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遮阳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19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遮阳棚,包括支撑立杆和遮阳棚,遮阳棚为上凸的圆弧板,遮阳棚的上表面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固定耳;遮阳棚的后边缘通过固定转轴固定在支撑立杆的等高处,固定耳通过拉杆固定连接支撑立杆的上端;遮阳棚的上表面等间距设置光伏板,遮阳棚的下表面等间距设置照明灯和环境光传感器;支撑立杆上端表面设置温度传感器,支撑立杆下部前表面固定设置电风扇和电热板,支撑立杆下端设置蓄电池盒和安装底座;蓄电池盒内设置蓄电池,光伏板通过光伏充电控制器电连接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舒适的候车环境,利于引导交通路口非机动车道的等候行为,且供电能源来源于太阳能,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遮阳棚
本技术涉及节能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遮阳棚。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管理日臻完善,但由于非机动车数量大、受约束能力差、交通行为不易控制等原因,交通秩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尽管交管部门不断开展治理整顿,加强宣传,但收效并不明显,违章多、秩序乱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依靠非机动车出行人自我约束,主动遵守道路交通规则达到文明出行、和谐交通的目的,显然不切实际。我国人口多,依靠非机动车作为交通工具仍然是人们出行时采用的最多的交通方式,从而客观上违章的绝对数比较高,再加上活动范围相对集中,道路口节点上的违章行为更为严重,从而时常堵塞机动车道,造成严重交通拥堵。行人、非机动车穿行在路口间等候红绿灯存在舒适性拥堵问题,人们比较偏向于选择较为舒适的等候区,这种现象在炎热的夏天尤为突出,因此,约束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行为不仅要从交通规则方面严格引导,也应人性化的增加更为舒适的等候区环境引导人们集中在安全区域内等候信号灯,能够大大提高非机动车道的交通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遮阳棚,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供电能源的来源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节能型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遮阳棚,包括支撑立杆和遮阳棚,所述遮阳棚为上凸的圆弧板,所述遮阳棚的上表面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固定耳;所述遮阳棚的后边缘通过固定转轴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杆的等高处,所述固定耳通过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杆的上端;所述遮阳棚的上表面等间距设置光伏板,所述遮阳棚的下表面等间距设置照明灯和环境光传感器;所述支撑立杆上端表面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支撑立杆下部前表面固定设置电风扇和电热板,所述支撑立杆下端设置蓄电池盒和安装底座;所述蓄电池盒内设置蓄电池,所述光伏板通过光伏充电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电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控制模块依次电连接所述照明灯、所述电风扇和所述电热板。更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盒嵌设在所述安装底座中,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面边缘处设置安装凸缘,所述安装凸缘上设置螺栓孔。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杆沿所述遮阳棚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支撑立杆与所述拉杆、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所述电风扇、所述电热板、所述蓄电池盒均一一对应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一端铰接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杆上、另一端套接在所述固定耳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电风扇、所述电热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杆与所述遮阳棚的连接处正下方,所述电热板设置在所述电风扇的正下方。更进一步地,所述电风扇的轴心线与所述支撑立杆的中心线相交且夹角小于90°。更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为S3C44B0,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STC11L60XE的控制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的型号为MAX44008,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DS18B20。