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机器人全视角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镜头视角调节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全视角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移动机器人全视角识别技术中,虹膜识别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快速兴起的先进技术,该技术通过图像传感器捕获虹膜图像,再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识别,最后判断出使用者的身份,该技术仅有百万分之一的差错率,远远低于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其他已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趋于成熟,相关产品也迅速普遍推广。在利用虹膜识别技术进行身份鉴定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镜头视角的识别区域有限,范围较小,一旦装置高度不够难以取得上层信息,使用不便,且装置整体角度不易调节,想要取得周围信息时需要调整装置整体角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能够360°旋转且能够调节镜头的高度,能够使镜头全方位视角识别的移动机器人全视角识别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机器人全视角识别装置,包括镜头支架,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镜头支架的底部与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机器人全视角识别装置,包括镜头支架(1),第一支座(101)和第二支座(102),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支架(1)的底部与支撑柱(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3)的另一端落入第一支座(101)的沉孔(20)内,所述支撑柱(13)的周围设有减震弹簧(12),所述镜头支架(1)的背面与两齿轨(3)固定连接,所述齿轨(3)下方在第一支座(101)上设有齿轨沉孔(19),所述齿轨(3)的下方分别设有同步齿轮(4),所述同步齿轮(4)之间通过转轴(5)传动连接,所述转轴(5)的一端与电机(6)的电机转轴(11)连接,所述转轴(5)另一端设有隔挡块(7),所述第一支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机器人全视角识别装置,包括镜头支架(1),第一支座(101)和第二支座(102),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支架(1)的底部与支撑柱(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3)的另一端落入第一支座(101)的沉孔(20)内,所述支撑柱(13)的周围设有减震弹簧(12),所述镜头支架(1)的背面与两齿轨(3)固定连接,所述齿轨(3)下方在第一支座(101)上设有齿轨沉孔(19),所述齿轨(3)的下方分别设有同步齿轮(4),所述同步齿轮(4)之间通过转轴(5)传动连接,所述转轴(5)的一端与电机(6)的电机转轴(11)连接,所述转轴(5)另一端设有隔挡块(7),所述第一支座(101)的底面通过固定螺栓(17)与转盘(16)固定连接,所述转盘(16)与连接轴(1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15)穿过第二支座(102)表面的轴承(18)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支座(102)内设有内置电机(21)与锥齿(22),所述内置电机(21)通过锥齿(22)与连接轴(15)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全视角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