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RPE双塑复合结构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40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RPE双塑复合结构壁管,包括聚乙烯带状片材缠绕构成的管材筒体和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塑型构成的异形中空加强筋,所述异形中空加强筋缠绕于所述管材筒体上共同构成管材;所述管材筒体采用聚乙烯带状片材错层缠绕而成,其筒体结构至少包括内层筒体和外层筒体两层;所述聚乙烯带状片材包括内层带状片材和外层带状片材;所述内层带状片材缠绕构成内层筒体的搭接部,所述外层带状片材缠绕构成外层筒体的搭接部;所述外层带状片材沿内层筒体的搭接部上同一方向或交错方向进行再次缠绕包覆,形成具有叠层或交错编织结构的管材筒体。在同等原料的情况下,管材力学性能做到更优,搭接部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RPE双塑复合结构壁管
本技术涉及缠绕结构壁管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RPE双塑复合结构壁管。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具有中空筋增强结构的聚乙烯结构壁管材的制造工艺,首先由第一挤塑机挤出聚乙烯熔融的带状熔胶,带状熔胶适当冷却,处于半熔融软化状态,该带状熔胶被连续有规律地并排缠绕在成型滚筒上,相互搭接后即黏接在一起,形成圆柱状管材筒体。同时用聚丙烯圆形波纹管作为骨架支撑,经第二挤塑机复合模包覆聚乙烯形成中空加强筋。该中空加强筋以螺旋缠绕方式跨压于管材筒体上,形成具有圆形中空加强筋的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此种生产工艺存在的缺陷在于,管材筒体上同向单层缠绕的带状片材所形成的搭接部是管材最薄弱处。当管材受到外力,如覆土、地质不均匀沉降、不规则搬运时极易出现在搭接部处发生断裂,导致管材漏液、堵塞甚至塌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FRPE双塑复合结构壁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FRPE双塑复合结构壁管,包括聚乙烯带状片材缠绕构成的管材筒体和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塑型构成的异形中空加强筋,所述异形中空加强筋缠绕于所述管材筒体上共同构成管材,所述管材筒体采用聚乙烯带状片材错层缠绕而成,其筒体结构至少包括内层筒体和外层筒体两层;所述聚乙烯带状片材包括内层带状片材和外层带状片材;所述内层带状片材缠绕构成内层筒体的搭接部,所述外层带状片材缠绕构成外层筒体的搭接部;所述外层带状片材沿内层筒体的搭接部上同一方向或交错方向进行再次缠绕包覆,形成具有叠层或交错编织结构的管材筒体。优选的,所述内层筒体和外层筒体之间还包括根据实际工况设置的中间功能层。优选的,所述异形中空加强筋和所述外层带状片材缠绕外层筒体的搭接部,按照预设角度跨压粘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异形中空加强筋内设置有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以及包覆于所述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表面的覆盖层;所述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由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构成;所述覆盖层由聚乙烯材料构成。进一步地,所述异形中空加强筋内的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顶部拱起的弧形顶类矩形结构;所述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的横截面外转角处均为圆角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的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软化温度高于覆盖层的聚乙烯材料的熔融温度。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提出了一种FRPE双塑复合结构壁管,解决了现有缠绕结构壁管材因其筒体缠绕搭接部处薄弱,当管材受到外力(例如覆土、地质不均匀沉降、不规范的搬运等)后容易在搭接部处发生断裂的缺陷问题。在同等原料的情况下,管材力学性能做到更优,搭接部更加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同一方向包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交错方向包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2)、覆盖层;(3)、外层带状片材;(4)、内层带状片材;(5a)外层筒体的搭接部;(5b)、内层筒体的搭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方式提出一种FRPE双塑复合结构壁管,包括聚乙烯(PE)带状片材缠绕构成的管材筒体和玻纤增强聚丙烯(FRPP)复合材料塑型构成的异形中空加强筋,所述异形中空加强筋缠绕于所述管材筒体上共同构成管材;所述管材的筒体采用聚乙烯带状片材错层缠绕而成,以加强工艺,其筒体结构至少包括内层筒体和外层筒体两层;所述聚乙烯带状片材包括内层带状片材(4)和外层带状片材(3);所述内层带状片材缠绕构成内层筒体的搭接部(5b);所述外层带状片材缠绕构成外层筒体的搭接部(5a);所述外层带状片材沿内层筒体的搭接部上同一方向或交错方向进行再次缠绕包覆,形成具有叠层或交错编织结构的管材筒体。