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直连无配管的气动集成控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44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直连无配管的气动集成控制单元,包括安装板本体、控制器本体和支座,所述控制器本体的背部栓接有固定块,所述支座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块上下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圆槽,所述固定槽内腔的上下两侧均贯穿设置有与固定槽配合使用的滑杆,且滑杆远离固定槽的一端贯穿至支座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控制器与安装板分开固定,方便工作人员对固定在安装板表面的控制器进行拆卸,其能够删减拆卸步骤,同时可以提高检修作业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气动集成控制单元对于其自身的控制器大都通过螺丝直接与安装板固定,工作人员在进行检修拆卸时需要借助相关工具,导致检修工作变得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直连无配管的气动集成控制单元
本技术涉及气动集成板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直连无配管的气动集成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直连无配管气动集成控制单元的设计理念在于减小安装空间和提升美观程度,其走管布线横平竖直,使气动集成板更加规范美观,同时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控制器作为气动集成控制单元的核心,起到监控和调节其他执行单元的目的。目前气动集成控制单元中的控制器大都通过螺丝直接与安装板固定,工作人员在对控制器进行检修拆卸时需要借助相关工具,导致检修工作变得繁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简化拆卸步骤,方便工作人员对控制器进行拆卸的气动集成控制单元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直连无配管的气动集成控制单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气动集成控制单元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控制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直连无配管的气动集成控制单元,包括安装板本体、控制器本体和支座,所述控制器本体的背部栓接有固定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直连无配管的气动集成控制单元,包括安装板本体(1)、控制器本体(2)和支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本体(2)的背部栓接有固定块(4),所述支座(3)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5),所述固定块(4)上下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圆槽(6),所述固定槽(5)内腔的上下两侧均贯穿设置有与固定槽(5)配合使用的滑杆(7),且滑杆(7)远离固定槽(5)的一端贯穿至支座(3)的外侧,所述支座(3)的内部且位于固定槽(5)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内槽(8),所述滑杆(7)的表面且位于内槽(8)的内部栓接有横板(9),且横板(9)与内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横板(9)远离固定槽(5)一侧的表面通过固定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直连无配管的气动集成控制单元,包括安装板本体(1)、控制器本体(2)和支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本体(2)的背部栓接有固定块(4),所述支座(3)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5),所述固定块(4)上下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圆槽(6),所述固定槽(5)内腔的上下两侧均贯穿设置有与固定槽(5)配合使用的滑杆(7),且滑杆(7)远离固定槽(5)的一端贯穿至支座(3)的外侧,所述支座(3)的内部且位于固定槽(5)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内槽(8),所述滑杆(7)的表面且位于内槽(8)的内部栓接有横板(9),且横板(9)与内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横板(9)远离固定槽(5)一侧的表面通过固定扣安装有第一弹簧(10),且第一弹簧(10)远离横板(9)的一端通过固定扣与内槽(8)的内壁固定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直连无配管的气动集成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若干个滑块(11),所述固定槽(5)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1)配合使用的条形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直连无配管的气动集成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5)内腔的后方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前方设置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的背部通过固定扣安装有若干个第二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衍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