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面均匀布置有四个直螺纹筒,所述直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端外表面套设有插筒,所述螺纹杆上啮合有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插筒与直螺纹筒之间,所述插筒下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地脚孔,所述底座的两端均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安插有插板,所述插板一端固定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地脚孔,所述插口内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插板上开设有与圆孔相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圆孔内设有连接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安装位置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
本技术是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属于轨道工程
技术介绍
在地铁车站站台施工过程中,为降低施工难度,一般在站台板站台门安装预留槽内安装支撑座,目前,常利用膨胀螺栓将支撑座上的底座固定在预留槽内,但底座上用于安装膨胀螺栓的孔位置不能调整,在一处开孔失败后难以固定膨胀螺栓,影响支撑座的稳定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底座上用于安装膨胀螺栓的孔位置不能调整,在一处开孔失败后难以固定膨胀螺栓,影响支撑座的稳定安装的问题,本技术实现安装位置的调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面均匀布置有四个直螺纹筒,所述直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端外表面套设有插筒,所述螺纹杆上啮合有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插筒与直螺纹筒之间,所述插筒下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地脚孔,所述底座的两端均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安插有插板,所述插板一端固定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地脚孔,所述插口内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插板上开设有与圆孔相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圆孔内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贯穿圆孔啮合在螺纹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直螺纹筒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外表面呈环形等距固定三个第一三角块,所述第一三角块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插筒靠近底座的一端外表面呈环形等距固定三个第二三角块,所述第二三角块与底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靠近直螺纹筒的一面开设有螺纹盲孔,所述螺纹杆远离直螺纹筒的一端固定有螺纹柱。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端面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口,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圆孔第一矩形口的一侧开设第二矩形口。进一步地,所述插板与矩形块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底座上一处第一地脚孔对应位置因开孔失败难以安装膨胀螺栓时,将矩形块上的插板安插在底座上的插口内,随后利用连接螺栓固定连接矩形块和底座,完成矩形块与底座的固定连接,即便于在第二地脚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用于安装膨胀螺栓的孔洞,实现安装位置的便捷调整,降低施工难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中底座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中矩形块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中螺纹杆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中支撑板的剖面图;图中:1-支撑板、2-第一三角块、3-直螺纹筒、4-螺纹杆、5-螺母、6-插筒、7-底座、8-第二三角块、9-连接螺栓、10-矩形块、11-第一地脚孔、12-圆孔、13-插口、14-第二地脚孔、15-螺纹通孔、16-插板、17-螺纹盲孔、18-螺纹柱、19-第一矩形口、20-第二矩形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下端面均匀布置有四个直螺纹筒3,直螺纹筒3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将螺纹杆4拧入支撑板1上的直螺纹筒3内,实现螺纹杆4与支撑板1的组合式装配。螺纹杆4下端外表面套设有插筒6,螺纹杆4上啮合有螺母5,螺母5设置在插筒6与直螺纹筒3之间,调整螺母5在螺纹杆4上位置,实现调整螺纹杆4安插在插筒6内的长度,即实现支撑板1高度的便捷调整。插筒6下端固定有底座7,底座7上端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地脚孔11,将膨胀螺栓固定在预留槽内的孔洞内后,将膨胀螺栓上端贯穿第一地脚孔11后与底座7固定连接,完成底座7位置的固定,即支撑板1的位置被固定。底座7的两端均开设有插口13,插口13内安插有插板16,插板16一端固定矩形块10,矩形块10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地脚孔14,插口13内表面开设有圆孔12,插板16上开设有与圆孔12相配合的螺纹通孔15,圆孔12内设有连接螺栓9,连接螺栓9贯穿圆孔12啮合在螺纹通孔15内,在底座7上一处第一地脚孔11对应位置因开孔失败难以安装膨胀螺栓时,将矩形块10上的插板16安插在底座7上的插口13内,随后将连接螺栓9穿过圆孔12拧入螺纹通孔15内,完成矩形块10与底座7的固定连接,即便于在第二地脚孔14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用于安装膨胀螺栓的孔洞,实现安装位置的便捷调整,降低施工难度。直螺纹筒3靠近支撑板1的一端外表面呈环形等距固定三个第一三角块2,第一三角块2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在直螺纹筒3与支撑板1之间安装第一三角块2,提高直螺纹筒3与支撑板1连接的机械强度。插筒6靠近底座7的一端外表面呈环形等距固定三个第二三角块8,第二三角块8与底座7固定连接,在插筒6与底座7之间安装第二三角块8,提高插筒6与底座7连接的机械强度。螺纹杆4靠近直螺纹筒3的一面开设有螺纹盲孔17,螺纹杆4远离直螺纹筒3的一端固定有螺纹柱18,当螺纹杆4安插在插筒6内的长度不足时,将一个螺纹杆4上的螺纹柱18拧入另一个螺纹杆4上的螺纹盲孔17内,实现两个螺纹杆4的组装,便于使插筒6内的螺纹杆4保持足够长度。支撑板1上端面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口19,支撑板1上端面圆孔12第一矩形口19的一侧开设第二矩形口20,在支撑板1上开设第一矩形口19和第二矩形口20,为提起支撑板1提供空间。插板16与矩形块10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便于生产加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下端面均匀布置有四个直螺纹筒(3),所述直螺纹筒(3)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下端外表面套设有插筒(6),所述螺纹杆(4)上啮合有螺母(5),所述螺母(5)设置在插筒(6)与直螺纹筒(3)之间,所述插筒(6)下端固定有底座(7),所述底座(7)上端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地脚孔(11),所述底座(7)的两端均开设有插口(13),所述插口(13)内安插有插板(16),所述插板(16)一端固定矩形块(10),所述矩形块(10)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地脚孔(14),所述插口(13)内表面开设有圆孔(12),所述插板(16)上开设有与圆孔(12)相配合的螺纹通孔(15),所述圆孔(12)内设有连接螺栓(9),所述连接螺栓(9)贯穿圆孔(12)啮合在螺纹通孔(15)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下端面均匀布置有四个直螺纹筒(3),所述直螺纹筒(3)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下端外表面套设有插筒(6),所述螺纹杆(4)上啮合有螺母(5),所述螺母(5)设置在插筒(6)与直螺纹筒(3)之间,所述插筒(6)下端固定有底座(7),所述底座(7)上端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地脚孔(11),所述底座(7)的两端均开设有插口(13),所述插口(13)内安插有插板(16),所述插板(16)一端固定矩形块(10),所述矩形块(10)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地脚孔(14),所述插口(13)内表面开设有圆孔(12),所述插板(16)上开设有与圆孔(12)相配合的螺纹通孔(15),所述圆孔(12)内设有连接螺栓(9),所述连接螺栓(9)贯穿圆孔(12)啮合在螺纹通孔(1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门槛底部可调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螺纹筒(3)靠近支撑板(1)的一端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东,陈永昌,朱振亚,罗钦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元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