所述管材筒体结构也可为多层,不限于两层;内层筒体和外层筒体之间还包括根据实际工况设置的中间功能层,所述中间功能层可以是由聚乙烯带状片材或金属丝材料等构成的结构增强层,也可以是金属线构成的示踪功能层,也可以是其他材料构成的其他功能层。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形中空加强筋包括凸型的异形中空加筋;所述凸型的异形中空加强筋和所述外层带状片材缠绕外层筒体的搭接部,按照预设角度跨压粘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异形中空加强筋内设置有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以及包覆于所述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1)表面的覆盖层(2);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由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构成;所述覆盖层由聚乙烯材料构成。进一步地,所述异形中空加强筋内的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顶部拱起的弧形顶类矩形结构;所述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的横截面外转角处均为圆角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的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软化温度高于覆盖层的聚乙烯材料的熔融温度。进一步地,管材各部可以通过添加色母显现不同的颜色。如图1所示:1、用第一挤塑机挤出的带状熔胶,作为内层带状片材(4),螺旋缠绕在连续转动的成型辊轴上,使得相邻的带状熔胶相互搭接粘合形成管材内层筒体;2、第二挤塑机再将外层带状片材(3),沿内层筒体的搭接部(5b)上同一方向进行再次缠绕包覆,形成叠层结构增强的管材筒体,即本技术第一种结构。3、用第三挤塑机挤出的覆盖层(2),包裹玻纤增强聚丙烯异形管(1),构成异形中空加强筋。4、将步骤3中形成的异形中空加强筋以螺旋的方式缠绕跨压在所述管材筒体外层,通过压轮向异形中空加强筋施加压力,使得中空筋与管体粘合固定。为了获得管材筒体更优结构强度,步骤2中所述外层带状片材(3)沿内层筒体的搭接部(5b)上交错方向进行再次缠绕包覆,形成内层和外层带状片材搭接部交错编织结构增强的管材筒体,如图2所示,即本技术第二种结构。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搭接”、“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技术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RPE双塑复合结构壁管,包括聚乙烯带状片材缠绕构成的管材筒体和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塑型构成的异形中空加强筋,所述异形中空加强筋缠绕于所述管材筒体上共同构成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筒体采用聚乙烯带状片材错层缠绕而成,其筒体结构至少包括内层筒体和外层筒体两层;/n所述聚乙烯带状片材包括内层带状片材和外层带状片材;/n所述内层带状片材缠绕构成内层筒体的搭接部,所述外层带状片材缠绕构成外层筒体的搭接部;/n所述外层带状片材沿内层筒体的搭接部上同一方向或交错方向进行再次缠绕包覆,形成具有叠层或交错编织结构的管材筒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RPE双塑复合结构壁管,包括聚乙烯带状片材缠绕构成的管材筒体和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塑型构成的异形中空加强筋,所述异形中空加强筋缠绕于所述管材筒体上共同构成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筒体采用聚乙烯带状片材错层缠绕而成,其筒体结构至少包括内层筒体和外层筒体两层;
所述聚乙烯带状片材包括内层带状片材和外层带状片材;
所述内层带状片材缠绕构成内层筒体的搭接部,所述外层带状片材缠绕构成外层筒体的搭接部;
所述外层带状片材沿内层筒体的搭接部上同一方向或交错方向进行再次缠绕包覆,形成具有叠层或交错编织结构的管材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RPE双塑复合结构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筒体和外层筒体之间还包括根据实际工况设置的中间功能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FRPE双塑复合结构壁管,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钱立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筑鼎问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