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22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包括锁具底板;第一锁钩,第一锁钩组装于锁具底板上,第一锁钩包括导引槽;第二锁钩,第二锁钩组装于锁具底板上,第二锁钩和第一锁钩相互配合以实现锁具的打开和关闭,第二锁钩包括可于导引槽相对滑动的凸起;第一行程开关,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二锁钩配合,在锁具处于关锁位置时凸起从导引槽中脱离且所第二锁钩触发第一行程开关,在锁具处于开锁位置时凸起位于导引槽中并受到导引槽的约束从而阻止第二锁钩旋转并触发第一行程开关。本申请提供的锁具,在两个锁钩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导引槽,当锁具完全锁死时方能够触发第一行程开关,有效控制了在锁死或者打开时锁具出现延迟或者提前响应的问题,提高锁具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具
本技术涉及机电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锁具。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全国各个大、中型城市兴起的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车几乎随处可见,与“有桩”的公共自行车相比,这种随时取用和停车的“无桩”共享单车给用户带来了极大便利。目前市场上应用在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车上的锁具种类繁多,包括机械锁和电子锁,其中,电子锁由于能够配合互联网使用,且用户体验感较好,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高,采用自动化控制并能够通过网络随时启动的电子锁应用越来越广,但是目前常见的电子锁,锁具的机械部分与电子部分的配合存在误差,经常出现锁具机械部分未完全锁死而电子部分已经完成关锁的指令,或者锁具机械部分未完全打开而电子部分已经完成开锁的指令,最终导致车辆被盗或者开锁后无法使用的情况出现。目前,缺少一种结构简单,在锁死或者打开时锁具出现延迟或者提前响应,安全性能较高的锁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锁具在锁死或者打开时出现延迟或者提前响应,从而导致锁具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锁具。一种锁具,包括锁具底板;第一锁钩,所述第一锁钩组装于所述锁具底板上,所述第一锁钩包括导引槽;第二锁钩,所述第二锁钩组装于所述锁具底板上,所述第二锁钩和所述第一锁钩相互配合以实现锁具的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锁钩包括可于所述导引槽相对滑动的凸起;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与所述第二锁钩配合,在所述锁具处于关锁位置时所述凸起从所述导引槽中脱离且所述第二锁钩触发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在所述锁具处于开锁位置时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导引槽中并受到所述导引槽的约束从而阻止所述第二锁钩旋转并触发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钩还包括第一卡勾,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导引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锁钩的转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锁钩还包括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勾与所述凸起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锁钩的转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相互卡扣以形成锁扣时所述凸起脱离所述导引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钩上还包括连杆,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二锁钩旋转时所述连杆底端触发或释放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钩上设置第一偏置弹簧,所述第一偏置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锁钩,所述第一偏置弹簧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偏置弹簧将所述第一锁钩维持在所述开锁位置;所述第二锁钩上设置第二偏置弹簧,所述第二偏置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锁钩,所述第二偏置弹簧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偏置弹簧将所述第二锁钩维持在关锁位置。进一步地,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第二锁钩配合以打开所述锁具或在锁死位置防止所述锁具被打开。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第一行程开关闭合时驱动所述锁止件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锁止件具有凸轮部,所述凸轮部可在所述锁止件处于所述锁死位置时防止所述第二锁钩旋转并释放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钩设有保险杠,可与所述凸轮部相抵接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二锁钩旋转并释放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行程开关,所述锁止件转动至所述锁死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二行程开关。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第二行程开关闭合时停止所述锁止件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锁止件具有推杆,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凸轮部轴向一侧,所述推杆在所述锁止件由所述锁死位置向释放位置方向转动时推动所述第二锁钩以解开所述锁扣。本申请所提供的锁具,通过相互配合的两个锁钩实现开锁和关锁的功能,当两个锁钩相向转动时,能够实现关锁的功能;当两个锁钩相反转动时,实现开锁的功能,同时,通过在两个锁钩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导引槽,使得两个锁钩相互间的配合受凸起和导引槽的限制,当凸起脱离导引槽的限制时锁具才能够完全锁死;此外,当锁具完全锁死时方能够触发第一行程开关,从而有效控制了锁具机械部分和电子部分的响应顺序,防止在机械部分未完全到达预设位置时电子部分提前或者延迟响应。