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臂传动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摆臂组件;摆臂组件可转动的连接有传动杆组件;传动杆组件可转动的连接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下方设置有伸向转轴的轨道板;轨道板上开设有轨道槽组;连接组件穿过轨道槽组与位于轨道板下方的门扇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摆臂传动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带动多个门扇自动开关,打开后拼接形成一扇门,关闭后各门扇收起重叠到一起,可节省门扇收起时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臂传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传动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摆臂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三翼旋转门不同于普通门在平面上构造,是采用三维立体,视觉上给人以美的感觉。而且旋转门的打开跟关闭状态,是同时存在的,总是保持密闭状态,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节能保温。在某些特定的场合,需要旋转门具备单向通行的性能,即在此门处只允许进不允许出,或只允许出不允许进。因此需要在旋转门内的一角安装阻止逆向通行的门。旋转门内空间有限,因此需要多组门扇拼接形成阻逆门,这样阻逆门收起时占用的空间较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传动结构能够带动多组门扇,配合旋转门自动开关,以达到阻止逆向通行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带动多个门扇自动开关,打开后拼接形成一扇门,关闭后各门扇收起重叠到一起,可节省门扇收起时占用空间的摆臂传动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摆臂传动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摆臂组件;所述摆臂组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有传动杆组件;所述传动杆组件远离所述摆臂组件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下方设置有伸向所述转轴的轨道板;所述轨道板上贯通的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轨道槽组;所述连接组件穿过所述轨道槽组与位于所述轨道板下方的门扇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上方的水平面内设置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上方的水平面内设置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及所述第三传动杆的长度依次增长,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环a,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环b,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环a,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环b,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套环a,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套环b。优选的,所述摆臂组件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第三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另一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第一轴杆;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向所述转轴设置,所述第二摆臂的另一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第二轴杆;所述第三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向所述转轴设置,所述第三摆臂的另一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第三轴杆;所述第一套环a可转动的套接于所述第一轴杆上,所述第二套环a可转动的套接于所述第二轴杆上,所述第三套环a可转动的套接于所述第三轴杆上。优选的,所述轨道槽组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轨道槽、第二轨道槽和第三轨道槽;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均为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轨道槽与所述门扇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轨道槽与所述门扇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三轨道槽与所述门扇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环b可转动的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二套环b可转动的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三套环b可转动的套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上。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啮合的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半径大于所述从动齿轮的半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摆臂传动结构设置有转轴、摆臂组件、传动杆组件、连接组件和轨道板。通过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摆臂组件在水平面内转动,摆臂组件通过传动杆组件带动连接组件沿轨道板移动,从而带动门扇组沿轨道板打开、闭合。连接组件分别与门扇组的各个门扇固定连接,通过对传动杆组件的各传动杆的长度的设计,可实现对门扇移动行程的控制,从而使各个门扇打开后拼接成一扇门,收起后各个门扇重叠到一起。减小了门扇组收起时所需的容纳空间。本新型的结构简单,能够带动多个门扇自动打开拼接形成一扇门,自动关闭后,各门扇重叠到一起,节省门扇组收起时占用的空间。应当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摆臂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摆臂传动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摆臂传动结构的摆臂组件顺时针转动90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摆臂传动结构的摆臂组件顺时针转动180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摆臂传动结构的摆臂组件顺时针转动270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门扇组应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1、门扇组;12、转轴;13、摆臂组件;14、传动杆组件;15、连接组件;16、轨道板;17、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31、第一摆臂;32、第二摆臂;33、第三摆臂;34、第一轴杆;35、第二轴杆;36、第三轴杆;41、第一传动杆;42、第二传动杆;43、第三传动杆;44、第一套环a;45、第一套环b;46、第二套环a;47、第二套环b;48、第三套环a;49、第三套环b;51、第一连接杆;52、第二连接杆;53、第三连接杆;61、第一轨道槽;62、第二轨道槽;63、第三轨道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考图1~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摆臂传动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12;转轴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摆臂组件13;摆臂组件13远离转轴12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有传动杆组件14;传动杆组件14远离摆臂组件13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连接组件15;连接组件15的下方设置有伸向转轴12的轨道板16;轨道板16上贯通的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轨道槽组;连接组件15穿过轨道槽组与位于轨道板16下方的门扇组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摆臂传动结构设置在驱动电机与门扇组11之间,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结构可带动门扇组11开关。将通过该传动结构带动的门扇组11应用到三翼旋转门内,通过与旋转门的门扇相配合,可起到阻止逆向通行的作用。如图2-图5所示,传动结构带动门扇组11完成一次开关动作。如图6所示,将门扇组11设置在旋转门内位于禁止通行的一侧,旋转门的门扇转过来时,门扇组11收起,不影响旋转门的门扇正常转动。旋转门的门扇经过后,驱动电机带动摆臂组件旋转180度,通过传动结构带动门扇组11打开,提醒通行人员此路径禁止通行。旋转门的下一门扇转过来之前,驱动电机带动摆臂组件继续旋转180度,通过传动结构带动门扇组11收回。如此往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臂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摆臂组件(13);所述摆臂组件(13)远离所述转轴(12)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有传动杆组件(14);所述传动杆组件(14)远离所述摆臂组件(13)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连接组件(15);所述连接组件(15)的下方设置有伸向所述转轴(12)的轨道板(16);所述轨道板(16)上贯通的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轨道槽组;所述连接组件(15)穿过所述轨道槽组与位于所述轨道板(16)下方的门扇组(1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臂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摆臂组件(13);所述摆臂组件(13)远离所述转轴(12)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有传动杆组件(14);所述传动杆组件(14)远离所述摆臂组件(13)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连接组件(15);所述连接组件(15)的下方设置有伸向所述转轴(12)的轨道板(16);所述轨道板(16)上贯通的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轨道槽组;所述连接组件(15)穿过所述轨道槽组与位于所述轨道板(16)下方的门扇组(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组件(14)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传动杆(41),所述第一传动杆(41)上方的水平面内设置有第二传动杆(42),所述第二传动杆(42)上方的水平面内设置有第三传动杆(43),所述第一传动杆(41)、所述第二传动杆(42)及所述第三传动杆(43)的长度依次增长,所述第一传动杆(4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环a(44),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环b(45),所述第二传动杆(4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环a(46),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环b(47),所述第三传动杆(4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套环a(48),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套环b(4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臂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组件(13)包括第一摆臂(31)、第二摆臂(32)和第三摆臂(33);
所述第一摆臂(31)的一端与所述转轴(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臂(31)的另一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第一轴杆(34);所述第二摆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维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维金旋转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