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候车舒适性强,尤其在炎炎夏日和寒冷冬季,能够自动识别气温为候车的形成和非机动车散热或驱寒,还能够在夜晚光线较弱的地方照明,吸引人们在遮阳棚下的安全区域内等候绿灯;2、节能环保,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为棚下的照明灯、电风扇和电热片供电,气温适宜的季节,蓄电池存储的电能还可用于其他用途;3、每一支撑立杆上的用电设备使用独立电路控制运行,不会出现相互的故障干扰,便于保障使用稳定性,利于安排检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性原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支撑立杆1;遮阳棚2;固定耳3;固定转轴4;拉杆5;光伏板6;照明灯7;温度传感器8;环境光传感器9;电风扇10;电热板11;蓄电池盒12;安装底座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节能型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遮阳棚,包括支撑立杆1和遮阳棚2,遮阳棚2为上凸的圆弧板,遮阳棚2的上表面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固定耳3;遮阳棚2的后边缘通过固定转轴4固定在支撑立杆1的等高处,固定耳3通过拉杆5固定连接支撑立杆1的上端;遮阳棚2的上表面等间距设置光伏板6,遮阳棚2的下表面等间距设置照明灯7和环境光传感器9;支撑立杆1上端表面设置温度传感器8,支撑立杆1下部前表面固定设置电风扇10和电热板11,支撑立杆1下端设置蓄电池盒12和安装底座13;蓄电池盒12内设置蓄电池,光伏板6通过光伏充电控制器电连接蓄电池;温度传感器8、环境光传感器9电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控制模块依次电连接照明灯7、电风扇10和电热板11;蓄电池盒12嵌设在安装底座13中,安装底座13的底面边缘处设置安装凸缘,安装凸缘上设置螺栓孔;支撑立杆1沿遮阳棚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支撑立杆1与拉杆5、温度传感器8、环境光传感器9、电风扇10、电热板11、蓄电池盒12均一一对应设置;拉杆5的一端铰接固定在支撑立杆1上、另一端套接在固定耳3上;电风扇10、电热板11设置在支撑立杆1与遮阳棚2的连接处正下方,电热板11设置在电风扇10的正下方;电风扇10的轴心线与支撑立杆1的中心线相交且夹角小于90°;微处理器为S3C44B0,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STC11L60XE的控制器,环境光传感器9的型号为MAX44008,温度传感器8的型号为DS18B20。工作原理:遮阳棚2依靠支撑立杆1下端的安装底座13固定在路面预设的固定孔中固定安装,为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遮阳挡雨。光伏板6采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盒12内的蓄电池中,为系统供电。环境光传感器9检测遮阳棚下的环境光强度,当夜晚来临,光线渐弱,环境光传感器9的检测信号传给微处理器处理后,微处理器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开启照明灯7照明,为棚下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照明,提高候车安全性。温度传感器8用于检测气温,微处理器收到气温检测值信号后将之与预设的高温值和低温值相比。在炎炎夏季,当温度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遮阳棚,包括支撑立杆(1)和遮阳棚(2),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棚(2)为上凸的圆弧板,所述遮阳棚(2)的上表面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固定耳(3);所述遮阳棚(2)的后边缘通过固定转轴(4)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杆(1)的等高处,所述固定耳(3)通过拉杆(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杆(1)的上端;所述遮阳棚(2)的上表面等间距设置光伏板(6),所述遮阳棚(2)的下表面等间距设置照明灯(7)和环境光传感器(9);所述支撑立杆(1)上端表面设置温度传感器(8),所述支撑立杆(1)下部前表面固定设置电风扇(10)和电热板(11),所述支撑立杆(1)下端设置蓄电池盒(12)和安装底座(13);所述蓄电池盒(12)内设置蓄电池,所述光伏板(6)通过光伏充电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温度传感器(8)、所述环境光传感器(9)电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控制模块依次电连接所述照明灯(7)、所述电风扇(10)和所述电热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遮阳棚,包括支撑立杆(1)和遮阳棚(2),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棚(2)为上凸的圆弧板,所述遮阳棚(2)的上表面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固定耳(3);所述遮阳棚(2)的后边缘通过固定转轴(4)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杆(1)的等高处,所述固定耳(3)通过拉杆(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杆(1)的上端;所述遮阳棚(2)的上表面等间距设置光伏板(6),所述遮阳棚(2)的下表面等间距设置照明灯(7)和环境光传感器(9);所述支撑立杆(1)上端表面设置温度传感器(8),所述支撑立杆(1)下部前表面固定设置电风扇(10)和电热板(11),所述支撑立杆(1)下端设置蓄电池盒(12)和安装底座(13);所述蓄电池盒(12)内设置蓄电池,所述光伏板(6)通过光伏充电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温度传感器(8)、所述环境光传感器(9)电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控制模块依次电连接所述照明灯(7)、所述电风扇(10)和所述电热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盒(12)嵌设在所述安装底座(13)中,所述安装底座(13)的底面边缘处设置安装凸缘,所述安装凸缘上设置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杜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