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配合互联网使用,锁具的锁死与打开受到两个锁钩结构的限制,并且限定了锁具的机械部分和电子部分响应顺序,从而有效防止了锁具在锁死或者打开时锁具出现延迟或者提前响应的问题,提高锁具的安全性能,因而具有更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对于本申请的各种具体结构及其作用与效果,将在下面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锁具的组装局部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锁具的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的配合立体图;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锁具的锁止件的立体图;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锁具呈开锁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锁具呈关锁位置结构示意图,其中锁止件锁定第二锁钩;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锁具呈过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锁止件释放第二锁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但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中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并不涉及本申请技术方案所涵盖的全部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图1所示的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锁具的组装局部立体图,锁具包括锁具底板10、第一锁钩20、第二锁钩30、锁止件40、第一行程开关50、第二行程开关60以及驱动装置(未图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锁具底板10成板状结构,为锁具壳体(未图示)的一部分或安装于锁具壳体中,锁具底板10用于安装锁具内的其他部件,第一锁钩20、第二锁钩30、锁止件40、第一行程开关50和第二行程开关60组装在锁具底板10上。一并参照图2,第一锁钩20通过其转轴24可转动地组装在锁具底板10上,第二锁钩30通过其转轴34可转动地组装在锁具底板10上,通过第一锁钩20与第二锁钩30的配合实现锁具的打开和关闭。第一锁钩20上设置导引槽22,第二锁钩30上设置凸起32,第二锁钩30上的凸起32能够于第一锁钩20上的导引槽22中滑动,同时第二锁钩30能够触发或者释放第一行程开关50。具体而言,当锁具处于关锁位置时,凸起32能够脱离导引槽22使得第二锁钩30能够触发第一行程开关50;当锁具处于开锁位置时,凸起32能够滑动到导引槽22中并使第一锁钩20和第二锁钩30保持在开锁位置,同时因凸起32受到导引槽22的约束从而阻止第二锁钩30旋转并触发到第一行程开关50,使第一行程开关50保持在断开状态。参阅图2和图3,第一锁钩20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锁具底板;/n第一锁钩,所述第一锁钩组装于所述锁具底板上,所述第一锁钩包括导引槽;/n第二锁钩,所述第二锁钩组装于所述锁具底板上,所述第二锁钩和所述第一锁钩相互配合以实现锁具的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锁钩包括可于所述导引槽相对滑动的凸起;/n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与所述第二锁钩配合,在所述锁具处于关锁位置时所述凸起从所述导引槽中脱离且所述第二锁钩触发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在所述锁具处于开锁位置时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导引槽中并受到所述导引槽的约束从而阻止所述第二锁钩旋转并触发所述第一行程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具底板;
第一锁钩,所述第一锁钩组装于所述锁具底板上,所述第一锁钩包括导引槽;
第二锁钩,所述第二锁钩组装于所述锁具底板上,所述第二锁钩和所述第一锁钩相互配合以实现锁具的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锁钩包括可于所述导引槽相对滑动的凸起;
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与所述第二锁钩配合,在所述锁具处于关锁位置时所述凸起从所述导引槽中脱离且所述第二锁钩触发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在所述锁具处于开锁位置时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导引槽中并受到所述导引槽的约束从而阻止所述第二锁钩旋转并触发所述第一行程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钩还包括第一卡勾,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导引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锁钩的转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锁钩还包括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勾与所述凸起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锁钩的转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相互卡扣以形成锁扣时所述凸起脱离所述导引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钩上还包括连杆,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二锁钩旋转时所述连杆底端触发或释放所述第一行程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钩上设置第一偏置弹簧,所述第一偏置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锁钩,所述第一偏置弹簧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偏置弹簧将所述第一锁钩维持在所述开锁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徐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