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俊效专利>正文

一种采煤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28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结构,涉及煤矿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芯轴,第一芯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支架,第一连接支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高度千斤顶,高度千斤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芯轴,第二芯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护顶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超前巷道的顶面为倾斜面时,通过改变支护顶板的倾斜角度,使得支护顶板可以更加贴合超前巷道的顶面,使得超前支护结构与超前巷道顶面之间获得更大的接触面积,增加超前巷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煤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煤矿支护设备
,具体为一种采煤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超前支护结构是对超前巷道进行支护的结构,超前巷道是采煤工作面一定距离掘进的巷道,超前支护是指对尚未开挖的岩土体进行预支护,预防其在开挖时的冒落或塌落。现有的采煤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结构其顶部的顶板往往采用水平升降的方法,难以在超前巷道的顶面为倾斜状态时进行支护,对倾斜进行支护时,支护结构往往只能对顶面的最低点进行支撑,导致支护结构与超前巷道顶面的接触面积过小,影响超前巷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煤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结构,以解决难以在超前巷道的顶面为倾斜状态时进行支护,对倾斜进行支护时,支护结构往往只能对顶面的最低点进行支撑,导致支护结构与超前巷道顶面的接触面积过小,影响超前巷道的稳定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煤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芯轴,所述第一芯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煤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结构,包括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1),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芯轴(12),所述第一芯轴(1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支架(15),所述第一连接支架(1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高度千斤顶(16),所述高度千斤顶(1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支架(17),所述第二连接支架(1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芯轴(18),所述第二芯轴(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9),所述第二固定块(1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护顶板(20),所述底板(10)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三固定块(21),所述第三固定块(21)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煤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结构,包括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1),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芯轴(12),所述第一芯轴(1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支架(15),所述第一连接支架(1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高度千斤顶(16),所述高度千斤顶(1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支架(17),所述第二连接支架(1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芯轴(18),所述第二芯轴(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9),所述第二固定块(1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护顶板(20),所述底板(10)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三固定块(21),所述第三固定块(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芯轴(22),所述第三芯轴(2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支架(23),所述第三连接支架(2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向千斤顶(24),所述第一转向千斤顶(2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四连接支架(32),所述第四连接支架(3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芯轴(25),所述第四芯轴(2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26),所述支护顶板(2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五固定块(2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俊效
申请(专利权)人:韩俊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