业半径,增强除尘效果,在不进行除尘喷淋作业时,将各片转动板进行复位,各片转动板收缩至灯臂连接段的中部,有效降低由于各片转动板迎风面积而对路灯所造成的风荷载的影响,提高路灯的结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喷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喷淋组件的结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各片转动板中喷淋嘴的管道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中:1、杆体;11、杆体基础段;111、控制箱操作口;12、变径过渡段;13、灯臂连接段;131、过渡连接杆;132、第一导槽;133、型腔;134、补强支撑;135、环境监测器;14、法兰;2、喷雾组件;21、喷雾管道;22、喷雾嘴;23、环形管道;24、第一主进水管;25、第一水泵;3、喷淋组件;31、底座;32、转动板;321、第二导槽;322、连接杆;33、喷淋嘴;34、支道进水管;35、干道进水管;36、多通接头;37、第二主进水管;38、第二水泵;39、连接环;4、路灯基础;5、储水池;6、灯具。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所设置的一种除尘路灯,包括杆体1,杆体1内部中空,杆体1由杆体基础段11、变径过渡段12以及灯臂连接段13三部分构成,在变径过渡段12的中上部安装有喷雾组件2,在灯臂连接段13中部安装有喷淋组件3,灯臂连接段13端部连接LED灯具6,在杆体1底部设置有法兰14,杆体1底部与法兰14之间均匀焊接多片加强筋,杆体1通过法兰14上的安装孔安装到路灯基础4上,路灯基础4由钢筋笼和C30(以上等级)的混凝土组成,在路灯基础4左侧设置有储水池5,储水池5与路灯基础4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储水池5的开挖作业不会对路灯基础4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设置有杆体基础段(11),所述杆体基础段(11)上方设置有变径过渡段(12),所述变径过渡段(12)中上部设置有喷雾组件(2),所述变径过渡段(12)上方设置有灯臂连接段(13),所述灯臂连接段(13)中部设置有喷淋组件(3),所述杆体(1)底部设置有法兰(14),所述杆体(1)通过所述法兰(14)安装在路灯基础(4)上,所述路灯基础(4)设置在地下,所述路灯基础(4)左侧设置有储水池(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设置有杆体基础段(11),所述杆体基础段(11)上方设置有变径过渡段(12),所述变径过渡段(12)中上部设置有喷雾组件(2),所述变径过渡段(12)上方设置有灯臂连接段(13),所述灯臂连接段(13)中部设置有喷淋组件(3),所述杆体(1)底部设置有法兰(14),所述杆体(1)通过所述法兰(14)安装在路灯基础(4)上,所述路灯基础(4)设置在地下,所述路灯基础(4)左侧设置有储水池(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过渡段(12)设置成腰鼓形,所述变径过渡段(12)中间位置轮廓外径大于所述变径过渡段(12)两端轮廓外径,所述变径过渡段(12)中上部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喷雾组件(2),所述喷雾组件包括多个喷雾管道(21),所述喷雾管道(21)上均匀分布多个喷雾嘴(22),多个所述喷雾管道(21)均匀缠绕在所述变径过渡段(12)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变径过渡段(12)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喷雾管道(21)底部连接环形管道(23),所述环形管道(23)内侧连接第一主进水管(24),所述第一主进水管(24)设置在所述杆体(1)内部,所述第一主进水管(24)延伸至所述杆体(1)根部,所述第一主进水管(24)端部连接第一水泵(25),所述第一水泵(25)连接所述储水池(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臂连接段(13)端部设置有型腔(133),所述型腔(133)端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连接LED灯具(6),所述灯臂连接段(13)下部设置有环境监测器(135),所述灯臂连接段(13)内侧设置有补强支撑(134),所述灯臂连接段(13)中部设置有过渡连接杆(13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唯一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