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20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属于部队急救设施技术领域,包括能够保暖的柔性帐篷本体及用于支撑帐篷本体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根十字交叉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有定位弧,用于使两根支撑杆相互固定;所述帐篷本体的侧边上设有开门,所述开门的边缘通过拉链与帐篷本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保暖效果好的优点,借助保暖的柔性帐篷本体对帐篷内部的伤员进行保暖,利用支撑杆上的定位弧实现两根支撑杆的十字交叉固定,将帐篷本体支撑起来;通过开门方便担架伤员进出帐篷并进行简单救治。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保护伤员,方便快速收展,占用空间小,方便野战救护车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
本技术属于部队急救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
技术介绍
在野外训练或野战中,伤员在现场急救后,需要等待医疗运输队转运后方。现有的野战伤员用帐篷多为单层布料制作的,御寒能力差。在寒冷环境下,由于伤员体质较差,极低的温度容易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而且现有的部队班用帐篷体积大,不方便救护车携带,且展开、撤收慢,不方便救护所转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适用于在严寒环境下,能够对伤员起到御寒遮挡作用,而且操作方便快捷,可有效提高急救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包括能够保暖的柔性帐篷本体及用于支撑帐篷本体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根十字交叉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有定位弧,用于使两根支撑杆相互固定;所述帐篷本体的侧边上设有开门,所述开门的边缘通过拉链与帐篷本体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帐篷本体包括篷布面、篷布里及填充于二者之间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棉絮、羽绒、羊毛或保暖纤维。优选的,所述篷布面为防雨布,所述篷布面的两个对角线上设有用于穿过支撑杆的隔层。优选的,两根支撑杆中部的定位弧十字交叉、且相互咬合,所述支撑杆为带有弹性的钢管或塑料杆。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伸缩式结构,包括外套管及设置于外套管两端的内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两端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内套管内嵌于外套管内、且与弹簧抵接。优选的,所述内套管通过柔性连接绳与外套管的内孔底部相连。优选的,所述内套管的末端设有用于与帐篷四角金属蓬圈配合的地脚。优选的,所述开门为圆弧形,所述开门的圆弧边缘通过拉链与帐篷本体活动连接。也可以通过磁铁吸附实现开门与帐篷本体的连接优选的,所述帐篷本体的顶部设有透气孔,所述帐篷本体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地垫,所述地垫的四角部位设有用于与支撑杆末端配合的过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保暖效果好的优点,借助保暖的柔性帐篷本体对帐篷内部的伤员进行保暖,利用支撑杆上的定位弧实现两根支撑杆的十字交叉固定,将帐篷本体支撑起来;通过开门方便担架伤员进出帐篷并进行简单救治。利用本技术能够有效保护伤员,方便快速收展,占用空间小,方便野战救护车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帐篷本体,2-支撑杆,21-外套管,22-内套管,23-弹簧,3-定位弧,4-开门,5-拉链,6-透气孔,7-地脚,71-底板,72-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包括能够保暖的柔性帐篷本体1及用于支撑帐篷本体1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根十字交叉的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中部设有定位弧3,用于使两根支撑杆2相互固定;所述帐篷本体1的侧边上设有开门4,所述开门4的边缘与帐篷本体1活动连接。开门可通过拉链与帐篷本体连接或通过磁铁与帐篷本体吸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收展速度快、保暖效果好的优点,利用保暖的柔性帐篷本体对帐篷内部的伤员进行保暖,避免寒冷天气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有效保护伤员;借助定位弧实现两根支撑杆的十字交叉固定,能够快速将帐篷本体支撑起来;通过开门方便担架伤员进出帐篷并进行简单救治。本技术尤其适用于部队在严寒地区进行急救,撤收后占用空间小,方便野战救护车携带。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帐篷本体1包括篷布面、篷布里及填充于二者之间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棉絮、羽绒、羊毛或保暖纤维。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篷布面为防雨布,所述篷布面的两个对角线上设有用于穿过支撑杆2的隔层。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两根支撑杆2中部的定位弧3十字交叉、且相互咬合,所述支撑杆2为带有弹性的钢管或塑料杆。采用该结构能够使支撑杆呈弧形将帐篷本体支撑起来。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支撑杆的中部定位弧向上凸,如图3所示;下支撑杆的中部定位弧向下凸。两根支撑杆相互交叉,避免两根支撑杆发生打滑现象。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杆2为伸缩式结构,包括外套管21及设置于外套管21两端的内套管22,所述外套管21的两端内部设有弹簧23,所述内套管22内嵌于外套管21内、且与弹簧23抵接。利用该结构的支撑杆方便折叠收纳。为了避免支撑杆撤收后,外套管与内套管分散开影响下次安装帐篷的速度,可将内套管22通过柔性连接绳与外套管21的内孔底部相连。使用时,将内套管直接插入外套管内即可;撤收后,将内套管抽出外套管与外套管折叠在一起,方便整理收纳。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内套管22的末端设有用于与帐篷四角金属蓬圈配合的地脚7。其中,地脚7为T形,包括与地面接触的底板71及与内套管22末端相连的支腿72,支腿与内套管末端弧形过渡相连,地脚的底板用于。将帐篷搭建好后,利用地脚将帐篷固定在地面上,避免寒风过大吹翻帐篷。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开门4为圆弧形,所述开门4的圆弧边缘通过拉链5或磁铁与帐篷本体1活动连接开门开关方便,方便担架伤员进出帐篷和开展救治工作。为了方便帐篷内的空气流通,所述帐篷本体1的顶部设有透气孔6,借助透气孔还可以提高采光;所述帐篷本体1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地垫,所述地垫的四角部位设有用于与支撑杆2末端配合的过孔,利用地垫能够进一步提高帐篷的御寒作用。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保暖的柔性帐篷本体及用于支撑帐篷本体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根十字交叉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有定位弧,用于使两根支撑杆相互固定;所述帐篷本体的侧边上设有开门,所述开门的边缘与帐篷本体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保暖的柔性帐篷本体及用于支撑帐篷本体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根十字交叉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有定位弧,用于使两根支撑杆相互固定;所述帐篷本体的侧边上设有开门,所述开门的边缘与帐篷本体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本体包括篷布面、篷布里及填充于二者之间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棉絮、羽绒、羊毛或保暖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面为防雨布,所述篷布面的两个对角线上设有用于穿过支撑杆的隔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急救帐篷,其特征在于:两根支撑杆中部的定位弧十字交叉、且相互咬合,所述支撑杆为带有弹性的钢管或塑料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胜李晓斌刘辉秦知安贺森张魏琳孙芳刘景利张小许王琰潘雪阳郑大伟刘杰童雷吕蒙张艳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