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蒙淑珍专利>正文

一种腹直肌分离康复设备及康复训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046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直肌分离康复设备,包括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数量为两个且一体成型对称设置,所述调节支架之间设置有拉伸复位组件,所述调节支架的顶端皆固定安装有训练板,所述训练板相对的一侧表面纵向等距排布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的内侧设置有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的内部开设有共振腔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按摩辊能够实时对患者两侧的腹直肌进行向内侧挤压,同时可对患者腹部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通过滚动式夹在腹壁训练更加全面,使分离的腹直肌恢复正常状态的效率更高,振动的同时运用磁共振技术对腹部的皮肤进行按摩,使其康复的更加紧致,同时可方便外接现实设备对康复情况进行直观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直肌分离康复设备及康复训练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腹直肌分离康复设备及康复训练方法。
技术介绍
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也就是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正常情况下等到产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生产等情况时,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因此产后一般需要进行腹直肌康复训练。目前腹直肌分离没有专用的康复设备,一般都是在临床上通过用手法去按摩实现训练康复,这样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且康复训练的效果十分不佳,无法对腹壁进行有效且全面的训练,大大降低了腹直肌康复训练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直肌分离康复设备及康复训练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腹直肌分离没有专用的康复设备,一般都是在临床上通过用手法去按摩实现训练康复,这样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且康复训练的效果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直肌分离康复设备,包括调节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7)数量为两个且一体成型对称设置,所述调节支架(7)之间设置有拉伸复位组件(10),所述调节支架(7)的顶端皆固定安装有训练板(3),所述训练板(3)相对的一侧表面纵向等距排布开设有滚动槽(16),所述滚动槽(16)的内侧设置有按摩组件(5),所述按摩组件(5)的内部开设有共振腔室(20),所述共振腔室(20)的内部设置有共振组件(9),所述共振腔室(2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检修防护组件(23),所述调节支架(7)的底部皆一体成型设置有握把(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直肌分离康复设备,包括调节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7)数量为两个且一体成型对称设置,所述调节支架(7)之间设置有拉伸复位组件(10),所述调节支架(7)的顶端皆固定安装有训练板(3),所述训练板(3)相对的一侧表面纵向等距排布开设有滚动槽(16),所述滚动槽(16)的内侧设置有按摩组件(5),所述按摩组件(5)的内部开设有共振腔室(20),所述共振腔室(20)的内部设置有共振组件(9),所述共振腔室(2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检修防护组件(23),所述调节支架(7)的底部皆一体成型设置有握把(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直肌分离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复位组件(10)包括等距开设在调节支架(7)相对一侧表面的螺纹孔(12),所述螺纹孔(12)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螺纹块(15),所述螺纹块(15)的内侧通过轴承(14)转动安装有连接头(13),且连接头(13)之间皆固定安装有复位扭簧(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直肌分离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5)包括开设在滚动槽(16)两侧表面的转动孔(6),所述转动孔(6)的内侧皆活动安装有转杆(4),且转杆(4)之间皆固定安装有按摩辊(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腹直肌分离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辊(2)的外侧包覆套设有缓冲垫(1),且缓冲垫(1)的材质为具有柔软性弹性的海绵,且调节支架(7)和握把(11)为具有塑性形变的硅胶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直肌分离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组件(9)包括固定安装在共振腔室(20)两侧内壁的永磁铁片(17),所述永磁铁片(17)之间固定安装有射频发射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淑珍
申请(专利权)人:蒙淑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