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造斜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25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钻井造斜钻具,包括:依次设置的连续管、定向器、螺杆以及钻头,钻井造斜钻具还包括:第一扶正器,可拆卸地套设在螺杆的外侧。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钻井造斜钻具难以沿预定轨迹钻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井造斜钻具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钻井造斜钻具。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外很多公司已具备连续管钻井技术服务的能力,其使用的连续管钻井工具也不尽相同,种类繁多,但功能基本类似。常用到的有安全接头、定向工具、随钻测量工具等专用工具以及连接器、非旋转接头、单流阀等辅助工具。定向器是连续管钻井的核心工具,放置在随钻测量工具上部,通过旋转机构调整螺杆马达弯角方向来实现井身轨迹控制。连续管钻井过程,整个管串贴在井壁上,螺杆钻具在斜井眼中的重力作用会使钻头产生向下井眼钻进的趋势,不能继续沿预定轨迹钻井,造成造斜角度无法满足预定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井造斜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钻井造斜钻具难以沿预定轨迹钻井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钻井造斜钻具,包括:依次设置的连续管、定向器、螺杆以及钻头,钻井造斜钻具还包括:第一扶正器,可拆卸地套设在螺杆的外侧。进一步地,螺杆包括靠近定向器的第一端以及靠近钻头的第二端,第一扶正器相比于螺杆的第一端更靠近螺杆的第二端。进一步地,螺杆包括可调弯外壳以及位于可调弯外壳内的杆体,杆体与钻头驱动连接,第一扶正器套设在可调弯外壳的外侧,定向器用于调整和控制可调弯外壳的方位。进一步地,钻井造斜钻具还包括:第二扶正器,套设于定向器的外侧。进一步地,钻井造斜钻具还包括:丢手,设置于连续管与定向器之间。进一步地,连续管与丢手之间通过变径接头连接。进一步地,钻井造斜钻具还包括:钻铤,设置于定向器与螺杆之间。进一步地,钻铤的长度与造斜率呈反比。进一步地,钻铤与螺杆之间通过接头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扶正器为一个或多个。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螺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扶正器,上述结构使得螺杆能够在井内居中,克服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螺杆及钻头在其重力作用下容易具有向下钻进趋势的问题,保证螺杆和钻头能够沿预定轨迹钻井,有效控制井眼方向。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钻井造斜钻具的实施例的在增斜情况下的剖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钻井造斜钻具在降斜情况下的剖视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图1的钻井造斜钻具的螺杆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连续管;20、定向器;30、螺杆;31、第一端;32、第二端;33、可调弯外壳;34、杆体;40、钻头;50、第一扶正器;60、第二扶正器;70、丢手;80、变径接头;90、钻铤;100、接头。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钻井造斜钻具,包括:依次设置的连续管10、定向器20、螺杆30以及钻头40,钻井造斜钻具还包括:第一扶正器50,可拆卸地套设在螺杆30的外侧。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螺杆3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扶正器50,上述结构使得螺杆30能够在井内居中,克服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螺杆30及钻头40在其重力作用下容易具有向下钻进趋势的问题,保证螺杆30和钻头40能够沿预定轨迹钻井,有效控制井眼方向。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增斜时,可以将第一扶正器50安装在螺杆30上,使钻头40产生向上的弯曲,从而实现增加井斜直到水平钻进的目的。当需要降斜时,可以将第一扶正器50由螺杆30上卸下,此时螺杆30在斜井眼中的重力作用会使钻头40产生向下井眼钻进的趋势,从而实现降斜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通过螺杆钻具(螺杆30、钻头40等)与稳定器(扶正器)组合促进工具面与井眼方向调节。采用该钻具组合钻进效率高,生产成本比较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续管10内注入压力液,压力液推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钻头40转动以实现钻井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杆30包括靠近定向器20的第一端31以及靠近钻头40的第二端32,第一扶正器50相比于螺杆30的第一端31更靠近螺杆30的第二端32。上述结构使得井眼方向控制更加精准。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杆30包括可调弯外壳33以及位于可调弯外壳33内的杆体34,杆体34与钻头40驱动连接,第一扶正器50套设在可调弯外壳33的外侧。定向器20用于调整和控制可调弯外壳33的方位。上述第一扶正器50使得可调弯外壳33能够在井内居中不偏斜,从而使得可调弯外壳33的弯曲方向和角度能够严格按照定向器20设定的数据执行,保证能够沿预定轨迹钻井。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钻井造斜钻具还包括:第二扶正器60,第二扶正器60套设于定向器20的外侧。上述结构能够对定向器20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定向器20调控可调弯外壳33的弯曲方向和角度更加精准。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钻井造斜钻具还包括:丢手70,丢手70设置于连续管10与定向器20之间。当钻头卡死在井内时,可以打开丢手70,使得连续管10与定向器20、螺杆30以及钻头40脱离,使得连续管10得以回收再利用,有效降低钻井成本。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续管10与丢手70之间通过变径接头80连接。上述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钻井造斜钻具还包括:钻铤90,钻铤90设置于定向器20与螺杆30之间。上述结构能够给钻头40施压,便于钻井;此外,上述结构能够减轻钻头40的振动和跳动等,使钻头40工作平稳。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钻铤90的长度与造斜率呈反比。可以通过选定钻铤90的长度来控制造井的倾斜角度。具体可以通过增加钻铤90的长度降斜,通过减小钻铤90的长度增斜。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钻铤90与螺杆30之间通过接头100连接。上述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扶正器50为一个或多个。由于螺杆长度较长,第一扶正器50越多,螺杆整体在井内居中效果越好,因此对井眼方向的可控性越高。但是第一扶正器50过多将造成钻井造斜钻具的成本增加。优选地,第一扶正器50可以为一个或两个。如图1和图2所示,此外,可以减小第一扶正器50的数量进行降斜。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利用了钻具组合自身结构的变化,同时可以有效地实现增斜和降斜的目的。在考虑了弯外壳螺杆+转向器组合的作业效率低,而且作业难度大的问题后,利用稳定器(扶正器)组合可以更好实现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井造斜钻具,包括:依次设置的连续管(10)、定向器(20)、螺杆(30)以及钻头(40),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造斜钻具还包括:/n第一扶正器(50),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螺杆(30)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造斜钻具,包括:依次设置的连续管(10)、定向器(20)、螺杆(30)以及钻头(40),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造斜钻具还包括:
第一扶正器(50),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螺杆(30)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造斜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0)包括靠近所述定向器(20)的第一端(31)以及靠近所述钻头(40)的第二端(32),所述第一扶正器(50)相比于所述螺杆(30)的第一端(31)更靠近所述螺杆(30)的第二端(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造斜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0)包括可调弯外壳(33)以及位于所述可调弯外壳(33)内的杆体(34),所述杆体(34)与所述钻头(40)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扶正器(50)套设在所述可调弯外壳(33)的外侧,所述定向器(20)用于调整和控制所述可调弯外壳(33)的方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井造斜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造斜钻具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波查永进彭晓龙刘武明杨凯孟昭玉龙飞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