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雷达感应式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46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雷达感应式筒灯,包括固定板、下壳和驱动电源;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呈圆周阵列开设有通槽,且固定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上壳,上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雷达感应模块,且上壳的下侧壁下表面左右两端设置有卡扣;下壳:所述下壳为上下两端开放的中空筒体,且下壳的内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下壳的上环面左右两端开设有通槽;感应模块为雷达感应,灵敏度较高,受气温影响较小,且能够避免夜晚开灯时发出较大响动,同时筒灯的安装结构简单,方便对筒灯的摘取维修,且设置的通风槽可保证驱动电源散热效果较好,避免驱动电源温度过高而发生意外,尽可能的保证筒灯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雷达感应式筒灯
本技术涉及LED照明灯具
,具体为一种LED雷达感应式筒灯。
技术介绍
LED灯是用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具有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安全环保的优点;其中LED雷达感应式筒灯,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自动提供间歇式照明,从而大大减少了对电能消耗,提高了能效比,且由于LED感应式筒灯的体积小,安装占用空间较小可以轻松安装在天花板上或其它安装位上,因此LED感应式筒灯广泛应用于地下车库、楼梯通道等提供间歇式照明的场所;但是现有的LED感应式筒灯基本是声控式和红外式的,声控式的筒灯在使用时需要以拍手或跺脚等方式制造声响以激活筒灯,该种筒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声响而影响人们的休息;其中,红外式的筒灯在气温温度较高时的灵敏度会大大降低,且红外头的感应角度和距离均较小;因此现有的LED感应式筒灯的使用均存在着一定的不便性;其次,现有的筒灯的安装基本是靠设置在灯体两侧的扭簧卡扣与安装位进行固定的,进而使筒的结构复杂,同时不利于筒灯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雷达感应式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下壳(3)和驱动电源(5);/n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下表面呈圆周阵列开设有通槽,且固定板(1)的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上壳(2),上壳(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雷达感应模块(6),且上壳(2)的下侧壁下表面左右两端设置有卡扣(7);/n下壳(3):所述下壳(3)为上下两端开放的中空筒体,且下壳(3)的内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下壳(3)的上环面左右两端开设有通槽,且下壳(3)的外环面左右两端所开设的卡槽与上壳(2)底面所设卡扣(7)分别对应卡接,下壳(3)的左右两端通槽内活动安装有顶柱(8),下壳(3)的下端设置有反光杯,且反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雷达感应式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下壳(3)和驱动电源(5);
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下表面呈圆周阵列开设有通槽,且固定板(1)的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上壳(2),上壳(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雷达感应模块(6),且上壳(2)的下侧壁下表面左右两端设置有卡扣(7);
下壳(3):所述下壳(3)为上下两端开放的中空筒体,且下壳(3)的内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下壳(3)的上环面左右两端开设有通槽,且下壳(3)的外环面左右两端所开设的卡槽与上壳(2)底面所设卡扣(7)分别对应卡接,下壳(3)的左右两端通槽内活动安装有顶柱(8),下壳(3)的下端设置有反光杯,且反光杯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LED灯环(4);
驱动电源(5):所述驱动电源(5)固定安装于下壳(3)内部上端,且驱动电源(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9);
其中:所述驱动电源(5)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且驱动电源(5)的输出端与LED灯环(4)的输入端电连接,驱动电源(5)与雷达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睿柏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